佛教用品陀罗尼被老人去世后怎么用

如题所述

陀罗尼经被不能火化,也不能埋。如果土葬,这个往生被应该收藏起来。因为上边有经、咒等,有佛的咒,不允许毁掉,毁掉佛咒是不允许的因此不能火化,也不能被埋了,每个佛字、每个佛像、经文,实际上是我们修行所招感来的。用大家的血肉,骨髓和修行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尊重。
佛经中,有这么一个规定:烧佛像、烧佛字得无量罪,所以这个不应该烧。有的说应该把它沉到大海里、埋在土里,这种做法也是不对。沉到大海去腐烂,和烧是没有什么两样的。虽然这种处理好像是恭敬了,人不踩了,但是终归失去了他的作用。
因为有佛经是我们的福报,我们经过多劫的修行和努力,今天才有佛经出现,也是和佛的因缘所致。我们应该珍惜,应该把他保管好,处理好,留给后世。我们可能将佛经留在一个山上,留他一千年。过一千年后,也可能是我们,也可能另外一个人,又把这个洞打开了,又看到这些字,我们从迷中一下又觉悟过来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所以千万千万要处理好,不能以想象为是去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6
去世前披在老人身上,为老人助念,直至往生。停灵时一直在身上盖着就行。不可以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简介
  陀罗经被,又作陀罗尼经被,一种织有金梵字经文的随葬物。清代皇帝,后妃(贵人以上)可用陀罗经被,被以白绫制成,上印藏文佛经,字作金色,称为陀罗经被。王公大臣死后,奏上遗疏,亦可由皇帝御赏“陀罗经被”。现代社会,普通民众入葬时也可用陀罗经被。
  来历用途
  “陀罗经被” 又名“往生被”,亦称“陀罗尼衾”,上面有多种由梵文(或藏文)书写的诸佛菩萨真言密咒及诸佛菩萨、金刚力士的功德名号,此经被在清朝是奉旨使用的,没有皇帝旨意,任何人不能使用。佛教认为,它具有不可思议之大威德加持力,无论男女,在寿终之际将此衾覆盖其遗体上,能令亡者罪灭福生,免除过去世间一切冤家魔障之难,亡者身心安乐,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力极乐世界;陀罗尼往生被的使用不拘对象,不论信教与不信教的男女老少,临终均可使用,甚至生前并不信教,毁谤三宝(佛、法、僧),拨无因果,薄福少德者,亦可通过使用此被消除罪业,与三宝结缘,俗传亡人披了陀罗尼经被到了阴间,阎王见了都得站起来,恭敬三分。
  使用方法
  “此陀罗被乃按灭恶趣本续所作也,续云:此灭恶趣威德王密咒,功德无量,不可思议。若为亡魂作利益者,书此密咒真言字种,贴于亡尸额、喉、心、密等处,或复佩戴、盖覆之。是人魂识承佛如来密咒功德摄受之力,无始劫来种种罪业,悉皆清净。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即得往生西方净土,莲花化生阿弥陀前,受菩提记。若彼亡魂极深重,不能往生西方净土者,承此摄受,亦得往生人间天上,精修善行,毕竟往生莲花世界,获菩提果也。”
  陀罗经被是盖在亡灵身上的,当年慈禧入棺时,随葬了许多奇珍异宝,然后才盖上那个补珠子820粒的陀罗经被。再从慈禧地宫中所出的陀罗经被丈量尺度是一件较大的织物。可是再看一下慈禧的棺椁,金丝楠木的外椁,要漆49道大漆,再罩上金漆,量一量外椁尺寸,最高处1 62厘米,最宽处156厘米,最长处326厘米,慈禧用的陀罗经被宽274厘米,长280厘米,并不能盖住这个外椁。陀罗经被盖在棺材上面,那也是迫不得已的措施。“前清王公大臣死后,奏上遗疏,可由皇帝御赏‘陀罗经被。”虽说是御赏,只不过皇帝发了上谕而已,除亲王、亲王福晋外,并不见得都颁发实物,还须丧家自己花钱去买。有时上谕迟迟不到,正逢暑热,只好及时入殓,等上赏颁到时,则蒙于棺盖之上。
  在现代的使用中,陀罗尼经被盖至胸部即可,但若死相难看,如:车祸、意外等,死状凄惨,不忍卒睹者,可覆盖至头顶。拟火葬者,在尚未断气时,即可为其覆盖(先撒金光明沙,次放咒轮,再盖往生被),俟助念完,掀开往生被,更衣毕,依旧覆盖之。遗体放进棺内,往生被亦随之入棺,直至即将盖棺、火化,方可将往生被取出、折好,俟骨灰放入骨灰坛内,再以往生被将骨灰坛包起,此乃最正确处理方式。唯因避免往生被沾污,可将之折为小块,放入骨灰坛内。但应俟遗骨温度冷却后,始置之坛内,以免余温过高,致往生被损毁。在此之前,应先将三张咒轮置于骨灰上,再放往生被。所投影处,即有无量功德,可超度亡者。
  土葬时,陀罗尼经被直接盖于亡者身上,盖棺后,再随棺入葬。
  病者临危吐血,或身体溃烂、肝癌,致往生被沾染脓血等,可置于头边或脚后,不可火化,因往生被上有咒轮、佛号,焚毁有过。但下列数种情况则另当别论。
  因车祸或意外死亡,整件往生被皆沾染血迹。大量吐血,致往生被沾满血迹。若不得已而火化,当以恭敬心为之,火化时持念“阿弥陀佛”佛号。
  往生被不慎弄湿,应另取一新被为亡者覆盖,待湿被晒干,再铺于新被下。下葬时,依此次序放入棺内。火葬时亦按此顺序置于骨灰坛。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