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节日习俗的作文300字作文

介绍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
转眼又是一年端午。
传说中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把米粽、鸡蛋、雄黄酒等投进泊罗江是为了保全屈原大夫的尸体免遭蛟龙水兽的伤害,也就有了包粽子这个风俗。
每年的端午节最让我心怡的就是粽子。在乡下的时候,每年妈妈和姑姑、表嫂几个女人凑在一起都会泡上几盆糯米、大黄米、小黄米,然后一包就是那么一大锅的粽子,纯糯米的、夹小豆的、黄米和糯米掺和在一起的。煮好以后,各自端回家一些,能吃上一个多月呢。
其实最让人回味的是粽子没出锅时从灶间飘出来的那特殊的香味。灶堂里的火烧得红通通的,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咕噜咕噜地直响,那粽叶和糯米被煮得交合在一起的味道便从锅盖的缝隙里冒出来,飘飘逸逸的直往你鼻子里钻,惹得你肚子里的馋虫蠢蠢欲动的,恨不得立刻就吃上那粽子。
糯米难煮,再加上是满满的一大锅,煮一段时间以后还要闷上个把钟头,所以你必须要有耐心才行。心中那个急呀!偏偏那香味好象是在与你做对,弥散在整个村子的上空,任凭你跑到哪里也逃不过它的纠缠。所以,那个把钟头的忍耐绝不亚于一名共产党员在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难受极了。其实吃的时候还真吃不了多少,我喜欢那种纯糯米的,一个就把我吃得饱饱的了。
乡下人保存粽子的方法很特别。通常是找来一个大一点的盛器,把粽子一个一个地摆放在里边,然后从自家院里的水井里打上来水,把粽子完完全全地泡在里边,定期换一下水,能存放好长一段时间。想吃的时候,就从水里捞出几个,在热锅里蒸一下,那诱人的清香依然如故,真叫人惬意。
今年的端午节突然想亲手试试包粽子。于是便和表嫂约好一起去采粽叶。我就象要远征一样,为自己找了一件劳动服、一条水裤、一幅手套、一双靴子,全副武装起来以后看着还真象那么回事。当我们骑着自行车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苇塘边时,一下子仿佛进入了另一片天地。这茫茫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苇塘就象郭小川笔下的青纱帐。一阵风吹过,清秀得一身灵气的芦苇刷拉拉的唱着歌,波浪一样涌向远方。梦一样,诗一般。
我和表嫂换上靴子开始行动了。走进“青纱帐”以后,我们便各自看不到对方,只是通过声音感觉到彼此还在近处,以免走散。一边采着宽宽的、长长的苇叶,我一边咂么着那粽子的味道。不,是端午的味道。这端午的味道是米粽的香气,是屈大夫的爱国情节,也是我的思乡梦啊!现在它们一起翻滚、荡涤在这绿浪里,也将随着风飘向大江南北。
啊!转眼又是一年端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25
我是土家族但我也很喜欢蒙古族.今天我 你们介绍蒙古族的节日.蒙古族过春节很有个性,他们的春节 又称“白节”、“大年”,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节前人们要做新袍子,备制年货,各家互送牛羊肉。除夕,合家聚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晚辈向长者敬“辞岁酒”,吃饺子,耍“嘎啦卡”(羊骨头),通宵达旦。初一早上,男女盛装,三五成群,互相拜年。现今晚辈见长辈已不叩头,先道一声“敏德”(即健康),双手捧送一包糖。长者取一块,然后从自己包内拿出一块糖放人对方包内,以示礼尚往来。“塔克勒根”节(敖包会) 有部落和区域性的区别,时间多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以部落为单位,人们汇聚到一个“敖包”祈求风调雨顺,牧草丰茂。新中国成立后,有时以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代替“塔吉勒根”,在节日中多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 对不对
第3个回答  2013-04-06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第4个回答  2013-03-21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