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译文,并解答,感谢!

《酌古论》序
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①,武夫事剑楯,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胜,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
吾鄙人也,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与夫既已反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②,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命之曰酌古论
(注)①铅椠:指写文章 ②较然:明显
22.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 (1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C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
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
24.“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 (2分)
25.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 (2)
26.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

  文武之道本是一体的,直到后来的人才误将其一分为二:(于是后来的那些)文士只会舞文弄墨,武夫只知舞枪弄棒。(而且文士和武夫还)互相嘲笑,非要争出个高下。(其实)社会安定,文士的作用就显得重要;社会动荡,武夫的用武之地就比文士的多。文士与武夫,各有所长,各有各大显身手的时候,难道这二者不能合而为一吗?我以为,文士应该并非仅仅只会舞文弄墨,还要有处理大事的能力;武夫应该并非仅仅只会舞枪弄棒,还要有料敌制胜的智略。天下所有的才能,都是统一的一个整体。但凡后世所说的“文”啊,“武”啊的,仅仅只是一种特指名称的称谓而已。
  我是个见识短浅,才能低下的人,武艺不精,文采不好。只喜欢研究一些能让人成王称霸的方略和兵法,并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心得的,所以还能看到历史中一些英雄豪杰们为什么成败的原因。(现在我将这些成败的原因)和那些在我之前的人没有明白的造成一些英雄豪杰们为什么成败的道理,一并拿出来在文章中论述,让历史上的成败得失在人们的眼中更加明显透彻。(这些得和失)让人们有的观赏,有的效法,有的告戒后人不要重蹈覆辙。琢磨全部这些(讨论得失的)道理,从大的方面讲可以让人称王,从小的方面讲可以让人打仗获胜。(所以我)将这篇文章命名为《酌古论》。

  22 “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
  23 B
  24 (排比手法)增强气势和韵味,具有逻辑递进
  25 (1)历史中一些英雄豪杰们为什么成败的原因(“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
  (2)在作者之前的人没有明白的造成一些英雄豪杰们为什么成败的道理(“既已反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
  26 归纳和总结历史,吸取前人经验教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