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为啥叫“粽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30
粽子由来 粽子的得名粽子最早叫“角黍”,《本草纲目》上记载道:“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 叶之形,故曰粽。”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又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又说为了纪念伍子胥,还有的说为了纪念曹娥 。闻一多先生《端午考》则认为端午起源于古代南方吴越民族的图腾祭,比普遍流行的屈原说更早 。但千百年来,端午起源于屈原的说法更加深入人心,大概是因为他的爱国精神感人肺腑。 粽子的历史两千多年来,粽子的形态也不断演进。从春秋时期人们的“角黍”,以及“筒粽”(用 竹筒装米密封烤熟),发展到了东汉末年人们用草木灰水浸黍米而做成的枧水粽。到了南北朝,粽 子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唐代时候,粽 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明代则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材料更有豆沙 、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日渐,而现在粽子的品种更为新鲜和味道更丰富多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