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怎么了

背上的两侧腰肌已酸痛一个多月了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80%以上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患过腰痛,发病率在慢性病中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冠心病,位居第三,在门诊就诊的症状中也在感 冒和腹泻之后,处于第三位。在我们骨科医生所接触的患者中也几乎占一半的比例。

  1 腰痛与哪些因素有关〔1〕,我们将其分为如下种类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2~4〕 是腰痛的重要原因,在人群中男性占据1.9%~7.6%,女性占2.2%~5%。约见50%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33%的病人为腰痛和腿痛同时出现,约17%的病人先腿痛后腰痛。

  1.2 退行性变 腰背部组织结构的退行性变是人体正常自然老化的结果。骨、软骨、韧带和椎间盘等组织退变时间各异。过度运动、强体力劳动和职业等外在因素可促使早期退变。此是引起腰痛的最常见原因。

  1.3 外伤、骨折 可为腰、骶椎骨或软骨的损伤,亦可为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损伤。

  1.4 软组织性腰痛 包括:(1)肌肉、筋膜、韧带关节间滑膜的劳损(一般有损伤史及体位姿势不良,疼痛和压痛广泛且偏离中线。(2)纤维织炎(指纤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也称为肌硬结病和非关节性风湿病等)。主要表现为:局限或弥漫性界限不清的疼痛,软组织局限性压痛,可扪及结节或条索感。多因肌肉的过度运用和活动过量引起,或出汗后着凉而起病。疼痛常因寒冷和较长时间不活动而加重,运动有助于减轻症状。(3)肌腱炎或腰肌劳损〔4〕(压痛局限,如附着于骶骨、髂嵴的肌肉,棘上、棘韧带被撕裂。压迫时,患者主诉的疼痛可以重现。这主要是局部附着处发生退变,产生炎症反应或自身免疫反应)。

  1.5 胶原性疾病 如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

  1.6 腰椎管狭窄症 分为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和后天性、退行性椎管狭窄。依据狭窄部位又分为中央性椎管狭窄、周围性神经根管狭窄和中央性、周围性并存的混合性椎管狭窄。该症可合并有椎间盘 突出,文献报道为20%~60%,病人可诉仅腰背痛、腰骶部痛或下肢痛,亦有腰背痛并下肢麻木和无力。病人常诉挺胸直腰行走困难,而屈腰骑自行车并无障碍。咳嗽、喷嚏不能诱发症状。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为其最主要的特征。

  1.7 肿瘤 良性肿瘤如血管瘤、骨样骨瘤、成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恶性肿瘤如脊索瘤、骨髓瘤、转移性肿瘤(多系乳腺、前列腺、直肠、肺和肝等恶性肿瘤所致。一般情况,此类患者的腰背痛症状早于其他症状出现前1~2个月,发作时疼痛难忍,一般止痛疗法无效,即应警惕),瘤样病损如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等都是引起腰痛的常见肿瘤和瘤样病损。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的肿瘤甚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

  1.8 腰椎小关节紊乱 临床上有命名为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腰椎后关节综合征或腰椎小关节脱位,以及第五腰神经后内侧支挤压综合征等。病人常诉弯腰取物或转身取物时突然腰部剧痛,不敢活动。第一次发作后,以后可经常发作。

  1.9 先天性异常 正常人中腰椎先天性变异占25%~32%,如脊柱裂、移行椎、椎弓崩裂、腰椎滑脱(部分为外伤性所致)和第五腰椎横突与骶椎不对称性融合等。但腰椎先天性畸形并不一定产生症状,故腰痛归因于腰椎先天性变异时,必需预先排除其他原因。

  1.10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主诉疼痛部位与压痛点相符(均在相当第三腰椎横突尖部),不向远处传导。

  1.11 脊柱畸形 主要指发育不良、肌力不平衡以及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的脊柱畸形。包括侧凸畸形、后凸畸形、前凸畸形。

  1.12 脏器源性腰痛 它可能起源于肾脏或盆腔内脏器(如泌尿系感染、肾病、妇科炎症、盆腔肿瘤等等),也可来自后腹或网膜囊后的病变(如肿瘤、炎症等),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时也出现腰部的放射痛,由于这些疾病除腰痛外还伴有其他主诉,容易做出诊断。它们的区别是脏器源性腰痛不会随活动而增加,也不会因休息而消除,相反,脏器性疼痛仅可用翻动来减轻,而脊柱病变则需静卧休息。

  1.13 代谢性疾病 是全身内分泌障碍在骨骼中的表现。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老年雌激素缺乏和糖皮质激素用量过多所致医源性代谢紊乱。临床上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致腰背痛多见。其他如骨纤维病、骨硬化、家族性低磷血症、褐黄病等都可引起腰痛。

  1.14 感染性腰痛 椎体及椎间关节的病理变化,如椎体的骨髓炎,包括化脓性、结核性〔4〕,以及伤寒、布氏杆菌、真菌、寄生虫、梅毒等感染病灶。另外椎间盘摘除后的间隙感染和椎间盘炎。

  1.15 神经源性腰痛 丘脑肿瘤可引起小腿的灼性神经痛,蛛网膜肿瘤刺激也可引起腰痛,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室管膜瘤和神经根肿瘤与囊肿都可引起腰背痛,但它们往往有夜间较重的特点。

  1.16 血管源性腰痛 腹主动脉瘤侵蚀腰椎椎体或附件刺激骨膜引起疼痛。周围血管疾病也可引起腰痛,极似坐骨神经痛,但不会因活动而加重。臀上动脉血供不足可引起臀部的间歇痛,行走疼痛加重,站立时减轻,但不会因弯腰或下蹲等动作而加重。小腿后方肌肉的间歇痛可因周围血管疾病引起,并有神经刺激症状,但有行走加重,站立时减轻的特征。有时它可有类似椎管狭窄症的症状,但后者不会因站立而解除。

  1.17 血液病 白血病可在血象异常以前,骨骼中即有改变,其中包括椎骨的破坏。

  1.18 精神源性腰痛 这种患者的特点是:主诉客观检查包括特殊检查明显不符,并伴有一定的精神症状,如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精神崩溃等,但下此癔病性腰痛的诊断必须审慎。

  2 中医论腰痛

  中医亦有腰痛一症,《内经》〔5〕从脏腑经络指出其病位、症状及治疗,《金匮要略》〔6〕也有较详细的描述,综合起来历代医家多认为腰痛是以肾虚为本,实邪为标,亦每在肾虚的基础上受邪所致。

  中国人受中医影响较深,故以腰痛为主诉的就诊患者中,不少人怀疑是自己肾虚,要求做肾脏方面的检查,补肾治疗,也不无道理。

  (本文对腰腿痛疾病仅作简述,如对病因诊断、治疗等加以详细论述,则需专著。供年轻学者参考)

参考资料:【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7

腰痛不一定是肾脏、腰椎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