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红楼梦中所有人物的关系以及绰号

如题所述

  说起绰号,真是一门有趣的话题。要说集绰号之大成的一部书,那就首推《水浒》了,一百零八条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绰号,就是在东京的破落户,也有个类似于“过街老鼠”、“没毛大虫”的诨名。即使书中的情节荒疏了,但是这绰号就像杨志脸上的那块洗不脱的青记一样,于是也能在久远的回忆里,一下子撮出他的精气神来。

  《红楼》也曾有过一段关于绰号的精彩描述,用薛宝钗对于“母蝗虫”三字的注解来说,那是“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画出来了。”说起来,不论是有意地恶作剧,还是善意地调笑,这绰号又算是一门学问。

  而我们也就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到,大观园里的小姐们整天聚在一起并不仅仅是舞舞文弄弄墨伤伤春悲悲秋什么的。她们也有天真地流露,也有活泼地玩闹。就像有人也曾好记性地记住林妹妹的一句粗口:“放屁!”

  同一的意思,这样的粗口在大观园里几乎是人人都能玩,虽然她们在做完诗的时候到底还是要签上诸如“潇湘妃子”“蕉下客”的大名,但是在兴儿一张更为利索的嘴里,善德人就叫你“大菩萨”,老实人就叫你“二木头”,带刺的就叫你“玫瑰花”……可是兴儿是不会读过什么春秋,又是用的什么法子?

  这似乎是作者惯有的春秋笔法,就像“飞鸟各投林”的那只曲子所唱的那样“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嘲笑别人的人,在背后也总会有别人嘲笑,或高雅或深沉如林薛二人者,在下人“那张没王法的嘴里”吐出来,就是那“气儿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

  二

  而在红楼里,极易遭到一般人嘲笑的,却不是刘姥姥,而是这位衔玉而生的宝玉。所以这位仁兄的绰号诨名也是一大堆。要说起刘姥姥可笑,是因为村;呆霸王可笑,那是因为俗;而宝玉呢?那就直直地落在一个“痴”字上。这个“痴”,用贾雨村的话来说,天地有正邪两气,“那邪气亦必赋之于人。假使或男或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千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然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为名娼,亦断不至为走卒健仆,甘遭庸夫驱制……”接着便把中国文化肇始以来的奇人怪士,一并收尽。但在一般人的眼里,却又看不明白,所以就觉得他们狂荡,他们疯癫,他们憨傻,只是可笑。

  这也是作者在卷首攥出的一把辛酸之泪,一代代旷世奇才在面对相似的穷途或歧路所发出的歌哭。

  所以林妹妹的眼泪要从秋流到冬,要从春流到夏。而宝玉在别人的眼里是“混世魔王”,是“无事忙”的富贵闲人,而在林妹妹的眼里却是极珍贵极生动的一部分。林妹妹那种坚决的勇气,鼓励着宝玉不必和别的“人”一样走“别人的道路”,她要宝玉不必理会所有的规则和一切讽嘲,她只要宝玉成为他自己。

  而这正是我们眼下的爱人所缺乏的。

  但另一方面呢?贾母所需要的是一个长久地能侍奉膝下的小玩具;政老爷所需要的是一个能振振祖业实在不成也得传递好手中的接力棒;王夫人所需要的是一个不被丫鬟们教坏的乖儿子;袭人所需要的是一个“下半生有靠”的臂膀……他们独独地不知道宝玉究竟要得是什么。而宝玉呢,他是要时间能够刹那停止,可以长长久久地守着姐妹们一起过日子。但这毕竟不可能,花终究要凋谢,人也会逐渐地长大,至于贾家一时的煊赫和繁华,也终如午夜后迟迟散尽的烟花。你说,他还能要什么?

  是一个好妻子?是一个好儿子?还是要少有所养老有所托呢?

  这就是续作者仅仅所能做到的。看到宝玉被一僧一道挟着在雪地上疾走的时候,总觉得他特别可怜。如果真要让他在另外一个版本里去尝尽贫穷的煎熬和世人的冷眼,去达到灵魂的最高境界,然而他又该拿什么东西去过活?是决裂的勇气还是卑微的习惯?若是活下来,迟早也会成为我们中蝇营狗苟的大多数,如果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活着的理由就会简单清楚很多。

  如果真是这样,那最后的雪地也就不是一块干净的雪地。好在这一切都被掩上了,宝玉也用不着成为大多数——

  他仍是一块坚硬的石头。

  三

  再回到“无事忙”上去。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由本身的矛盾或社会的缺陷所生的苦痛,虽不正视,却要身受的。”由此想想我们这位多情的怡红公子,在这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世界里,他能做什么,又能做什么?如果是生在现在,我想他会把在闺阁中发表的那一系列言论系统地整理出来,或许是发到网上,或许是交到某报社发表,其中的一些“不合时宜”怕是要厚厚地涂上几道红杠子,即使有幸发表出来,免不得又有一些卫道的学者们来予以修正了。

  再回到古代。宝玉除了写写诗,还是什么事也不能做,漫长的空虚里,也只有在林妹妹或是其它姐妹的绣房里去打发打发日子,整天的昏黑昏黑,时间久了可不是办法,因为青春固然短暂,但是生命仍然漫长。用“无事忙”的生活态度来打发这种“富贵闲人”的日子,如果说不是无聊,那就是有意消极地逃避了。

  2 回复:红楼人物绰号谈
  而依然是无事可忙。因为姐妹们要长大,要出嫁,或主动或被动地去承受自己的生活。杏花还是一年年会开,宝玉也就一次次或多或少地“悟”出生活的另一半。到那时,情到极处的时候,也就成了“不情”,面对“情不情”这个古怪的谥号,我们这位二爷是“象忧亦忧”,还是“象喜亦喜”呢?

  耗尽整整的一部书也无非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车走车路,马走马路”,如果你再迟疑再踌躇的话,前面的独木桥眼睁睁就没你挤上的份了,反正大家迟早都得往那条路上赶,又何必去想是对还是错呢?

  你走走不就成了,直到走入最后的一片沉寂。

  反正那一个目的地不是仅仅为了你或我的耽搁而可以改变的。在自然永远的法则面前,而我们也只能知道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所以还是赶紧趁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要不,你就自然地被淘汰出局了。

  所以金斯伯格的母亲还是要千叮咛万叮嘱的说:“艾伦,不要吸毒,不要吸毒,我带着钥匙。钥匙在床前的阳光下,我带着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我带着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不要吸毒,结婚吧结婚吧结婚吧 ,结婚吧结婚吧结婚吧,不要吸毒不要吸毒。”

  现在的宝玉们呢?拿着钥匙,又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

  四

  所以,这个世界仍然是没有槛内槛外之分。

  所以,懂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的妙玉,还是猜不透这一层:所有的槛不过都是人自己设下的。你称赞庄子的文章好,《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一段又何尝有过什么槛?庄子又说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你妙玉来一个“槛内槛外”之分,于是也就把自己给困住了。

  所以“妙玉”的病,从作姑子的那一天就给种下了。其病因和眼下某些“红学家”一样,总之是感觉太锐敏的缘故。同时也很娇气,见不得什么脏,听不得什么俗。如果你要递上一张名片进去,这“措辞”可丝毫马虎不得,得仔细斟酌,得用力推敲,到不用自谦为什么“世中扰扰之人”,你只要一个劲称赞他的文字写得好,颇似一个或半个曹雪芹,那也便合了他的心了。

  所以,妙玉的“走火入魔”,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五

  再说说红楼梦的“三王”,经红学家具体考证为“混世魔王”、“绛洞花王”,“遮天大王”。首先说说这“混世魔王”,这原本是水浒樊瑞的绰号,后又占了花果山的洞天福地,但出在王夫人的口中,本来也没什么奇怪,其意义和那“没笼头的马”并没什么两样。

  至于象“绛洞花王”(或者是“绛洞花主”)这种雅极了的称呼,在互联网上到是可以经常看见。如果宝玉上网,也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ID,到不是有多帖切,因为他到底有个吃“红”的毛病。

  而从“遮天大王”的寿诞忽地揣摩到了宝玉的生辰,从宝玉的生辰忽地又想到了曹雪芹的生辰,这也使我不得不佩服眼下一些红学家的想象。但“遮天大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西游记》里孙行者也曾向平顶山的妖怪卖弄他那个装天的宝贝,其实没有,只不过是让哪吒三太子多垫上几层厚厚的乌云而已。在我们一般人的嘴里,也会时不时地迸出“只手遮天”的成语,所以这“遮天大王”的意思不过是“大话王”,而宝玉能否当得起这个“王”的封号,先拈出他向柳湘莲的一段话来说吧,“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宝玉的软弱,果能担得起这“遮天”的重任吗?作者的笔下看似巧滑,却又似乎没有。

  还有很多呢?譬如一个活脱脱的王熙凤,再贾母口里唤做“辣子”,是因为亲热;在鲍二家的眼里成了“阎王”,是因为其可怕;在贾琏嘴里钻出来就成了“夜叉星”,是这个“醋坛子”由不得自己做主。我到是喜欢那个油嘴滑舌的贾蓉,历史厚厚的一本烂帐在他的嘴里变成了“脏唐臭汉”,就象给历史取了个不一样的诨名。然而历史,有时候不就是这样一笔笔写出来的吗?

  http://bbs.taisha.org/attachments/31/31_3288.gif这是关系的图表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29325这个是绰号
  https://gss0.baidu.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baike/pic/item/c87c6ecf0cf8eb22f8dc61fb.jpg
  人物绰号:探春的是绰号“玫瑰花”,贾迎春的绰号是“二木头”
  薛蟠:呆霸王,王熙凤:凤辣子 ,混世魔王:贾宝玉
  倪二:醉金刚
  林黛玉:潇湘妃子,贾宝玉:怡红公子,薛宝钗:蘅芜君,探春:蕉下客,李纨:稻香
  老农,迎春:紫菱洲,惜春:藕榭,湘云:枕霞旧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7
关系表:http://post.baidu.com/f?z=5191742&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B2%DC%D1%A9%C7%DB&pn=0
绰号: “无事忙”
这是宝玉的绰号。是第三十七回结诗社时,宝钗给取的。虽然未被采用,但此绰号却留了下来。第四十三回,谈到惜春画画,宝玉说:“詹子亮的工细楼台就极好,程日兴的美人是绝技,如今就问他们去。”宝钗道:“我说你是无事忙,说了一声你就问去。等着商议定了再去。”第六十三回,怡红院的女孩儿们单独给宝玉过生日,宝玉说:“关院门罢。”袭人笑道:“怪不得人说你是‘无事忙’,这会子关了门,人倒疑惑,越性再等一等。”可见,不少人这样称呼他。第五十七回的回目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这里“忙”字,即“无事忙”意。
宝玉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倍受宠爱,尤其是有老太太撑着,自然成了全家的中心。其兄贾珠早逝,其弟贾环又是一副那样猥琐的样子,他虽行二,实为老大,肩上肩负着承祖业、兴门庭的重担。可他却“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弃宝钗、湘云、袭人之劝,不仅不为正统社会规定之“事”,反而视其为“饵名钓禄”,是“禄蠹”之行为。第五回,警幻仙姑曾言及荣宁二公的嘱托,希望宝玉今后能留意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宝钗等也劝其放弃诗酒风月的生活,致力于经济学问和功名利禄。可他却说,黛玉何曾说过这样的混帐话,如果说了,也早与她生分了。因此,从正统的“事”上来说,他是“无事”的,亦是“无能”的,正所谓“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只知终日与姐妹们为伍,吟诗赏花,不务正业,专在“秾诗艳赋上下工夫”(贾政语),的确是个“富贵闲人”、“无事忙”。但同时,他每天又是忙碌的,而且比谁都忙,他的身闲不住,他的心更静不下来,或入诗社、或猜谜语、或寻古庙、或祭金钏、或填芙蓉诔、或探黛玉的病、或见杏子满树而叹、或见空榭伤怀而归…… 他关心体贴着每个人的情感,他悲痛伤心着任何一次离合,他痛恨着牢笼枷锁对人的束缚与戕害,他对自己的无能为力痛恨不已,从这一角度来说,他纯粹又是一个“有事忙”。其实,“无为有处有还无”,“有事”与“无事”是相对的,关键看你怎么看。“无事忙”的绰号是宝钗给取的,因为在她看来,宝玉正是如此;而黛玉不会给取这样的绰号,分野何其清楚!
“二木头”
第六十五回,兴儿给尤二姐“演说荣国府”,他说:“二姑娘的诨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意指迎春似“木头人”一样,任人摆弄,无反抗也。迎春所生家庭很特别,她的“木头人”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小的家庭环境造成的。其父贾赦靠承袭祖荫做了官,但“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只知喝酒玩女人,且性情暴烈,一意孤行。为强夺石呆子的扇子,他抱怨儿子贾琏不卖力,把他痛打了一顿。其后母邢夫人禀性愚弱,一方面只知奉承丈夫以自保,另一方面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凤姐评价这二人(其公公、婆婆)一个有点“背悔”,一个好“弄左性子”。迎春非邢夫人所生,与贾琏、贾琮也是同父异母。从邢夫人口中可知,她与探春一样也是庶出。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兄弟,再加上庶出的身份,养成了她逆来顺受,窝窝囊囊的性格,像个“有气的死人。”累金凤事,受奴仆欺负,她不言语;其丫鬟惹是生非,她装做看不见;许嫁给中山狼孙绍祖,她屈辱接受;她无诗才,在诗社中只能充当出题限韵的差使,在大观园内她乏善可陈,遇事只知翻看那本《太上感应篇》,以因果报应自我安慰。曹公用一“懦”字来概括她,甚准确。而“二木头”的绰号是“懦”的形象化表述。迎春喜下棋,她的丫鬟就名司棋,但这种“木头”性格,其棋风肯定也不会有杀伐决断之气吧!
“玫瑰花”
还是第六十五回,兴儿道:“三姑娘的诨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给探春取绰号“玫瑰花”很贴切。一来探春有玫瑰的美丽。她生得“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她秀外慧中,善书法,富有诗才,大观园内的诗社是她倡导创办的,其诗虽不及钗黛,但不雕琢做作,清醇爽气一派天然,诗风如其人;她内心丰富,情趣娴雅,同其她女孩子一样,喜欢小玩意儿,第二十七回,她对宝玉说:“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好轻巧顽意儿,替我带些来。”“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我喜欢的什么似的。”过去人们似乎过多的强调了探春的大气阔朗胆识胸襟,而对她身上娴静雅气自然柔美的一面有所忽略。二来她又有玫瑰花刺多扎手的一面。她与迎春一样均是庶出,这样的身份使她从骨子里就有些自卑,自卑的人往往自尊心更强,生怕别人看不起。为了维护自尊,她不是像迎春那样一味的懦弱忍让,任凭命运的摆布,而是敏感、决断和上进,期望着改变现状,有所作为。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她果敢泼辣、胆识不让须眉。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虽说她对生母赵姨娘有点儿寡情,但她从大局出发,兴利除弊,事情处理的让众人服气;第七十四回,见乱从家中起,她既悲叹惋惜,又怒火中烧,狠狠的打了不知好歹的王善保家的一巴掌,使其性格表现达到了顶峰。她的这种杀罚决断,敢作敢为的作风,连拔尖惯了凤姐都暗自佩服道:“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我觉得,如果没有探春让宝玉从外面给她带些小玩意儿这个细节,就不足以表现其“玫瑰花”美丽柔情的一面,同时,无打王善保家的那一巴掌这个细节,也无法展示其多刺扎手的一面。令人扼腕痛惜的是,这样一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人物,却“生于末世运偏消”,最后,落得个远嫁海隅的结果,可以想见,离开故土的“玫瑰花”能不凋落吗?
石呆子”
石呆子在全书中仅在第四十八回中出现过一次,还是从平儿嘴里说出来的。他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只知道“混号世人叫他作‘石呆子’”。他的出现是由贾府大老爷贾赦引出的。贾赦这位袭了世职的荣国府长子,似乎并无其它本事,生来有二好:一好女人,从他的子女看,除邢夫人外,贾琏、贾琮、贾迎春都非一母所生,说明他妻妾不少,到了晚年,还左一个右一个的往屋里弄;二是好收藏点儿东西,纯属附庸风雅。后来在世面上见到有扇子比自己家里的好,便叫儿子贾琏去寻。结果发现石呆子有二十把好扇子,“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可没想到,“穷的连饭也没吃的”的石呆子,却死也不肯卖扇子。他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弄的贾琏没办法。后来还是贾雨村利用职权,讹石呆子拖欠官银,逼其变卖家产赔补。石呆子穷得吃不上饭,拿什么赔?卖扇子是唯一一途,这对视扇如命的他来说,等于杀了他。绰号有褒义的,有贬义的,“石呆子”无疑是前者。贾赦要娶鸳鸯,鸳鸯以死誓绝,但她有老太太做靠山;贾赦要石呆子的扇子,石呆子也以死抗之,他什么靠山也没有,他靠的是这种不怕死、不怕压的“呆”气!“石呆子”,“是呆子”之谐音也。
“醉金刚”
倪二是个“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专管打降吃酒”的泼皮,好饮酒,又有把子力气,故绰号“醉金刚”。这绰号,他知道,总爱说我醉金刚如何如何的,挺自鸣得意。他在书中的两次出场都是在醉态中。第二十四回,他借酒劲,慷慨解囊,救了贾芸的急,与贾芸之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0四回,他借酒拦路醉骂新任京兆府尹贾雨村,被衙役鞭打,酒醒求饶。有人认为此处不合曹雪芹原意,因与他前边的狭义之举相悖。其实不然,有的人好撒酒疯,灌了黄汤便有天无日的,酒醒后则换了个人似的,比谁都熊,即酒壮熊人胆。倪二正是此类人。醉时是“金刚”,醒了是“泥儿”(最软的东西)。“倪二”,谐音“泥儿”也。
除了以上所说的绰号外,《红楼梦》中还有一些人有绰号,如,凤姐的“凤辣子”;李纨的“大菩萨”;薛潘的“呆霸王”、“薛大傻子”等,因在其它文中已经涉及,在此就不重复了.
第2个回答  2009-03-17
人物关系图表https://gss0.baidu.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baike/pic/item/c87c6ecf0cf8eb22f8dc61fb.jpg
人物绰号:探春的是绰号“玫瑰花”,贾迎春的绰号是“二木头”
薛蟠:呆霸王,王熙凤:凤辣子 ,混世魔王:贾宝玉
倪二:醉金刚
林黛玉:潇湘妃子,贾宝玉:怡红公子,薛宝钗:蘅芜君,探春:蕉下客,李纨:稻香
老农,迎春:紫菱洲,惜春:藕榭,湘云:枕霞旧友
第3个回答  2009-03-17
贾府旁支:
贾代儒(司贾家私塾)(孙--贾瑞)
贾琼母(贾琼--子,四姐儿--女)
贾王扁之母(贾王扁--子,喜鸾--女)
娄氏(贾菌--子)
周氏(贾芹--子,)
五嫂子(贾芸--子,五嫂子的兄弟--卜世仁)
贾璜(妻--金氏,金氏嫂--胡氏,胡氏子--金荣)
贾府宗族:
贾敕,贾效,贾敦,贾衍,贾珖,贾璎,贾琛,贾璘,贾菖,
贾菱,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菌,贾芝,
贾荇,贾芷;
贾氏族亲:香怜,玉爱

宁国府:
贾演(宁国公)--焦大(奴,老仆)--来(赖)升(宁国府总管,来升媳妇)
乌进孝(黑山村)--俞禄(小总管,张财家的,丫环--万儿,兴儿)
贾代化(贾演子,神威将军)
贾敷(贾代化长子)(无情节)
贾敬(贾代化次子,进士)
贾珍(贾敬子,威烈将军)(妾--佩凤,携鸾)
(妻--尤氏,尤氏继母--尤老娘,丫环--茄官--优伶之一)
(丫环--银蝶、文花、炒豆儿,小厮--喜儿、寿儿)
(尤二姐--贾链私房妾--吞金自尽)
(仆--鲍二、鲍二家的,丫环--善姐)
(尤三姐--未婚自杀)--柳湘莲(仕子,小厮--杏奴)
贾蓉(贾珍庶子,五品龙禁尉)(后续弦)
(妻--秦可卿,丫环--瑞珠,宝珠)--(秦业--养父--营膳郎)
秦钟(秦业养子,秦可卿之弟)
(智能儿--水月庵小尼姑,智能儿师父--水月庵净虚)
(净虚徒弟--智善、智通)
贾蔷(贾珍养子)--龄官(贾府十二优伶之一)
贾惜春(贾敬女,出家)(丫环--入画、彩屏、彩儿--彩儿的娘)
史家:
史侯(保龄侯尚书令)
史侯女--贾母(荣国公子妻,丈夫--贾代善)
史侯子(三子中有二子为侯,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
史湘云(父非侯,丫环--翠缕--缕儿,葵官--优伶之一--韦大英)
(奶妈--周奶奶,丈夫--卫若兰)

答案补充
王家:
王公(都太尉统制县伯)
子(王公连宗宗侄--王成父)
(王成,子--王狗儿,子妻--刘氏--刘氏母--刘姥姥)
(孙子--王板儿,孙女--王青儿)
长子(王公孙)
(王仁--子,王熙凤--女--贾链妻--王夫人的侄女、侄媳)
王子腾(王公孙,京营节度史,九省都检点)
(婿--保宁侯之子)
王夫人(王公孙女)--(贾政妻,王熙凤的姑妈)
薛姨妈(王公孙女)--(薛公孙妻,薛宝钗、薛蟠母,王夫人、王子腾妹)
薛家:
薛公(紫嶶舍人)
子--子(薛公孙一)
薛蝌(子)(妻--邢岫烟--邢夫人侄女,丫环--篆儿)
薛宝琴(女)(丈夫--梅翰林之子,丫环--小螺,豆官--优伶之一)
子(薛公孙二)--(妻--薛姨妈,当铺总管--张德辉) 薛宝钗(女,贾宝玉妻) (丫环-莺儿-黄金莺,文杏,蕊管-优伶之一,莺儿母) 薛蟠(子)(妻--夏金桂,丫环--宝蟾,小舍儿) (夏母--夏奶奶,乳父--老苍头) (妾--香菱--甄英莲--秋菱,丫环--臻儿) (香菱父--甄士隐) (香菱母--封氏,封氏父--封肃--后接济贾雨村)

答案补充
荣国府:
贾源(荣国公)--赖大的母亲--赖嬷嬷,荣府总管--赖大--赖大家的
(赖大子--赖尚荣--州县官)
(柳二媳妇的妹子,厨房中柳二媳妇,柳二女-五儿)
(荣国府其他仆役:来兴、单大良、单大良家的--单大娘)
(吴兴登、吴兴登媳妇,戴良、钱华、余信、余信家的)
(王荣、张若锦、赵亦华,钱启吴兴家的、郑华家的)
(来喜家的、王兴媳妇、郑好时媳妇、张材家的、老祝妈)
(老田妈,丫环--喜儿--非贾珍处小厮)
(丫环--可人、彩鸾、靛儿、良儿)
(宝官、玉官、药官--优伶之三)
拢翠庵妙玉
贾雨村(连宗宗侄)(怀疑有误--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原黛玉家师)(后续弦杏娇--封肃丫环)
贾代善(荣国公子)(妻--贾母)--(三子:贾赦,贾政,贾敏--女)

答案补充
(丫环--鸳鸯,鸳鸯父--金彩,金彩子--金文翔及媳妇)
(丫环--鹦鹉、琥珀、翡翠、玻璃、珍珠--非袭人)
(丫环--文官--优伶之一,丫环--傻大姐--傻大姐的娘)
贾赦(贾代善长子,一等将军)(妻--邢夫人)--(邢夫人胞弟--邢德全)
(邢夫人兄嫂--邢忠夫妇,邢忠女儿--邢岫烟)
(妾--嫣红、翠云,丫环--娇红、秋桐)
(陪房--费婆子、王善保家的)
贾链(贾赦庶子、同知) (妻--王熙凤)(女儿--巧姐)
(仆--来旺儿及媳妇)
(来旺儿儿媳--彩霞--贾政妾周姨娘丫环)
(妾--秋桐--邢夫人丫环)(丫环--平儿、丰儿、小红-红儿-林红玉)
(林红玉父--林之孝--总管,林之孝家的)
(乳母--赵嬷嬷)
(赵嬷嬷子--赵天梁、赵天栋)
(小厮--兴儿、隆儿、庆儿、彩哥儿,仆人--昭儿,王信、王信媳妇

答案补充
贾琮(贾赦庶子)
贾迎春(贾赦庶出)(夫--孙绍祖--指挥)
(迎春乳母,乳母儿媳--王住儿媳妇)
(丫环--司棋--王善宝的外孙女儿,丫环--绣桔、莲花儿)
(司棋婶娘--秦显家的,司棋姑舅兄弟--潘又安)
贾政(贾代善次子,工部员外郎--怀疑有误)(妾--赵姨娘)--(兄弟--赵国基)
(丫环--小鹊、小吉祥)
(妻--王夫人、妾--周姨娘,陪嫁--周瑞家的,周瑞及婿冷子兴)
(丫环--金钏儿、玉钏儿)(金钏儿、玉钏儿母--白老媳妇)
(丫环--彩云、彩霞、绣鸾、绣凤)
贾珠(贾政长子,病死)--(妻--李纨,丫环--素云、碧月)
贾兰(贾珠遗腹子)
贾元春(贾政长女,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丫环--抱琴)
贾宝玉(贾政次子)(寄名的干娘--马道婆)

答案补充
(丫环--花袭人--珍珠,媚人)(袭人母及子花自芳、袭人两妹子)
(丫环--晴雯、麝月、绮霰、秋纹、碧痕、檀云、紫绡、茜雪)
(晴雯姑舅哥哥--多浑虫,多浑虫妻--多姑娘儿--灯姑娘)
(丫环--芳官--优伶之一--又名耶律雄奴、温都里那、金星玻璃)
(芳官干娘--春燕姨妈,其女--小鸩儿)
(丫环--四儿--蕙香)(丫环--佳蕙、坠儿、篆儿、春燕) (春燕母--何婆) (小厮--茗烟--焙茗、小厮--锄药) (茗烟娘--老叶妈) (小厮--扫红、墨雨、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双瑞、双寿) (乳母--李嬷嬷、赵嬷嬷、张嬷嬷、王嬷嬷,仆--宋嬷嬷) (李嬷嬷子--李贵) 贾探春(贾政次女,赵姨娘女)(丫环--侍书、翠墨、艾官--优伶之一、小蝉) (小蝉外祖母--夏婆子--黛玉丫环藕官干娘) 贾环(贾政三子、赵姨娘子)(小厮--钱槐--赵姨娘内侄) 贾敏(贾代善女)(林如海--夫--巡盐御史) 林黛玉(丫环--紫鹃--鹦哥--贾母丫环--鹦鹉)(贾雨村曾为其师) (雪雁、春纤、藕官--优伶之一)(奶娘--王嬷嬷) (藕官干娘--夏婆子--探春丫环小蝉的外祖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