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简介

如题所述

春秋时期,晋太子被迫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大家万分着急,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太子,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感激地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去讨赏,可是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找两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了,悲痛不已。之后,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这一天全国不准生火,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召告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6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有名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2
第3个回答  2011-04-07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献公子)微臣,后人尊为介子,周代晋国大臣。
中文名: 介子推
别名: 介子
出生地: 今山西介休
逝世日期: 公元636年

奉公子重耳出亡

介子推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女士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女士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即: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割股充饥
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 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注解:“股”非“臀”,意为“大腿”,是介子推,割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救得重耳!
辞官不言禄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先生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分推”。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介子推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
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就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又命人葬之于绵山,秦二世时迁葬于故里裴介村。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将一山岗定为介子推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编辑本段
人物精神

介子推
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看似处处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实则是对当时道德规范的绝对遵守,介子推的行为是臣子忠于主公的极致,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以后人的价值观将其行为定义为迂腐愚昧是错误的,即使在今天忠于国家也是应当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黄庭坚《清明》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编辑本段
后人纪念

介子推庙
介子推庙,位于山西省晋中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称英毅圣王庙。介庙所建处,原有母子相、母子碑。传说母子柏所生之处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庙周围原来环境清幽,浓荫十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凉。也由于这个原因,这里也被人称为“神林”。可惜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华时,这里的山林庙宇均被火焚毁,现仅存寺庙的偏院一处,院内还存有原庙基的石墩和五通石碑。
介子推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民间普遍认为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火,吃饭也吃冷的食物。后来一个月渐渐减少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过节的当天,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在野外祭祀、吃冷饭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不过现在人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死去的亲人。

介子推庙
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 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 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 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 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 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 山踏青,’并要头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 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介子推
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
历史留名
据县志引《山堂肆考》,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国,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相传火禁不严,就会有风电之变,这便是我国数千年来寒食节的由来。在三晋历代,人们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以妥介子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宋王当《春秋臣传》为介子推立传;民国《介休县志》、雍正《山西通志》[也为介子推立传;胡春霖《山西名贤辑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类》。
编辑本段
世人评价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后人不仅造了个“寒食节”来纪念他,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他,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寓兴抒怀的就更是不胜枚举。这样的讴歌绵延不绝,贯穿数千年,其不动声色的道德教化,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种“集体无意识”,以至于很少有人对介子推的所作所为投以审视的目光。
编辑本段
诗歌咏赞

介子推
由于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的高尚品质,所以介子推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籍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介子推是否被晋文公烧死,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忠义之士;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登临题咏,寓兴抒怀,抒发对介子的怀恋思慕之情。为介子推的事迹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
清傅山悼念介子推
青松白梧十里迥,
狴(木字旁)青抵白祠堂幽。
晋国园陵迷草木,
绵田香火动春秋。
名更卖扇传东海,
身隐承颜肖故邱。
还虑寒山太枯寂,
婉客分到牡丹头。
望江南 苏轼

介子推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宋 黄庭坚《清明》
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
明 愈汝为《过绵山吊介之推》
民间禁火寒食节,绵上遗封莽未耘
明 林魁《寒食题介子祠》
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
明 吕解元《绵山吊介子》
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
编辑本段
寒食节日

简介

寒食节与介子推
寒食节,是汉民族纪念介子推的一个感恩的节日。它的深层内蕴是让人们崇尚忠贞高洁,懂得自尊、自责、悔过与感恩;数量可观的唐寒食节诗,还表达了失意诗人怀才不遇的忧伤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蹈情怀,同时,有如风俗画似地再现了唐人度寒食的民风民俗,让人领略到大唐的兴盛气象。
传说
有这样一个古老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1]

寒食节与介子推传说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节,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内涵
介子推与寒食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清明前一二日。寒食期间禁止烟火,据《左传》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高尚之士介子推。介子推是晋国公子重耳的忠实随从,在重耳被迫流亡的十九年里,一直跟随在重耳身边,帮助重耳渡过重重危机;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大封功臣,但晋文公却一时忘记了不肯言禄不愿自我表功的介子推。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子推回到家中,对母亲讲述了当下的遭遇,并决定偕母亲一道隐居过隐士的生活,母亲同意了子推的选择,于是子推背起母亲到绵山隐居。后来晋文公想起了子推,派人到绵山呼喊寻找,子推坚不肯出,晋文公求其心切,于是焚山以求之,子推竟抱木而死。为了纪念子推,文公将“绵上”之地封作子推的“禄田”,绵山因此又称介山。晋文公要以此记住自己的过错,也以此表彰子推的高尚品格“以志吾过,且旌善人”①,并下令国人于子推烧死日禁火、冷食。于是寒食清明这个敦促春耕、迎接春天的节气节日演变为纪念先烈、纪念祖先的节日。寒食清明文化内涵有了更为强烈的人文精神色彩。子推故事的加入,对中华民族忠贞、爱国、宽容、奉献、不计回报、隐忍、感恩、有恩必报的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催化的作用。
意义
子推的人格力量是伟大的,这首先表现在他对自己追求的复国事业的忠贞不二,正是这种执着和忠贞,才使子推在十九年流亡生涯里,伴重耳苦熬岁月割股肉在所不惜;其次这种伟大的人格还表现在受到极不公正待遇之后的隐忍、平静与从容,从容之后的宽容与隐居的选择。没有怒不可遏的言词,没有伤痛的眼泪,没有一丝的后悔,子推平静得让人心痛让人惊愕。在使命完成之后的激流勇退,对人世富贵荣华的淡泊心态,这是子推的高洁、子推的伟大;第三,子推的人格力量还表现在他对自己选定的人生道路的坚定不移视死如归,表现出一种士人的独立人格。子推既已选定了隐居的生活,就永远地抛弃了功名利禄,即使在烈火焚烧面前也毫不动摇,从容地面对了死亡。子推的故事,千百年来都在醇化醇厚着华夏大地一代一代的民风、民俗、民心。在子推面前,人们更加鄙视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的委琐之徒;“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子推是此方面的伟大实践者;子推的悲剧是人类追求道德的崇高,在灵与肉的搏战中,“灵”取得的一次辉煌的胜利,昭示着人类精神的不朽。寒食节的初起意义不外乎四:第一,它寄托着晋文公深深的悔恨。文公为不经意痛失子推而深深的自悔,自悔中尽含着不尽的欠疚;第二,它表达了晋文公深深的感恩之意。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在痛悔之余,以这样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来纪念死者,寄托无尽的哀思与感恩的心情;第三,它展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的人格魅力与统治手段的高超。大错已经铸成,是文过饰非?还是真实地面对,文公取了后者,用寒食禁火、冷食、禄田表彰子推,表达自己的悔恨与悔过。他使臣民认识到为一个懂得自悔与反思的君主尽力是值得的,与此同时也对国人进行了一次自悔与感恩的道德教育,这也是晋文公为何流亡十九年,还有那么多忠实的跟随者,还能够在春秋诸候中称雄称霸的原因之一。第四,在一个封建的集权社会,君主的自省、悔过和感恩的情怀对凝聚人心、社会进步、百姓福祉有着特殊的意义。
升华
子推的高洁情操及他的深冤峻迹、文公的自悔与感恩不及的无奈,在汉民族世世代代的人心里,激起的反响是强烈的,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于是崇尚高洁,懂得自尊自责、悔过、感恩的道德追求,就成了这一节日的深层蕴涵。文公的自悔给世人及统治者以警诫:为人不可昧心,要知恩图报,不可忘恩负义,否则会永远受到良心的谴责;后悔而没有改正过错的机会,对后悔者的惩罚是最残酷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大写人的人性基础,怀着感恩心情的人是幸福的人,有着强烈感恩情怀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知恩图报或有恩不报或恩将仇报,是对一个人人性多少、高低的最好测试。寒食节的来历也证明了中国人是一个感恩意识浓重的民族,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寒食节是一个汉民族感恩的节日,只是她更含蓄更沉痛更忧愤深广。
1.怀才不遇人们的伤心节
介子推的深冤峻迹、晋文公的追悔莫及是唐人咏寒食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一悲剧的反复评说、反复咏吟,表达了唐人对子推无限哀挽敬仰之情,以卢象的《寒食》诗为代表:“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起,风协御宇神。”②表达了对子推遭遇的同情和四海之内人民的敬仰,感叹其冤之深、其无人匹敌的高尚品格,子推精神的壮烈,有如风雷疾鸣使人振聋发聩,激荡着千载下人们的心灵。“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包含了诗人对晋文公痛失子推、遗恨千古、自责心理的沉痛品味,更有对自古至今君王多刻薄寡恩的深深谴责。“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伴君如伴虎”这是古人对高高在上的君主们刻薄寡恩、性格乖戾的活写真,同时也是对臣子士人命运进行的大体概括。因此,中国封建社会忠贞之士、死节之臣的怀才不遇、枉受冤屈也便是司空见惯的。子推的遭遇在这一失落的人群里,唤起的共鸣是广泛的,每逢寒食节令总要勾起他们许多的感喟:“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③这是杜甫在被肃宗疏远之后的那个寒食写下的伤感与忠心不改。左迁贬官卧病浔阳的白居易在寒食节到来时这样写道:“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④白居易的“病心情”是他天涯沦落、有志不获骋的必然结果。面对落英缤纷的阳春三月,“北极怀名主,南溟作逐臣” ⑤的诗人们,在心底发出了“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⑥的哀叫与无奈,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失意的苦闷,不遇的哀伤在唐人咏寒食的诗篇里俯拾皆是。
2.寒食改火风俗的描绘

这类诗是以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清烟散入五侯家。”⑦为代表,诗歌描写了寒食改火的情节,古人相信火是有生命的,因此也会老,所以要在寒食这一天让火熄灭,然后再由君主重新钻取火种,将其分发给百姓,让火重新燃起,这是远古风俗的一个延续。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这首诗就是对这一风俗的形象描绘。
3.失意人们的思乡节、孤独节、贫困节

“谁念都门两行泪?故园寥落在长沙。”⑧“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⑨“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驿骑明朝宿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⑩“独把一杯山馆里,每经时节恨飘蓬。”在外奔波或求仕不得或左迁被贬或获罪流放的诗人们,在荒郊野岭的驿馆,逢佳节倍思亲,感时思归感物思人,却不知自己飘蓬般的生命,又将飘向何方!故乡、亲人、家——这温馨的归宿,在失意诗人的生活里、心底里、酒杯里是那样的渺远,可望不可及!于是他们便只能在寒食节的诗中梦中思乡望乡回乡了。
失意者们之所以如此地望乡思乡,是因为在如此芳菲却又易起感伤的节日里,他们愈发地感到了自身的孤独,在离家飘泊的“西风古道”上,失意者深感知音的稀少,时世艰危情薄如纸,原来的知音朋友也弃己而去:“路远渐忧知音少,时危又与赏心违”;“东风吹泪对花落,憔悴故交相见稀”“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蜀魄帝来春寂寞,梦魂吟后月朦胧”。以上这些诗句是失意诗人们深刻孤独感的外化,是迁客游子对知音、故园和心灵家园的呼唤,憔悴寂寞的孤独氛围显而易见。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的这首咏寒食的上品佳作,不仅抒发客居他乡逢佳节的悲伤,更道出了生计的贫困无着,在这美好的佳节里,诗人不用禁火就已经断炊了!“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飞。”!饥肠辘辘的诗人生活无着、孤馆愁坐,空对江南的姹紫嫣红花满枝头,尽管如此,诗人毕竟与俗人有别,即便饥肠辘辘生活无着,还是不能忘记尽情地赏春饮酒:“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饥马饿马扫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有着精神上高蹈情怀的诗人,虽贫困却仍要一日踏春一百回,在傍晚时分估且以溪水为佳酿饮上三两杯!这寒食可谓度得洒脱,称得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诗人的自适、自得、自嘲与自叹。
4.寒食节,失意人们的归隐梦

子推最后选择的隐居道路,也是后来的文人士子们心中向往的一个归宿,历代知识分子中成功归隐受到人们羡慕的人要数东汉的严子陵,垂钓于子陵滩的高台之上无拘无束地过上一生,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心中的一个理想一个梦,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在做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之后,功成身退隐居江湖。但对于处处碰壁的失意的人们,这种归隐的念头就更强烈些,特别是在这草长莺飞的寒食节令,身单影孤无以慰藉之时,即有了“旧侣不归成独酌,故园虽在有谁耕?悠然更起严滩恨,一宿东风蕙草生。”#“回首更惭江上鸥”的感慨,为什么诗人面对江上的鸥鸟也要惭愧呢?江鸥本是与垂钓隐者相伴的,诗人们总是说回乡归隐,却仍奔波在追名逐利的滚滚红尘之中,面对江鸥所以惭愧有此严滩之恨。
5.寒食节,汉民族的欢乐节

唐人十分重视寒食节,官方规定的节日时间就长达三天。在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春光里,人们尽情地游赏玩乐嬉戏,郊游、踏青、饮宴、打球(击鞠)、荡秋千、斗鸡。男子们“万骑出都门”,被打扮得入时的香喷喷的小姐贵妇们簇拥着,是多么惬意!春日、春光、春的气息让人们精神抖擞:“击鞠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春日照街衢,春风媚罗绮。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清溪一道穿桃李……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采绳(秋千)拂花春,轻鞠(踢球)度阁来”从这些描写中可知当时人们心情之好、情绪之高——秋千打得高高的,飞过了高高的大杨树;球也踢得高高的,高过了鸟儿飞翔的高度。于此同时,我们还感到唐人寒食的游乐是全民性的,从城市到乡村,从皇亲贵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到市井细民均沉浸在这美丽的时节、轻松的节日氛围和袅袅的轻烟之中。
寒食节最有趣最好玩的游戏应数荡秋千了。《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有“此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超,后乃以彩绳悬拉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的记载,又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述:天宝年间,“宫中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在唐寒食诗里有很多荡秋千及由荡秋千而引起的感情波澜的描写。当秋千在高高的垂杨间出没上下翻飞之间,人们的情感也随着潮起、潮落、潮又起,节日的欢悦达到顶点。
寒食秋千诗中写的情意绵绵含蓄蕴藉的是韩翃。他的《寒食夜》这样写道:“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轻。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寒食白日热闹的气氛已经消歇,夜深人静,春雨蒙蒙,牵着诗人心境的竟然还是那位不知姓名的女子白日里坐过的斜搭在那儿的秋千索。这个女子是谁?她或许根本不知道诗人对她的一片深情,可诗人这一片深情却留在小梅飘雪、朦胧烟雨的那个遥远的寒食之夜,并穿过时空感动着今天的读者。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上结论,寒食节是汉民族较早的民族节日,由于子推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因此,寒食早于为纪念战国时代屈原的端午节;寒食节在唐极受重视,有数量可观的唐诗为证;寒食节的民俗蕴含的忠贞、刚毅、隐忍、奉献、不求回报、淡泊、宽容、自省、悔改、感恩、有恩必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十分可贵并值得发扬的。唐诗还很好地记载了唐人在这个节日里的体育运动、游乐、狂欢,表明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不仅有其深沉、隐忍、宽容的一面,更有其豪迈、奔放、热烈的另一面,这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体会到大唐的兴盛气象。近年来,洋节不断涌入,且被国人欣然接受,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春日、寒食、七夕、重九等则被国人淡忘,甚至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作为文化工作者,有必要也有责任,把民族传统中一些蕴含着优秀民族精神和优秀民族性格的节日重新介绍给我们的人民。
唐人咏寒食的诗
全唐诗咏寒食的诗为数可观,约300首之多,可见唐人对寒食这个节日的看重。这些诗按内容大概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追怀子推、追怀先人的感事伤时之作。诗人们穷愁潦倒、左迁被贬、思乡盼归、向往隐居却又急于求仕的矛盾与苦闷处处可见;第二类是对远古社会寒食改火这一风俗的描绘;第三类是写在这个“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节日里,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郊游、宴饮、参与各种游戏(如荡秋千、斗鸡、踢球等)的快乐,以至于引起的感情波澜,这些有如风俗画似的诗篇逼真地再现了唐人度寒食的民习风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