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和古代人对月亮的看法?

如题所述

在古代人看来,月球还是十分神秘的。因为月球的神秘,古代人对于天上的月亮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会思乡,会思亲,会思卿,会赋诗词,会对酒当歌,会起舞弄影。但是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想法和思维难免与事实相悖。

现代人则是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月亮,当美国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时,才了解到原来月球是一片荒无人烟,一片死寂的地方,并且它围绕着地球转动,随着国家发射新的月球探测器到达月球的背部,一定可以揭开月球更多神秘的面纱。

扩展资料:

地月关系

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的诞生,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运动,形成了潮汐。潮汐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陆地,帮了很大的忙。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昼夜温差较大,温度在水的沸点与凝点之间,不宜人类居住。

然而月球其特殊影响,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使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趋向合理,带给了我们宝贵的四季,减小了温度差,从而适宜人类居住。地球上之所以看到月球的半面,这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呢?让我们来看看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卫星的状况,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卫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看来这似乎是存在什么内在联系的。

月球在地球引力长期的作用下,它的质心已经不在其几何中心,而是在靠近地球的一边,因此月球相对于地球的引力势能就变得最小,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月球的质心永远朝向地球的一边,就好像地球用一根绳子将月球绑住了一样。太阳系的其他卫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卫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不是什么巧合,而是有着内在的因素。

地震和月球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是近百年来始终困扰科学家的问题。如今,日本防灾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终于证实:月球引力影响海水的潮汐,在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积蓄大量能量之际,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块间发生地震的导火索。10月22日,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研究者发现,地震的发生与断层面潮汐压力处于高度密切相关,猛烈的潮汐在浅断层面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从而会引发地震。当潮很大,达到大约2-3米时,3/4的地震都会发生,而潮汐越小,发生的地震的几率也越少。该文章的作者伊丽莎白.哥奇兰说:“月球引力影响海水的潮起潮落,地球本身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发生变形。猛烈的潮汐在地震的引发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地震发生的时间会因潮汐造成的压力波动而提前或推迟。”

哥奇兰等人首次将潮的相位和潮的大小合并计算,并对地震和潮汐压力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采用的计算方法来自于日本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的地震学家田中。田中从1977年至2000年间全球发生的里氏5.5级以上的板块间地震中,调查了2207次被称为“逆断层型”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等记录,以及与发生地震时月球引力的关系,结果发现:地震发生的时间,与潮汐对断层面的压力有很高的关联性,月球引力作用促使断层错位时,发生地震次数较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1
古人面对明月:会思乡,会思亲,会思卿,会赋诗词,会对酒当歌,会起舞弄影,会欢欣,会伤感......嫦娥、玉兔、桂花树,吴刚、伐树、广寒宫......美不胜收,回味无穷。
现代人对月亮:不再有情人眼里西施的感觉,最富诗意的就是想到月饼了,其他的完全像医生眼里的病人,骨头是骨头,肉是肉,翻不起一丝诗情画意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20
古代人:月是故乡明。
现代人:
官员: 月是欧美明 ,老婆孩子财产都转移到欧美。
百姓: 看不到明月,看不到青天。电视上说月亮是方的,月亮就是方的。
第3个回答  2011-03-20
古代人的月亮是用来看的,现代人的月亮是用来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