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

你自己的理解
长一点!!

我觉得是一种信念。
蜀汉集团在丢失荆州以后,隆重对策失去了成功的条件,基本上是在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当时蜀汉内部也有很多反对北伐的声音,但是诸葛亮仍然去做了。为什么?
《出师表》里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以上两条材料说明,诸葛亮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决心要把刘备未竟的事业完成到底!
那他们的事业又是什么?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汉继承汉朝的正统(当然到底是不是正统大家自己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偏安一隅,不去做“复兴汉室,还于旧都”的事业,是说不过去的。
可是这个事业当时的确不现实,采取守势可能蜀汉的命数更长一些,这个看法被很多人接受,可是诸葛亮依然北伐。这个和他个人有关系。
诸葛亮是个理想主义者,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不看重富贵。死后只有“桑八百亩,薄田十五顷”。他是个工作狂,50军棍的事都要亲自过问,他的内政清明,严惩贪腐,以上都说明诸葛亮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执着,宁愿为理想走到生命的尽头。正如李敖评价诸葛亮:“孔明心肠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想正是孔明理想主义人格的写照,死在自己的事业上,哪怕机会渺茫,也不可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4
国后期,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心中也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受政治影响明知无法完成先帝统一大业遗愿,但也无回天之力只能殚精竭力战死沙场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第2个回答  2011-04-03
做事认真负责
第3个回答  2011-04-03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编辑本段成语示例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臣只有一片愚忠,~。” 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聊斋志异·续黄粱》:“闻作宰相而忻然于中者,必非喜其鞠躬尽瘁可知矣。”
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鞠躬,表示谦恭谨慎;尽瘁,是竭尽辛苦的意思;已,完结、罢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普汉春秋》作“鞠躬尽力”,和“鞠躬尽瘁”一样,都是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前出师表》的最末一句是:“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意思是说:写到末了,我涕泪直流,痛哭失声,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些什么了。“不知所云”后来成为一句贬意成语,斥人说话或文章语无伦次、逻辑性太差为“不知所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