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 全文

当我们每餐咽下霉米饭的时候,。。。。。。。不投降。《江姐》
帮忙补充一下下哈~~好急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8
梁红玉
著名的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的事迹,梁红玉生于北宋末年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梁红玉少年时代便和家人一起,编织蒲包卖钱度日。不久,金兵大举南下,兵荒马乱,梁红玉便和母亲随大批难民流浪到镇江,后来沦落为军中艺人,以舞剑弹唱为业。一年元旦,梁红玉早起进军府贺新年,忽然看见廊柱下好像伏卧着一只白额猛虎,鼾声如雷,非常惊奇。她连忙抽剑欲刺,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士卒。经询问,才知他就是韩世忠。梁红玉奇其才,将他带到家中,谈得非常投机,不久便由母作主,嫁给了他。宋高宗于1127年在临安�今杭州 登基即位之后,见韩世忠南征北讨,作战英勇,屡建奇功,便提升他为浙西制置使,驻守在秀州�今嘉兴 。那时,梁红玉带着儿子滞留在临安。两年后,金兵相继攻下徐州、淮安和扬州,南宋朝廷一片惊慌。这时,承宣御营使正副统制苗傅和刘正彦乘机勾结金人,在京城发动兵变,妄图逼高宗退位。他们担心韩世忠率军前来讨伐,便将梁红玉及其子扣押起来,作为人质。当时的宰相朱胜非常了解梁红玉的为人,便假意向苗傅献计:韩世忠重兵在握,抚慰才是上策。苗深信不疑,便奏明被挟制的太后,封梁为安国夫人,派她前去劝说韩世忠,接他进京。梁红玉假意应允,第二天就赶到秀州,与韩商讨对策。不久,他们调集了四方兵马,与朱胜里应外合,一举平定了叛乱。
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 ,韩世忠和梁红玉奉命驻守京口,抵挡南下的金兵,士卒仅7000人。这年3月,金兀术率领数万精兵,几百艘战船,沿运河南下,企图渡江消灭南宋。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韩世忠夫妇经过周密部署,于15日和金兵展开会战。那天,梁红玉身先士卒,登上十几丈高的楼橹,冒着流矢,亲自击鼓助战。金兵逃到哪里,她的指挥旗就指向哪里。金兀术被堵截在黄天荡里整整48天,出于无奈,情愿尽还所掠,贡献名马,以求生还。但韩世忠坚决不答应。后来,金兵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利用老鹳河故道,凿开一条大渠,通到长江,才逃往建康�今南京 。金兵败走之后,梁红玉不但不居功自傲,而且上疏朝廷弹劾丈夫“失机纵敌”,请皇上“加罪”。这一举动更使朝野震动,人人感佩。不久,朝廷在封赏韩世忠的同时,加封梁红玉为杨国夫人。
1135年,梁红玉和韩世忠乘胜追击金兵,又一次来到家乡淮安府。他们大修城池,以淮水为界,抵抗金兵。他们与士兵同劳役,共甘苦,所以士卒用命,人心一致,镇守楚州10余年,“兵仅3万,而金人不敢犯”。
1140年,以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害怕抗金获胜对自己不利,便向金国求和,命岳飞由朱仙镇班师,接着就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第二年,秦桧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韩世忠和梁红玉力争不得,便愤然辞官,归隐于杭州的马塍梅园。韩世忠卒于1151年,不到两年,梁红玉也抑郁而死,与韩世忠同葬于苏州灵岩山麓。

穆桂英
北宋时期,辽东安王兴兵造反,边关紧急。宋王命令王强汇集京师武将,在校场比武点帅。但奸臣王强嘱他的儿子王伦夺帅,以便将来共掌兵权,篡夺朝政。杨家将自破了天门阵,保住宋王以后,只剩下了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杨思乡、文广和金花等人。佘太君因宋王无道,携子孙辞官回河东,已经二十余年。一天,杨宗保将安王造反、边关紧急事禀报佘太君。余太君惦记国事,不知由谁带兵抵抗,遂派文广前往京城打探。文广、金花在京城看到王伦在比武场上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心中不忿,与王伦校场比武。他们先是以箭穿金钱眼取胜,后又刀劈王伦。宋王问明杨家情况,命穆桂英挂帅,文广、金花为马前先锋。文广、金花归来,将帅印交给穆桂英。穆桂英因对宋王昏庸、听信谗言不满,不愿意挂帅出征,用绳索捆了文广,准备进京辞官请罪。佘太君以国事为重,劝说穆桂英回心转意,打消了她的重重顾虑。穆桂英终于同意挂帅出征,去保大宋江山。出征之日,穆桂英全身披挂,威风凛凛,余太君亲自前来送行,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前往平定安王之乱。时年,穆桂英53岁。

秋瑾,字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 生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就义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才活了33岁。她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妇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第一人。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徽起义,失败被害。秋瑾悲愤异常,决定在浙江继续策划起义。7月13日,清兵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在格斗中被捕。在清政府酷刑逼供之下,秋瑾横眉冷对说:“革命党的事不必多问了!”于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在绍兴县慷慨就义。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人,共产党员,革命烈士,1946年参加革命,后因叛徒告密被捕,被阎军惨杀,1947年毛泽东为之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蔡文姬:东汉著名学者蔡邕之女,其传奇经历不再赘述,代表其心灵呐喊的血泪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愤诗〉足以把她送上中国古代第一才女之位。

江竹筠..就是江姐拉..(1920—1949),四川省自贡市人。1939年考入中国公学附属中学读高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4月,因叛徒出卖,江竹筠及其他一批同志被捕,押往重庆,关押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与31名难友一道壮烈牺牲于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的电台岚垭,年仅29岁。
第2个回答  2009-03-18
一个静静的夜晚;两个特务从女牢房带走了一个同志。铁门边昏浊的灯光下,但见一个中等身材,迈着平静的脚步的女同志向高墙边的黑漆大门走去。她不正是江姐么?这么晚了,敌人打了什么鬼主意呢?
人们都熟悉的江姐,本名叫江竹筠,是一个童工出身的女同志,从1939年入党以来,一直在白区工作。
1947年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南下,蒋管区人心大振,当时,重庆地下党决定派一批同志,到川东去支援农村里党的活动,发动武装起义,迎接解放。江姐当时即向党要求到农村去工作,组织上考虑到江姐结婚不久,刚生了孩子,没有批准她的更求;只批准了她的丈夫、地下党重庆市委委员彭咏梧同志带领一批同志到川东去。分别时,他俩互相勉励更好地为党工作,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几个月后,随着川东农村工作的发展,重庆地下党又派了一批同志去支援川东的斗争。江姐接受了党的联络工作的任务,带着孩子的照片,离开了熟悉的山城。到了万县,党组织告诉她:云阳和巫溪的武装起义对下川东震动很大,敌人调动了大批部队,到云阳去了。情况很紧急,党命令她到奉节去和老彭取得联系。
江姐化了装,怀着兴奋的心情到了奉节县城。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她打着雨伞,沿着泥湾的江边走着。城门口围着一大群人。江姐走到近前,隐约看见城头悬着一排木笼,木笼里面挂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她想:不知是哪些革命者牺牲了,心里觉得很难过,不忍心去看,从一边走开了。但又一想,不对,应该知道是谁牺牲了,好向党汇报。可是,人头已经腐烂,无法辩认,只得到旁边去看布告。
布告上,粗暴的红笔勾去了一连串的名字,她只瞥了一眼,就看到那行使她心惊的字:“匪首彭咏梧……”
这个打击对江姐是多么残酷、无情,她感到眼前发黑,城头,木笼好象在空中旋转,她要沉痛地哭一场,但是,没有这个权利,城门口站着一排匪兵,只有让眼泪往心里流……。没有权利哭泣!没有权利迟疑!应该马上离开!她忍不住又抬起悲愤的眼睛,朝那木笼深深地望了最后一眼,便默默地踏着泥泞的路走开……
江姐很快找到了领导,向党作了汇报。江竹筠没有哭泣,微微有些抖颤的嘴唇,一字一句地吐出平静的、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大哥!算不得什么!应该好好接受失败的教训,请转告上级,我请求留在老彭工作过的地方……”党同意了江姐的请求。遭受严重破坏的党组织又恢复了活动。敌人风闻彭咏梧的妻子在下川东活动,就四出搜捕。几个月后,由于一个叛徒的出卖,1948年夏天,江姐在万县被捕,立即被解送到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敌人从叛徒口里知道,江竹筠是地下党下川东地委委员。中美所的特务们满以为完全可以吓唬住一个女人,从她口里得到需要的东西。一个多月的时间,刽子手一直没有中断过对江姐的严刑审讯。这天夜间的审问,看来也不是例外的。可是,同志们仍然怀着分外的耽心,紧偎在牢门口,静静地守望着。
刑讯室距牢房不远,夜里声音显得特别清晰。
“讲不讲?讲不讲?”刽子手绝望的嘶叫起来。
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这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江姐沉静、坚强的声音,使人想起了她在外边工作的时候,在同志们面前常常是一副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面孔,对工作是那样认真负责,对同志象大姐似的关怀,特别是对刚参加党不久的新同志。
刽子手们冷笑说:“好吧,让我们帮助你一下就说了。”
开初,把江姐倒吊了许久。江姐的嘴唇连动也没动一下。刽子手们急了,把江姐的双手绑在审讯室的柱子上,他们采用了钉竹签子的刑法。一根根的竹签子,从她的手指尖钉进去。竹签钉进指甲以后,碰到指骨上,裂成了无数根竹丝,从手背、手心穿出来……。钉进一根竹签,江姐就昏过去—次,接着就听见一次泼冷水的声音。泼醒过来,又钉……。
“说不说?说不说?”刽子手们把铁锤高高举起,疯狂地吼叫着,没有听到江姐的声音。……拔出沾满肉丝和碎骨的竹签,再钉进去。
又是一阵令人心碎的泼凉水的声音!
没有听到江姐一丝丝呻吟!……
这天夜里,渣滓洞的人们通夜未眠,充满着异样的沉重和庄严的激情。
刑罚还将怎样发展?厚厚的牢墙之间,早些时候被人们悄悄地躲过严密监视的巡逻特务的贼眼,从石头、硬砖的缝隙间,用细细的竹签掘穿的小洞,正在秘密地交换着守望的情报。在秘密的通信小洞口,一再出现了集体为江姐写的一首题为“灵魂颂”的诗:

…………
你是丹娘的化身
你是苏菲亚的精灵,
不,你就是你,
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

朝霞终于又透过山峰,阳光泻满了山谷。泼凉水的声浪早已平息下去。
高墙边的黑漆铁门一响,人们忙聚在风门口张望。只见两个特务拖着一个昏迷不醒的躯体,向院坝里移动。江姐熬受了一夜的折磨,失血过多,完全失去了知觉,野兽们什么也未得着,最后只得把她又拖回牢房。
紧跟在江姐后面的是渣滓洞特务看守长徐贵林;人称“猫头鹰”,这只参与折磨江姐的野兽,用熬得通红的贼眼向牢房扫视了一番,把身子靠在铁门口。仿佛又要象往常一样掏出枪来喊什么:“别小看,我这只枪,处决过三百个共产党!执行前一天它就会自动跳出枪壳!在渣滓洞,遇着我徐某,保证三百公尺以内,一枪废命。”
江姐的面孔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分外苍白。缓缓流动的微风,红色的朝霞,使江姐的眼慢慢张开,从昏迷中逐渐清醒过来。当她发现扶着她的是两个凶残的特务时,她聚集了全身的力量,狠狠地推开了两个特务,自己迈开了脚步,苍白的面孔,对着同志们浮过一丝最美丽的令人尊敬的笑容,仿佛在告诉大家说:“毒刑、拷打,算不得什么!”受过严重摧残的身体,太衰弱了。江姐才走了两步,又昏倒了。女牢房冲出两个同志把江姐扶回了牢房。
女牢房的同志从墙角搜集了“石花”把江姐的伤口包扎起来。江姐还没有醒过来,这时,大家发现,江姐在遭受敌人严刑拷打时,因为忍痛,紧咬着牙关,连嘴唇也咬破了。……
渣滓洞集中营的人们都关心着江姐的身体,都为江姐的英雄行为而感到骄傲。每个牢房的同志,都用竹笔写了许多慰问信和诗秘密地传到女牢。有一首诗上写着:

热铁烙在胸脯上,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
凉水灌进鼻孔,
电流通过全身,
人的意志呀,
在地狱的毒火里熬炼,
象金子一般的亮,
象金子一般的坚。
…………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木的杠子,
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
—一那是千百万战士的安全线呵!
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
挖得出的——
只有一颗又热又红的心肝!……

江姐终于醒过来了,躺在黑牢里。同志们的关怀和慰问,使她感到激动和不安。她请人代笔给同志们回了一封信,我们记得最清楚的,信上有这么几句话:
同志们太好了,我算不了什么!……毒刑拷打,那是大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
第3个回答  2009-03-17
一个静静的夜晚;两个特务从女牢房带走了一个同志。铁门边昏浊的灯光下,但见一个中等身材,迈着平静的脚步的女同志向高墙边的黑漆大门走去。她不正是江姐么?这么晚了,敌人打了什么鬼主意呢?
人们都熟悉的江姐,本名叫江竹筠,是一个童工出身的女同志,从1939年入党以来,一直在白区工作。
1947年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南下,蒋管区人心大振,当时,重庆地下党决定派一批同志,到川东去支援农村里党的活动,发动武装起义,迎接解放。江姐当时即向党要求到农村去工作,组织上考虑到江姐结婚不久,刚生了孩子,没有批准她的更求;只批准了她的丈夫、地下党重庆市委委员彭咏梧同志带领一批同志到川东去。分别时,他俩互相勉励更好地为党工作,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几个月后,随着川东农村工作的发展,重庆地下党又派了一批同志去支援川东的斗争。江姐接受了党的联络工作的任务,带着孩子的照片,离开了熟悉的山城。到了万县,党组织告诉她:云阳和巫溪的武装起义对下川东震动很大,敌人调动了大批部队,到云阳去了。情况很紧急,党命令她到奉节去和老彭取得联系。
江姐化了装,怀着兴奋的心情到了奉节县城。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她打着雨伞,沿着泥湾的江边走着。城门口围着一大群人。江姐走到近前,隐约看见城头悬着一排木笼,木笼里面挂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她想:不知是哪些革命者牺牲了,心里觉得很难过,不忍心去看,从一边走开了。但又一想,不对,应该知道是谁牺牲了,好向党汇报。可是,人头已经腐烂,无法辩认,只得到旁边去看布告。
布告上,粗暴的红笔勾去了一连串的名字,她只瞥了一眼,就看到那行使她心惊的字:“匪首彭咏梧……”
这个打击对江姐是多么残酷、无情,她感到眼前发黑,城头,木笼好象在空中旋转,她要沉痛地哭一场,但是,没有这个权利,城门口站着一排匪兵,只有让眼泪往心里流……。没有权利哭泣!没有权利迟疑!应该马上离开!她忍不住又抬起悲愤的眼睛,朝那木笼深深地望了最后一眼,便默默地踏着泥泞的路走开……
江姐很快找到了领导,向党作了汇报。江竹筠没有哭泣,微微有些抖颤的嘴唇,一字一句地吐出平静的、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大哥!算不得什么!应该好好接受失败的教训,请转告上级,我请求留在老彭工作过的地方……”党同意了江姐的请求。遭受严重破坏的党组织又恢复了活动。敌人风闻彭咏梧的妻子在下川东活动,就四出搜捕。几个月后,由于一个叛徒的出卖,1948年夏天,江姐在万县被捕,立即被解送到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敌人从叛徒口里知道,江竹筠是地下党下川东地委委员。中美所的特务们满以为完全可以吓唬住一个女人,从她口里得到需要的东西。一个多月的时间,刽子手一直没有中断过对江姐的严刑审讯。这天夜间的审问,看来也不是例外的。可是,同志们仍然怀着分外的耽心,紧偎在牢门口,静静地守望着。
刑讯室距牢房不远,夜里声音显得特别清晰。
“讲不讲?讲不讲?”刽子手绝望的嘶叫起来。
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这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江姐沉静、坚强的声音,使人想起了她在外边工作的时候,在同志们面前常常是一副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面孔,对工作是那样认真负责,对同志象大姐似的关怀,特别是对刚参加党不久的新同志。
刽子手们冷笑说:“好吧,让我们帮助你一下就说了。”
开初,把江姐倒吊了许久。江姐的嘴唇连动也没动一下。刽子手们急了,把江姐的双手绑在审讯室的柱子上,他们采用了钉竹签子的刑法。一根根的竹签子,从她的手指尖钉进去。竹签钉进指甲以后,碰到指骨上,裂成了无数根竹丝,从手背、手心穿出来……。钉进一根竹签,江姐就昏过去—次,接着就听见一次泼冷水的声音。泼醒过来,又钉……。
“说不说?说不说?”刽子手们把铁锤高高举起,疯狂地吼叫着,没有听到江姐的声音。……拔出沾满肉丝和碎骨的竹签,再钉进去。
又是一阵令人心碎的泼凉水的声音!
没有听到江姐一丝丝呻吟!……
这天夜里,渣滓洞的人们通夜未眠,充满着异样的沉重和庄严的激情。
刑罚还将怎样发展?厚厚的牢墙之间,早些时候被人们悄悄地躲过严密监视的巡逻特务的贼眼,从石头、硬砖的缝隙间,用细细的竹签掘穿的小洞,正在秘密地交换着守望的情报。在秘密的通信小洞口,一再出现了集体为江姐写的一首题为“灵魂颂”的诗:

…………
你是丹娘的化身
你是苏菲亚的精灵,
不,你就是你,
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第4个回答  2009-03-17
当我们每餐咽下霉米饭的时候,当我们被半夜里的敲梆声惊醒,听着歌乐山狂风呼啸的时候,当我们被提出去审讯的时候,我们想起了你,亲爱的江姐!我们向你保证:我们要像你一样地勇敢,坚强,在敌人面前不软弱,不动摇,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