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端午节 清明节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

如题所述

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是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具体介绍如下:

1、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2、清明节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清明节气处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3、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4、中秋节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4

排在第一的是元宵节,农历正月15日是元宵节,主要有吃元宵、放花灯、拆灯谜、放天灯等习俗。

排在第二的是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而冬至是在12月22日或12月23日,导致清明节时间也有所变化,所以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月4号、5号、6号这三天中的一天。

排在第三的是端午节,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排在第四的是中秋节,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有吃月饼、祭月、赏月、燃灯等习俗。

排在第五的是重阳节,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的习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18

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端午节 清明节按时间先后排列为: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5

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13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4月4日或5日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
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