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与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那一则道理类似。

如题所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在学习方法上,“学”与“习”并重,“学”与“思”不能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3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