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

农历一个月中月亮才天空中的位置怎么变化,最适合观察的时间怎么变(位置变化如:东边天空,西边天空,时间变化如前半夜后半夜),急用,请把整个月的变化发给我,谢谢

每夜月亮位置不同,是由于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转,周期是一恒星月27.3217天,但由于地球本身具有的公转,所以月球由月圆到下一次月圆的时间是一朔望月为29.5306天,正由于月球的公转,所以每时每刻月球相对于地球的位置都在改变。

月球的相位即形状和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也在改变,每天月球会向西移动约13°,所以推迟约50分钟升起,所以每天同一时间看到月亮的位置不同。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扩展资料:

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

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弥漫的星云物质,几乎在同一个太阳星云的区域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大小不同的天体。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相应要快一点,成为“哥哥”。

这一假设也受到了客观事实的挑战。通过对“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地球和月球的平均化学成分差别很大,人们发现月球的岩石也要比地球的岩石古老得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1
每夜月亮位置不同,是由于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转,周期是一恒星月27.3217天,但由于地球本身具有的公转,所以月球由月圆到下一次月圆的时间是一朔望月为29.5306天,正由于月球的公转,所以每时每刻月球相对于地球的位置都在改变,月球的相位即形状和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也在改变,每天月球会向西移动约13°,所以推迟约50分钟升起,所以每天同一时间看到月亮的位置不同。
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在不太强调天文学上的月相概念时,很多情况下,上半月的娥眉月也被统称为上弦月,农历大约初二到初八九。上半月娥眉月有时也被称为新月。
第2个回答  2009-05-11

初一时月亮和太阳同时升起,有时月亮把太阳挡住了这是日食,以后月亮一天比一天升起的晚,到十五时,太阳落山前后月亮升起,这时有可能出现月食,以后月亮出来的越来越晚,所以月初到十五前半夜观察,十五到月末后半夜可见比较好

第3个回答  2009-05-07
十五 或十六 的 晚上八九点左右
第4个回答  2009-05-21

看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