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家世怎样的

如题所述

鲁迅的文字里,不止一次提到他的家世,提到他幼年家境的变故。但对他父祖的确切情况,却提的甚少。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字震生,号介孚,家人一般称之为“介孚公”,介孚公对鲁迅的一生影响极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造就了鲁迅。

他是同治辛未科的翰林,在周作人《鲁迅的故家》中,却误记为光绪辛未,而光绪是没有辛未年的,辛未是同治十年。翰林又称“庶吉士”,是皇帝亲自从新中的士子中挑选出的佼佼者,所以才说“钦点翰林”。这些人进翰林院庶常馆学习三年以后,还有一场考试,称作“三年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下来,授职为编修、检讨;不能留馆的,任用为各部司员、知县,就此逐出翰林院。

介孚公期满外放,为四川荣昌知县。但他嫌远不去,后来又选了江西金溪县。翰林改放知县,俗称“老虎班”,出缺即补,而且都是物产丰腴的地方,较寻常出身的知县,威风的很。

光绪十九年,慈禧太后五十九岁,下一年六十整寿,要开恩科,所以于这一年秋天举行乡试。——恩科是在正科之外,临时增设的科考,逢国有大庆,万寿、凯旋等等,每开恩科。

这一年浙江乡试的正考官是殷如璋,这个人和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同年。所谓“同年”,是同一年中式的意思,清朝官场很看重同年关系,由此结成关系网。周福清看到有机可乘,就备了一张一万两银子的期票,去给自己的儿子和亲友五人通关节。

其时殷如璋的船,才刚刚走到苏州。为了防止作弊,各省的主考不能早放,早放就留下了钻营关节、行贿受贿的空隙。而周福清能让他的听差持银票拦截殷如璋于苏州,可见他们私下里早有联络。但不巧的是,其时副主考周锡恩,苏州府知府王仁堪也在坐。王仁堪是光绪三年状元,人比较正直。本来是没有事的,出事出在听差徐福有些二五眼子,递上银票之后,见没有动静,就在船下高喊:“收了银子,怎幺也不给回条,让我回去怎幺和主人交代!”西洋镜就此戳穿,殷如璋知道瞒不过,干脆连人带信交于苏州府,周福清被捕入狱。

事后,有人集句“殷鉴不远,周德既衰”,作为对主考殷如璋、副主考周锡恩的嘲讽,很是天然配合。又有人拿正副主考的姓名,作了一副拆字联:“殷礼不足征,业已如聩如聋,哪有文章操玉尺;周人有言曰,难得恩科恩榜,好凭交易赚金钱。”可见他们实在是要通关节的,只是事出意外,掩不住罢了。

这一年,鲁迅十三岁,绍兴家中顷刻天坍地陷,族人连夜分散各地。鲁迅兄弟不得不走避于城外皇甫庄外婆家中,过早地感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而这对于周家来说,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因此鲁迅有生之年从不提起。

这个案子发生后,光绪皇帝一反惯例,将刑部拟呈的“杖一百,流三千里”,改为“斩监候”,也就是等待斩首,周福清因此系狱长达七年之久,每年“秋决”,都在生死之间挣扎,给亲人带来极深刻的煎熬和创痛。鲁迅作为长子长孙,感受最为深切,以致他开始写作以后,把人间的虚伪、残酷、不平、黑暗,往往以愤激沉痛的笔墨写出,思想达到的“漆黑、激烈的深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4
他是同治辛未科的翰林,在周作人《鲁迅的故家》中,却误记为光绪辛未,而光绪是没有辛未年的,辛未是同治十年。翰林又称“庶吉士”,是皇帝亲自从新中的士子中挑选出的佼佼者,所以才说“钦点翰林”。这些人进翰林院庶常馆学习三年以后,还有一场考试,称作“三年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下来,授职为编修、检讨;不能留馆的,任用为各部司员、知县,就此逐出翰林院。

介孚公期满外放,为四川荣昌知县。但他嫌远不去,后来又选了江西金溪县。翰林改放知县,俗称“老虎班”,出缺即补,而且都是物产丰腴的地方,较寻常出身的知县,威风的很。

光绪十九年,慈禧太后五十九岁,下一年六十整寿,要开恩科,所以于这一年秋天举行乡试。——恩科是在正科之外,临时增设的科考,逢国有大庆,万寿、凯旋等等,每开恩科。

这一年浙江乡试的正考官是殷如璋,这个人和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同年。所谓“同年”,是同一年中式的意思,清朝官场很看重同年关系,由此结成关系网。周福清看到有机可乘,就备了一张一万两银子的期票,去给自己的儿子和亲友五人通关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