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居九夷的子是什么意思

拜托啦、谢谢诶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
陋:物质条件差。
孔子想居住到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有人说:“物质条件太差了,怎么办呢?”孔子说:“君子到那儿居住,物质条件有什么差的呢?”
君子的追求是什么,即人生的理想是什么,这是孔子经常向自己学生明确的一个问题,这就是“道”,人要为道而生,为道而学,为道而活,为道而死。人的行为不可一刻离开道,离开了道,人生就失去了意义。而物质生活是为道服务的,如果不能服务于道,那物质生活再丰富,又有什么意义呢?无论是居住在何处,孔子从没有把生活条件作为考虑的因素。为了道,可以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了道,可以奔波于各国之间;为了道,可以不怕失去生命;这就是孔子。如果居住在九夷之地能够发扬道,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做。物质条件不会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反过来说,君子所在之处,充满光明,因为君子的心地光明,他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带到哪里,只要坚守道,光明就在。孔子曾受困于陈蔡,生命受到威胁,可他还能从容地歌唱,与此相比,物质条件匮乏算什么呢?所以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05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
陋:物质条件差。
孔子想居住到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有人说:“物质条件太差了,怎么办呢?”孔子说:“君子到那儿居住,物质条件有什么差的呢?”
君子的追求是什么,即人生的理想是什么,这是孔子经常向自己学生明确的一个问题,这就是“道”,人要为道而生,为道而学,为道而活,为道而死。人的行为不可一刻离开道,离开了道,人生就失去了意义。而物质生活是为道服务的,如果不能服务于道,那物质生活再丰富,又有什么意义呢?无论是居住在何处,孔子从没有把生活条件作为考虑的因素。为了道,可以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了道,可以奔波于各国之间;为了道,可以不怕失去生命;这就是孔子。如果居住在九夷之地能够发扬道,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做。物质条件不会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反过来说,君子所在之处,充满光明,因为君子的心地光明,他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带到哪里,只要坚守道,光明就在。孔子曾受困于陈蔡,生命受到威胁,可他还能从容地歌唱,与此相比,物质条件匮乏算什么呢?所以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第2个回答  2013-03-05
子欲居九夷的子是孔子的意思,或曰的或是有人的意思。

祝你学习进步~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06
指孔子
原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
陋:物质条件差。
孔子想居住到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有人说:“物质条件太差了,怎么办呢?”孔子说:“君子到那儿居住,物质条件有什么差的呢?”
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
第4个回答  2011-03-09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