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在园林中有哪些应用?

如题所述

中国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她自然、清新,且极富诗情画意,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梅以韵胜,以格高,自古深得人们喜爱,已成为中国造园的特色树种之一。再加上其横斜疏瘦、色雅香清、傲霜斗雪的特性,更使其成为园林应用中的佼佼者。

(1)梅花专类园 梅花专类园,一般称为“梅园”,其景蔚为壮观。每当花开时节,满园梅景灿烂如霞,犹如一个香雪海。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赏梅胜地,如宋代陆游有梅花诗云:“二十里中香不断,青阳宫到浣花溪。”明代冯梦祯《西山看梅记》载:“武林梅花最盛者,法华山上下十里如雪……”现在,我国赏梅名园更多,据统计有近30个,如武汉梅园、南京梅花山、无锡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昆明黑龙潭公园、青岛梅园、成都杜甫草堂梅园等,其中有的以花梅取胜,有的以果梅为主。

(2)梅花群植 除梅花专类园外,梅花在庭园中也可群植。三五成丛或更多群植,以形成小梅林、梅岭、梅径等景观。

(3)梅花孤植 梅花树形古朴苍劲,较适宜在园林中孤植欣赏。草坪上、雪松前及景墙边等环境,梅花孤植皆可得到良好的观赏效果。梅花品种繁多,有些品种的树形更为突出,如‘虎丘晚粉’、‘昆明小跳枝’、‘白须朱砂’等,这些品种孤植,更具有观赏价值。

(4)“岁寒三友”传统配置 松、竹、梅,人称“岁寒三友”。将松、竹、梅配置一起构成“岁寒图”,是中国园林的传统造景手法。梅,傲雪凌霜,独步早春;竹,虚怀若谷,凌冬不凋;松,苍劲古朴,四季常青。将它们合植一起,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宋代楼阳有诗云:“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5)梅花绕屋及伴亭 我国自古就有“梅花绕屋”的习惯。《园冶》有云:“梅绕屋,余种竹。”明代王稚登有诗云:“竹寒沙碧堂成处,移得官梅绕屋栽。”我国造园,大都以建筑物为主体,但好楼须有好花映。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掩映于亭台楼阁间,既可丰富艺术构图,又可协调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观。

(6)梅花倚石 景石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配置。梅花倚石,其景自出。梅因石而更老,石因梅而更奇。宋代徐致中有咏梅诗云:“石畔长来枝易老,竹间瘦得萼全清。”

(7)梅花临水 梅花冰清玉洁,是配植水景的重要植物之一。水景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无水不成景。寒池清清,溪流淙淙,梅花弄影,堪然入画。“会被清池写疏影,一枝分作两枝妍”,梅花临水在我国园林中应用较早,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此例,如“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池”(梁·吴均)。梅花品系中的垂枝梅,其枝条自然下垂,潇洒飘逸,尤易临水。

(8)梅花花篱 在日本园林中,有梅花用作花篱的实例,如日本丸子梅园将白色单瓣梅花密植成片,花开时,远望犹如一条洁白的飘带。在我国,以梅作花篱在园林应用中则少见。

(9)梅花盆景 梅花盆景是以盆为“纸”,以梅花、山石等为“绘”,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集中典型地再现了大自然中梅之神貌。我国梅花盆景较盛行,清代的《盆景偶录》中,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梅花为十八学士之首。我国梅花盆景造型有许多艺术流派,如疙瘩梅、劈梅、顺风梅、屏风梅、游龙梅、滚枝梅、自然式等。

(10)插梅清供 梅花插花的应用在我国出现较早,至少应在魏、晋之际,如《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梅花不以华丽取宠,而以韵格为胜,所以其插花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插梅的主要方式一般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挂式插梅三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