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赏牡丹] 原文,注释,出处

如题所述

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注释:

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

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

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妖:艳丽、妩媚。格:骨格。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贵美艳、仪态万千。

京城:指唐朝的京师长安,长安是唐代的首都、京城。

扩展资料: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

“芍药”,本来同样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但据说到了唐代武则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 (王禹傅《芍药诗序》)。以至有人将牡丹比为“花王”,把芍药比作“近侍”。此处,刘禹锡也怀着主观感情,把芍药说成虽妖娆但格调不高。

“芙蕖”,是在诗文中常以清高洁净的面目出现的花卉,但刘禹锡大概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说她纯洁而寡情。这里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这首诗本来是《赏牡丹》,可落笔却不先说牡丹,而先对芍药和芙蕖进行评赏。首句写芍药,这种同样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儿,较之牡丹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就写到过周朝郑国的男女以芍药相赠的欢乐场面,而同时期却不见有关牡丹的记载。

所以宋代韩琦在《北第同赏芍药》中写道:“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到了唐代武则天执政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以至于有人将牡丹比为君王,把芍药比作近侍。

芍药地位的下降,刘禹锡认为其格调不高,所以说芍药虽妖娆而无格。芙蕖,即荷花,这是自屈原以来在诗文中经常以清高洁净面目出现的花。大概由于它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上,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吧,刘禹锡觉得它虽纯洁却寡情。

至此前两句已经分别对两种可与牡丹并肩的花儿进行了评赏:芍药的种植历史悠久,也曾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却“妖冶无格”;荷花也的确堪称花中君子,清高洁净,但却冷艳寡情。至此为后两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爱,可谓做足了铺垫,唯有期待着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场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旧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牡丹,便将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现了出来。“真”字虽是副词,却加强了语气;“唯有”是一种不二的选择,增强了评赏的分量,照应了上面两句。

包含着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选择,是经过了认真比较,确认了“非此莫属”的地位的意思。在这样的美好评价和高度概括之后,再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作结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赏花倾城而动的习俗,又从侧面衬托了牡丹花的诱人魅力。

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倾慕的“国色”,才使得“花开时节”京城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争先赏玩。这短短四句诗,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诗人没有忘记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

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5
赏牡丹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全诗为“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美藻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参考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赏析: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赏牡丹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全诗为“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美藻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参考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赏析: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6-25
赏牡丹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注释: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全诗为“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美藻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参考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赏析: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百度收的

第4个回答  2020-08-27
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注释:
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
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
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妖:艳丽、妩媚。格:骨格。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贵美艳、仪态万千。
京城:指唐朝的京师长安,长安是唐代的首都、京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