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11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预习答案

如题所述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矢志不渝的精神。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1、介绍《史记》。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 (板书:16、司马迁) 2、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官,《史记》的作者。 3、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这部辉煌著作呢? 4、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讲述:把道理或事情讲出来。 记载:把事情写下来。 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一起。 研读:钻研并阅读。 飞来横祸:意外到来的祸患。 发愤:决心努力。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1、默读课文,思考: (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2)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3)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 (4)结果怎样? 2、对照上述四个问题,分别阅读课文的相关自然段,参照书后练习4中提供的样子,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 第二段(3):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 第三段(4):写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 第四段(5):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3、指名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司马迁主要受了父亲的什么影响? 3、受了父亲的影响,司马迁是怎么做的? 4、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父亲的影响在司马迁成长历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父亲临终时“泪流满面”的嘱托,更对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写作起着重大的作用。 6、指导朗读父亲的话。 二、讲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飞来了一场什么横祸? 2、讨论“横祸”,理解“酷刑”。 (1)这场横祸是怎么引起的? (2)什么是酷刑?从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二段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司马迁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用“——”画出司马迁怎么想的句子,用“~~~~~”画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司马迁是怎么想的句子。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1)他为什么想雪溅墙头,了此残生? (2)他又为什么打消了这个念头? 3、出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司马迁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司马迁事业高于一切、荣辱置之度外的可贵品质。 四、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这段,思考: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2、组学生讨论。 3、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作业 1、完成文后习题4。 2、朗读课文,试着复述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听写。 历史辉煌耻辱讲述专心致志 记载搜集研读悲愤飞来横祸 2、“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成《史记》的? 二、复述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说出课文的段落大意。 3、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4、指名复述课文,评价。 三、总结课文 1、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2、故事的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动? 3、齐读课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板书: 司马迁 父亲的影响与嘱托 专心致志 发愤写 受酷刑 克制自己、发愤写作《史记》 ◆[2004-11-05]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教时
教案设计:俞培菊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
2、 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可贵精神。
3、 熟读课文,为第三课时复述课文作准备。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咀嚼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可贵精神。
教学准备:1、投影仪 2、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复习词语:
降 临 记 载 飞来横祸
投 降 装 截 横七竖八
2、 简要说说课文的段意。
二、 读讲第一段:
1、 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 找出写"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的句子读一读。
3、 齐读。
4、 引读。
5、 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后两句子。将两句句子并作一句,用什么关联词,怎样连接?
6、 由司马迁的求知过程,联想到陆游的千古名句:纸上得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 小结过渡:
8、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齐读(相机范读)"我死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
9、 过渡语。
三、 读讲第二段。
1、 指名读,说段意。
2、 联系上下文理解:飞来横祸
3、 这场飞来横祸是怎样降临的?指名读相应的句段。
4、 齐读
5、 试说
6、 解词:酷刑
7、 引渡
四、 读讲第三段:
1、 出示投影片: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A、 指名读 B、 解词: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C、 齐读
2、 但司马迁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把有关语句划下来。指名读。
3、 出示"司马迁的想法"。逐句理解--〉感情朗读。
4、 连起来读。(读出司马迁思想感情的变化)
5、 从司马适的想法中体会:他为什么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板书)
6、 引语:司马迁是这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7、 投影片出示有关句子。感情读。
8、 读第一句,用一个词概括这句句意。
9、 用"为了……"说图意。
10、 齐读第三段。思考:找一个恰当的词做这一段的小标题。板书:发愤
11、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发愤。
12、 引渡
五、 读讲第四段:
1、 指名读。(投影片出示第四段)
2、 读了这一段你了解了什么?(交流)
3、 再读,读出你对课文的理解。
六、 填空练习。
附:板书
司马迁 发愤 写《史记》
飞来横祸--忍辱负重--辉煌巨著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同学们,谁来背诵与读书有关的名言或诗句? 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生: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 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评:导入用心,将课内知识的学习与课外相关知识的积累挂起钩来,适时、有益、有效。] 师:既然读书那么重要,我们就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你们学会了哪些读书方法? 生:我学会了读书做记号。 生:我知道什么是精读和泛读。 师:说得不错!有人说读书有三种境界,达到这三种境界才算是真正的读书。想知道是哪三种境界吗? 生:想! 师:我来告诉大家,这第一种境界就是把书“读薄”(板书:读薄)。什么是把书读薄呢?就是我们初读一篇文章时能够大体了解其主要内容或思想感情。通过初读第20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谁能从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知道了司马迁从小就非常喜欢历史知识。 生:我知道司马迁是在身受酷刑的情况下完成《史记》的。 生:我觉得司马迁写成《史记》太不容易了! 师:初读课文就能获得这么深的感受,不简单!第一种境界你们已经达到了。第二种境界是什么呢?就是把书“读厚”(板书:读厚)。意思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潜心读书,品词析句,走进课文;另一方面还要联系生活,展开想像,跳出课文。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课文读厚,在文章空白处记下自己的随感随想。 [评:妙!复习巩固旧知,传授读书方法,在宽松的谈话中进行。要求学生读书记下随感随想是刺激信息生成的有效举措。][妙!亏教者想得出。这一“薄”一“厚”颇见匠心。“整体感知”谁人不知?“细处推敲”何人不晓?教者拈出这两个字,则高人一头地了。秦按。] (生读书做批注,然后小组交流。交流时先互换课本阅读读书心得,然后由组长主持进行逐个发言。小组交流略)[这一环节设计甚妙。既有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又有团队(组)的合作学习。同时,我们关注到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递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而交往的主要方式便是互动。秦按。] 师:谁来谈谈读书感受? 生:读了第一节后,我感觉司马迁小时候是一个好学的孩子。我是从:“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句话中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汉武帝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因为他随随便便就降罪于人。[不得了,小孩子便会用“降罪于人”的说法。秦按。] 生:读了最后一节,我从“用了整整18年时间”、“52万字的辉煌巨著”等词语可以看出司马迁真是一个毅力顽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觉得书真的被你们读厚了,但还没达到厚重的程度。[妙。妙。拈出一“厚”字已殊不易,又翻出一“重”字。所谓层层剥笋渐入佳境。秦按。]下面让我们以第四自然段为例继续把书读厚。(放《江河水》乐曲)请同学们随着乐曲轻声读课文,看看哪些词句像锤子那样敲打着你的心?[教学语言甚美。秦按。] 生:我读到写司马迁心理活动的句子的时候,仿佛看到司马迁在咬着牙发誓: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在司马迁看来,是写书重要还是生命重要? 生:当然是写书重要了! 师:是啊,司马迁身受凌辱真是生不如死呀!而这时他还能不忘写书,多感人啊! 生;我从“工整”这个词看出司马迁写书认真。 师:为什么? 生:司马迁受了酷刑身体一定很疼,心里也非常难受,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把字写得那么工整,不就更能表现出他的认真精神吗? 生:我从“重又”看出司马迁写书坚持不懈。因为这个词写出了司马迁不止一次地“摊开光滑平洁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品得透彻,说得精彩!于平淡处读出味道来,真可谓平中见奇! [评:李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告诉、分析,重在唤醒,让学 生抓住重点段品读、感悟,开启学生的心智。“品得透彻,说得精彩”用在学生身上恰如其分!][“重在唤醒”四字甚为紧要,教育如要入耳、入心,就不能不诉诸学生的心灵,教育的功能不单单是告诉、灌输,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唤醒、激发、升华。秦按。] 师:下面再让我们读出一些文外的东西。(放《江河水》乐曲)[《江河水》为首叙事性二胡名曲,曲调悲凉。以此曲为载体让学生悟文、想像,意在打通语言文字与音乐之间的障碍,使二者相互唤醒、相互发挥。秦按。]请同学们再随着音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你想到了哪些人? 生:我想到了贝多芬在耳朵聋的情况下还能写出许多优秀的乐曲。 生:我想到了阿炳在双目失明、饥寒交迫的情况下还充满对生活的向往,还能谱出《二泉映月》这样的名曲。他和司马迁的命运多么相似。 生:保尔、海伦、张海迪他们和司马迁一样都是身残志坚的人。 生:我想,司马迁身受酷刑都能坚持写《史记》,我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大家都来尽情读读这一段,把司马迁的所想所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读书中去,然后指名配乐朗读。) [评:“你想到了哪些人?”巧妙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到了课外,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开放性和生成性。]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坚持这样读书的话,对我们的语文水平的提高该有多大的帮助啊!还有,我们读这样写人的文章还要深挖人物的思想根源。大家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司马迁能够在痛不欲生的情况下完成史书的呢?(生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这一问题设计是可以的,但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做些尝试。比如,1、从课题出发,“发愤”怎解?去掉“发愤”又如何?2、就从上面的内容引出也是可以的,你们为什么会联想到贝多芬、阿炳等人呢?他们在人格力量、精神实质上与司马迁有何种联系呢?秦按。] 生:司马迁小时候很喜欢历史故事,他还受到了父亲的影响,这就是他力量的源泉。 生:我来补充。我觉得司马迁的父亲临终嘱托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师:为什么? 生;因为父亲临终时不忘写史书,司马迁感受到了父亲伟大的精神,他那时候就立下了一定要写完史书的志愿。 师:说得好!那你能把司马迁父亲的话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吗?(生练读、指名读) 师:谁能对刚才的问题进行小结? 生:由于司马迁热爱历史,父亲对他的影响又很深,所以司马迁能够在身受酷刑的情况下坚持写完史书。 [评:读书瞻前顾后,上挂下联,用思维触摸黑色的文字,用心灵聆听文字后面的声音。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真的把书读厚了。]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书读得很厚了。那第三种境界是什么呢?就是把书再“读薄”)(板书:读薄)。意思就是说,抓住要点,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大家说,课文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 生(异口同声地):第四自然段。 师:我也有同感。请读第四自然段,看司马迁的思想精华是什么? 生:就是司马迁想的那一段话。 师:这句话原来是这样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请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师:我们还要吸取作者的写作精华。请同学们再读这一段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感人? 生:作者用词准确,会想像。 生:我觉得作者写这段话的时候心里一定充满了对司马迁的赞美之情。 师:说得好!写作时只有自己有情,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含情,读者读起来才会动情。这正如古人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评:把书读厚属于大开,把书读薄属于大合,放得开,收得拢,大开大合,这是教学的真功夫!][这一环节与第二环节即“读厚重”虽有语言品味与积累的区别,但仍不免给人一种重复、不够整合的感觉。我以为当在“用”字上着力,适当地做些迁移性训练。秦按。] 师:同学们,三种境界你们都达到了,应该说是很不错了,但是我觉得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够,还应针对课文的不解之处、不当之处、不全之处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发现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生读书做记号) 生:司马迁是替哪位将军辩护才得罪汉武帝的?他为什么要为这位将军辩护? 生:为什么说《史记》是辉煌巨著? 生:司马迁在狱中写书是谁给他送的笔和纸? 生:不对!应该是笔和竹简。 生:司马迁写完《史记》后是怎样把它保存下来的? 生:汉武帝后来有没有把司马迁放出来?他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 生:司马谈临终时还对司马迁说了些什么? (学生一共提了三十多个问题)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合在一起,就是什么? 生:是一本厚厚的书。 师:对!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需要我们课后查阅资料来完成。下节课我们就开一个有关司马迁生平事迹和有关《史记》精彩故事的资料展示会。 [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李老师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开发语文资源。][怎样查阅资料?如何解决问题?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要对学生做出具体指导。以上所列问题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有明确答案的,如第一个问题;一类是没有确定答案,需深入研究的,如第二个问题。教师应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引导。秦按。] [总评:这课书的教学有两大突出特点:其一,李老师在学生与书本之间架设一座平台,让学生直接与历史对话,与司马迁交流,与智慧碰撞,自主理解、自主解读,体现了主体性、能动性。其二,他一方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走进课文,潜心读书,品词析句,发表独特见解,另一方面让他们跳出课文,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查阅资料,把书读厚,体现了开放性、生成性。] [以读书方法指导(读薄—读厚—读薄),结构整堂课,体现了执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的理念,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知识的获得、意义的建构、能力的形成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只是从旁助成而已,用朱熹的话来说,便是“同商量”而已。重视语言训练、重视这时候内外知识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等,也是本课的闪光点。个别环节似乎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个别问题的设计应该再富有启发性一些。
参考资料:http://www.dcjyw.com/article/view_1482.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8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 在理解、品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悟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4.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关注《史记》,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小故事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上学期我们认识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他完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国榷》,从谈迁的身上我们还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能驱散绝望之云。”在《国榷》之前还有一部更伟大的历史巨著,板书《史记》,让学生谈了解,板书司马迁,简单介绍。

2.读全文,找一找,课文中介绍《史记》的句子。出示“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是他用生命写成的。”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你知道发愤的意思吗?(痛下决心,积极努力)

再读句子你,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为什么要发愤?为什么是用生命写成的?怎么能完成这么伟大的作品?)今天,我们就回到两千多年前,去目睹去感受――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1. 自由读

2. 指名读,正音

3. 课文中写的和你猜的一样吗?多种形式来读课文。

(1)为什么要写?分别读一、二小节,归纳小节意。

你觉得哪句话最能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资料。

(2)怎样发愤写的?第三小节。

要来概括这小节的内容,你关注到了哪些关键的句子?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 《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书。

你能整合这三句话说说这小节写了什么吗?提炼忍辱负重。

一场飞来横祸让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到了死,但是为了完成《史记》,他忍辱负重,发愤写作。

三、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

一部辉煌巨著的诞生要靠一辈子的准备,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就在很小的时候,写史记的这颗种子就在司马迁的心田里播下了,读读课文第一节,你认为有哪些原因让日后的司马迁能著成《史记》?

1. 黄河流域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英雄的故事,他是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的,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司马迁的血液里注定奔流着黄河不屈的精神。会听到哪些英雄的故事?尧舜禹的故事,(复习朝代歌,了解有名的人物)每每听到这些故事,司马迁会有怎样的想法?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英雄,要把这些故事记下来,传给后人。

2. 受父亲的影响。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学。司马迁从小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十岁起诵读「古文」,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

十九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后又出使巴蜀,到达今天昆明一带大西南地区。

3.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从小就胸怀大志,志存高远,博闻强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完成编写史书在作知识的准备。让司马迁独自担当起写《史记》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读好父亲的临终遗言。父亲是怎么说的?父亲还会带着怎样的感情说这段话?

这是一位临终的老人,他泪流满面地说――

这是一位父亲在努力倾诉着他最后的心愿――

一生满怀抱负,却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他语重心长地说――

看着奄奄一息泪流满面的父亲,听着他的谆谆嘱托,司马迁会怎么想怎么说?

为了自己从小立下的志向,为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于是他每天忙着——忙着——当他累了,倦了,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

正当司马迁埋头专心致志地写作时,发生了怎样的事让司马迁会更加发愤地写《史记》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节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司马迁是看着黄河水、听着英雄故事长大的,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爱上了历史,当父亲去世后更是牢记父亲的嘱托,专心致志地编写《史记》,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理解什么叫“飞来横祸”,文中指什么?划出有关句子。为什么说是飞来横祸呢?(学生谈,有困难出示历史事件)

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他善骑射,曾率800骑兵深入匈奴腹地二千余里,平安返回,被拜为骑都尉。天汉二年,在对匈奴作战中,汉武帝用人唯亲,让他的亲戚李广利任总指挥。李陵不甘于受这个不学无术的庸才指挥,就请求带五千士兵作战。对这样一个明知是冒险会出现严重后果的请求,汉武帝居然同意了。汉武帝是这样想的:我看你李陵有多大本事。这就是说汉武帝从内心就没想让李陵胜利。李陵出发了,路经老将路博德的防区。路博德认为此举不可,向汉武帝提出留李陵暂住,避开对匈奴有利的秋高马肥的季节,而改为春季进兵时,汉武帝却怀疑这是李陵害怕匈奴想拖延出兵。便命他九月出发,汉武帝的这一决策又是错误的。李陵遵命率步卒五千人向北行30日,至浚稽山扎营。匈奴八万骑兵人围攻李陵。李陵率部下奋力杀敌,战斗尤为惨烈,可是终究寡不敌众,军中箭矢用尽,援兵又没到,李陵被追兵俘虏,自叹“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群臣都斥骂李陵,司马迁为李陵申辩了几句,却因此遭受了酷刑。

2.同学们知道司马迁所受的是一种怎样的酷刑吗?教师介绍腐刑,司马迁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就成了太监,变得男不男,女不女,你能体会司马迁受了酷刑之后的心情么?(这对人的身心是一种摧残,更是对人格极大的侮辱。)读读课文中是怎么写的?感情读。

看看司马迁在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中倾吐了心中的痛苦和愤懑:

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我每日腹中肠子九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惚惚,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太监,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

士可杀不可辱,司马迁此时觉得活着是没有尊严的活,简直就是苟且偷生,所以他――几次想――

是生还是死,在生死两难的痛苦中,司马迁最终选择的是——生。司马迁怎么想的,竟让他忍辱负重,顽强地活下来了?

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⑴自由地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有的人的死的价值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⑵司马迁认为什么样的死才算是有价值的呢?(不被命运屈服,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活着的时候能造福于人类;不让一生虚度,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⑶来看看司马迁心中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⒊出示《报任安书》: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就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编著了兵法书;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有《说难》、《孤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

可是当初背负着痛苦与耻辱的选择,面临着求生与求死的抉择却是多么的艰难啊!

透过监狱的铁窗,他仿佛看到了那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仿佛听到了乡亲们讲述的英雄故事,那里有自己的理想啊;凝视那昏黄的油灯,他仿佛看到父亲正盯着自己,对自己诉说着什么……他心中的念头逐渐清晰起来!我不停地追问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司马迁啊,司马迁!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读司马迁想的话。

引读: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他写下的仅仅是一行行字吗?写下的是――写下的是――(不屈的精神,自己的信念,生命的感悟)

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学习第四节

1.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理解“前无古人”,意思就是在这之前,从来没有 。

这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年限跨度达三千年之久,由于司马迁敢于写事实,同时又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文笔优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从文学价值来看都堪称典范。难怪鲁迅先生看了《史记》之后,也高度评价。说他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出示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和司马迁有关的词语,读:

家学渊源 耳濡目染 博览群书 名山大川

牢记嘱托 挺身而出 犯颜极谏 飞来横祸

不白之冤 悲愤交加 轻于鸿毛 重如泰山

忍辱负重 奋笔疾书 毕生心血 辉煌巨著

请你用上一些词,写一写你眼中的司马迁。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伟人,他叫—— 司马迁。

记住他写的这部辉煌巨著—— 《史记》。

板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第2个回答  2009-03-27
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他们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大约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著有《列传》(今本译作《希腊罗马名人传》)50篇,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如果我们把普鲁塔克放到中国古代史的长河里来比较一下,可以发现,普鲁塔克比班固(32—92)还要晚生14年,若和司马迁相比,则要晚生191年了。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几乎两个世纪。

《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史学方面姑且不论,文学方面,它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 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在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 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其中包括《赵氏孤儿》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失传的类似作品,当然更多。到后来的京剧中,仍然有许多是取材于《史记》的,如众所周知的《霸王别姬》等。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虽然,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

《史记》固然"究无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从而开创了史学的种种先河,也堪称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但《史记》最为耀眼的闪光点在于它的平民立场。在司马迁的《史记》之前,所谓的历史仅仅是王侯的发家史、光荣史、太平史。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自以为功高盖世的帝王们同样有无耻、暴戾、虚假和懦弱的一面;虽然有着种种的过失和缺点并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楚霸王项羽不失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一介布衣陈胜曾经在田间耕作,既是不折不扣的庄稼汉,也是满怀鸿鹄之志的豪杰,正是他第一个揭竿而起反抗秦的暴政;就在正统文人对浪迹江湖的行径嗤之以鼻的时候,司马迁却对荆轲、唐雎等四海漂泊的游侠们和快意恩仇的游侠精神赞誉有加、不胜神往……《史记》就是这样以平民的立场、平民的视角、平民的情感看历史、写历史、评说历史,从而第一次给历史以真实可亲的面 目,第一次给那些值得尊敬的灵魂们以尊严。清朝诗人宋湘曾经有句诗说:"史有龙门诗少陵",《史记》中所透出的民间精神,再现在杜甫那些忧国忧民的不朽诗作中,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力量源泉。

《史记》是中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由于司马迁受时代的限制,《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与不足之处。例如,存在“天命”、灾异和历史循环论的神秘思想的影响。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的原因时,指出这是“天所助”的结果。《高祖本纪》带有“三统循环论”的色彩,以为“三五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在《天官书》中,记述各种特殊的自然天象时,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了灾异的神秘思想。这些说明《史记》在“究天人之际”时,仍然没有摆脱“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影响,等等。
第3个回答  2013-04-08
第四题:发愤的意思是:1.决心努力。2.发泄愤怒 。二.第一自然段:“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 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他还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第二自然段“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 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 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第 三自然段:“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 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 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 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 这个念头”第四自然段:“就这样,司马迁 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 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 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__ ^*) 嘻嘻……希望采纳一下!
第4个回答  2013-04-11
我只想说一句话。。。那就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2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