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中攻和守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兵法中攻和守就是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守。攻与守是战争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指导和研究战争的基本着眼点。一般地说,攻是积极主动的战法,守是消极被动的战法。

进攻是指主动进击敌人的作战,作战的基本类型之一,它的目的是消灭或击溃敌人;打击并摧毁对方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和重要目标;夺取和占领预定地区;夺取战场的主动权,以获得战局发展的有利态势等。进攻对战争的起始、发展和结局都具有重大影响。

防守指的是当敌人进攻阵地或者城池时,为了不丢失阵地和城池,需要组织起防御措施击退敌人。防守也是战争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中的攻守之道:

孙子兵法当中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能自保而全胜也。意思是说在没有看清楚敌人的形式虚实的时候,就应该选择防守。敌人有可胜之形则需当出而攻之,王翦灭亡楚国的案例,就是这一句话最好的解释。王翦带着60万大军都已经来到了楚国,楚国看到这个阵势,自然固守不出兵。

楚国守城就守了一年之久,王翦面对守势也没有任何的行动,等到楚军出兵的时候,马上就露出了破绽,给王翦提供了可胜之形,于是王翦马上出击一举得胜。所以孙武一贯的思想都是谨慎为上,当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时,那么就必须得采取防守的办法。一定要在有多余力量的时候才能够进攻。光力量够了还不行,一定要多出一部分的力量,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只有多留余地的情况之下,才能够压倒性的将敌人击败。

关于防守,孙子说了一句话,叫做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人就好比是藏在地下一样,敌人根本就不知道在做一些什么。一旦攻打起来了,马上是雷霆万钧覆天盖地的,让对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的机会,也没有还击之力。所以说在保全自己以后并且留有余地才能够获得全胜,而孙子的思想一直所倡导的就是全胜思想。

不但是要保全自己,更要保全敌人的城池和物质,而且还要保全敌人的兵马,只有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才能够留有力量去攻打敌人,而且还要学会把对方全部保全,不要在他逃跑的时候,把桥梁道路城池等所有的设施全部都破坏了,甚至把粮草等物资也给烧了。要想办法把这些东西保全为己所用,才能够减少己方损耗以及支出。同时对方如果是投降没有战斗意志了,那么要想办法让他们加入己方的军队,使得己方军队更加的壮大。

所以说在整个《孙子兵法》当中所需要具备的条件,都是在自我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才去进攻的,比如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也是如此。周武王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进攻商纣王,而是等待时机,要让对方更加瓦解,要让对方完全失去了民心之后才选择进攻。后来商纣王把箕子给关押了起来,所以周武王才认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带领着大军进攻商纣王。果然也就是在这种全胜的思想之下,才让周朝得以建立,并且延续了将近八百多年的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