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

举例说明一下,各个因素具体分析

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对心理变态者的描述。普遍认为,心理变态者缺少良心、不能体会他人的感情、不懂得什么是内疚和忠诚。

上世纪40年代,开始有心理学家对此提出诊断标准。直到最近,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心理变态的原因。和人们想象的不同,“变态杀手”不一定真正心理变态。同时心理学家还提醒人们,也许某些表现异常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心理变态者。

反社会不是心理变态

心理变态常常和两种情况混淆在一起——反社会和反社会的人格障碍。反社会的人虽然也会成为罪犯,但是他们的圈子里有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根据这个价值观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反社会的人格障碍是一种正式命名的精神疾病。被诊断患上这种精神疾病的人会实施各种各样的进攻性犯罪行为。一些病人也许是心理变态者,但很多并不是。

尽管精神病医生现在还不把心理变态当作一种正式的人格障碍疾病,但一系列的新研究揭示,心理变态者是如何思考的。这些研究还为心理变态给出了生物学和性情方面的解释。

心理学家的发现不仅在科学界中引发了争议,而且引起律师和法官的广泛兴趣。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法庭日益依赖对心理变态的分析,以便作出判决和量刑。新研究提出,嫌疑人如果被认为是心理变态,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可能性便会增加。

从冷血杀手开始研究

200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斯蒂芬·波特访问了125名男子。他们都在加拿大的两座监狱内因谋杀罪而服刑。125人中有34人在心理变态的测试中得分很高,让波特吃了一惊。

尽管很多调查人员认为,心理变态的犯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经常冲动行事;但是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加拿大变态凶手都事先精心策划如何实施凶残、冷血的谋杀。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绝大多数心理不变态的囚犯都是在头脑发热,或者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杀人。

波特用一种名为“修正变态心理核对表”测量犯人心理变态的程度。20年来,这张表已经成为测试心理变态程度的黄金标准。

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通过访问一个人,然后查验他(她)的犯罪记录,来进行这项测试。和心理变态相关的特征有20个。这些特征包括行为肤浅、自以为是、常常说谎、不表示后悔、不能体会别人感情、拒绝为罪行承担责任、行为冲动和多次犯罪。

测试的得分范围是0到40分。大多数普通人的得分都不会高过5分。估计百分之一的普通人才会得至少30分。研究者们一般把得分在30分及以上的人称为心理变态。波特也采用这个标准。

监狱中男女囚犯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2分和19分。大约15%的男囚犯和10%的女囚犯得分在30分或以上。

变态杀人犯绝不冲动

波特认为,在那些犯下杀人案的心理变态者中,他们为作案进行歹毒的策划,只是出自这样一种脾气和兴趣——追求紧张的快感。

一些臭名昭著的杀人狂都把许多受害者作为目标,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太无聊。

波特还说,心理变态的人之所以煞费苦心地准备作案计划,是因为风险很大。甚至他们在冲动时犯下的罪行,比如抢劫和人身伤害,都表明他们并非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是没兴趣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访问了另外50名被监禁的杀人犯之后,波特发现,心理变态者不仅实施了精心策划的犯罪,而且会竭力为自己辩解,说那是因为其他人挑衅自己才这么做的。

波特接触过的心理变态杀手喜欢“称手”的凶器,比如小刀,而不是用手枪;并且他们经常会向受害者施加酷刑、或者其他形式的极端暴力行为。

基因缺陷可能是原因

进化心理学家把心理变态者视为一种继承的性格类型。这种性格类型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花言巧语又善于欺骗的少数个体面对信任他人的群体,经常能非常成功地繁衍后代。

其他调查者,比如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神经学家布莱尔,把心理变态看作一种仍没有被确定的基因紊乱的结果。这个基因缺陷会遗传,干扰大脑情感系统的工作。

布莱尔说,心理变态者不会修正那些让他们受到惩罚的行为,也不会学习避免那些伤害别人的行为。在他看来,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不会发展出自己的道德感。

布莱尔的理论和以前的观察吻合——心理变态者确实在学习如何避免惩罚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对威胁的心理反应表现得很弱,而且也不能在别人身上认出悲伤或者害怕。

注意力缺乏让他们不害怕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瑟夫·纽曼采用另外一种方法解释。他把心理变态的性格看作注意力缺乏的产物。心理变态者能很好地关注显而易见的目标,却毫不顾及能提供洞察力和指导行为的附带信息。其他大多数人在行动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参考这些附带信息,比如社会的行为规则和他们周围其他人用来表示不快的姿势。

纽曼还说,由于心理变态者的注意力不同于常人,所以他们往往不能欣赏音乐、艺术或者其他需要深入感受的活动。

纽曼怀疑,心理变态者的注意力不如常人,导致他们的“情感雷达”堵塞,无法辨别其他人的情感反应。纽曼和同事在《心理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检查了一些焦虑程度低或者过高的人,但是这些人并非心理变态。纽曼总结说,心理变态者和很少、甚至永远也不会感到焦虑的人一点也不会注意到让他们烦心的事物和潜在的威胁,所以也不会停下来去考虑它们。

当心“无情”的孩子

美国新奥尔良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弗里克回想起一个孩子。他最近被送到弗里克工作的精神卫生诊所。孩子才10岁大,竟然捉住一只猫,然后慢慢地用刀把猫切成碎片杀死。他还冷静地向弗里克解释,他这么做只是为了看看,在猫死之前他能切几刀。

孩子将来可能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但在弗里克看来,更可能走上心理变态的道路。弗里克在类似的孩子身上发现以下问题:缺乏负罪感、很少关心他人的感受、不想上学、不愿意恪守诺言和很难交上长期的朋友。

尽管在100个孩子里只有1个显示出这样的特征,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中有多少长大后成为心理变态者。在2003年的研究中,弗里克追踪过98个孩子。那些一开始就被各自的父母发现是冷酷无情的孩子在4年的观察中仍旧容易继续被那样看待。

弗里克说,只有一些孩子在研究中变得不那么无情。环境因素,比如高素质的父母和富裕的家庭,似乎可以刺激孩子好转。弗里克怀疑,有的孩子生下来就带有冷酷的脾气,不会对其他人的痛苦给予注意或反应。

研究者们还没成功地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孩子长大后心理变态。不过去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大卫·霍斯和马克·达兹经过10星期的训练课程发现,孩子越是表现得冷酷无情,一旦父母对他们的良好行为给予鼓励和奖赏,孩子就越可能对此作出回应。而父母惩罚他们的不端行为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国际周刊专稿)

指纹犯罪研究工作室(作者郭卜乐)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病理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变态心理学简史
早在公元前4、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已经开始对人的变态心理进行过一些描述和研究,并试图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心理异常现象。他反对以求神诅咒等方法对待患者,认为应从患者的身体和大脑中寻找致病原因。约在公元前1世纪,另一位古希腊医生阿斯克列皮阿德斯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与“心理不健全”的术语。此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领域,使有关变态心理的研究从思辨转向实验,从患者的外部表现进入其内心活动。
在中国,公元前11世纪的殷代末期,就已有“狂”这一病名载于文献。成书于秦汉时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最早列出“癫狂篇”,对变态心理作了医学描述,并且存录了有关治疗的资料。以后历代医家和学者在探讨医药或哲理的过程中,对于变态心理的表现、成因和矫治等屡有论述,至明清时期,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重要的进展。
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各国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陆续介绍到中国。中国学者朱光潜等较系统地评价变态心理学的各种学派,论述了这一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推动了当时中国变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其后,不少学者相继撰写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并开展了实验与临床的研究。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整个心理学、特别是医学心理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变态心理学受到重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变态心理学的内容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异常与正常的对照中更加清楚地揭示人的心理本质,即揭示心理现象对于大脑的依赖关系,以及对于客观现实的依赖关系。
变态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包括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它的研究成果又可为普通心理学开辟新的工作领域,提炼新的研究课题,从而充实、丰富普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医学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交叉渗透,互为补充。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任务和课题。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变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直接服务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其临床资料和实践成果又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的理论和假说。
对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多种探索途径。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对变态心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不少试图解释各种病态心理或行为的变态心理模式。这些模式都较注意根据统计结果区分病态和常态,考虑到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之间存在连续的量的改变。通常,人们总是把在群体中出现频率高的心理现象称为常态,反之则称为变态。例如,在群体中智力的分布,呈现为常态曲线,若以智商表示,群体中95%以上的人的智商在70~129之间,属正常;智商不到70者,约占5%以下,则被视为智力低下;130以上者则一般称之为智力超常。
按躯体疾病的模式来理解变态心理,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又称疾病模式。希波克拉底曾以4种体液不平衡来解释变态心理。中医沿用躯体疾病的理论对癫狂进行辨证论治,即属于这一模式的代表。19世纪菲尔肖提出细胞病理学说之后,从人脑的组织结构改变中找寻变态心理的原因曾风行一时。最成功的例子是麻痹性痴呆。病理学家不仅发现了患者脑结构的典型改变,而且还从死者的脑组织中找到了苍白螺旋体。此外,各种急性和慢性器质性脑病综合征以及症状性精神病都显示了变态心理与躯体疾病、特别是脑病的因果关系。于是,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式获得了大量的论据。
精神异常被看作是一种疾病状态,躯体和行为的异常改变组成其症状,根据特别的症状组合即可作出疾病诊断。克雷佩林根据大量临床观察经验,按照医学模式对形形色色的变态心理加以分类,建立了精神疾病现代分类系统的雏型。
心里动力学模式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说明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认为变态心理不符合一般疾病的概念,而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即内驱力和欲望引起的内在冲突,以致产生固恋及倒退行为等,这均可引起情绪障碍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处于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经常要求获得满足,但又因社会的制约而不得不被意识压制下去,于是形成内心冲突,因而往往引起焦虑。为了减轻或消除焦虑时的紧张不安,以保障内心的安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各种变态心理就是各种防御机制单个的或多个组合起来发生作用的外部表现。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的过度运用,常引起明显的精神异常和人格缺陷。
行为主义模式以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来说明病态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即所谓心理冲突之类概念不过是主观臆测,不可能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评定,对变态心理的研究应注重于可观察的行为表现;病态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而也可以经过再学习,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加以矫正。行为疗法应用于临床,在矫正恐怖症性变态等病态行为方面取得的成效,使这一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获得支持,并对行为医学的兴起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学模式强调社会因素对发生变态心理的作用,认为经济贫困、种族歧视、生活变更、社会压力等,都可能引起变态心理,而变态心理乃是社会病理学的反映。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成果显示,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对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患病率的统计分析、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预后的估计等,都可能存在差别。例如,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人格障碍、性变态,瘾癖之类问题,都是破坏性的、属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类人存在着心理变态,致于不能恰当地适应社会生活。
变态心理有多种表现形式,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按心理过程或症状,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有赖于制定明确的客观标准。然而,心理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限往往只是相对而言,不一定十分清楚,有时又可互相重叠。一般说来,所谓异常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从统计学方面考察:处于群体中常态曲线两个极端的个体处于异常;其次从个人生活史考察:常把个体当前的心理活动与以往的加以对比,看是否有异于寻常的改变,临床病史往往会反映出这类变化;最后从社会适应状况考察:可根据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缺陷的程度,分析其是否属于异常,患者的家属常常是以此为标准而要求治疗。此外,在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时,不可忽略参考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