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亚真的那么棒吗?

如题所述

阿那亚真的很棒。

阿那亚,一个放在全国都难以复制的商业地产项目,一次可谓逆袭的商业营销,从近乎烂尾到北方中产阶层心中的乌托邦,它的传奇经历,让人看到了文化赋能地产所带来的动能。

戏剧的受众注定有限,但戏剧节上的其他板块,为国内许多城市在提升文化名片方面,提供了非常多有意义的借鉴。本文将通过《沉默的独白者》、艺术装置FEEDING ME等作品,探讨国内城市文化打造方面的可能性。

阿那亚戏剧节在海边落下了帷幕,伴随着端午节的喧嚣,和北方创下纪录的高温。

比起一个月前的海浪电影周,6月的阿那亚正式进入了一年当中的黄金时节,海边沙滩上的各种装、置艺术,有了更多参与者,不管是阿那亚的业主,还是来旅行的游客,或是戏剧节的观众。

阿那亚和戏剧的结合,一起把这种生活方式变得充满了仪式感。走进社区大门之后,你仿佛走进了一座北方的乌托邦,从那些漂亮的建筑、剧场,到人们精致的妆容,都像置身一场隆重的演出场景。海滩远方天海相接处,像极了《楚门的世界》里世界的尽头。

11天时间,三十七部特邀剧目在海边上演,15个舞台还是没办法满足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

剧场的容量有限,但天和海的舞台充满了可能性。

漫步在阿那亚黄金海岸上,数不清的艺术装置,对于都市看展群体而言绝对算作一场盛宴。今年戏剧节以呼喊和细语为主题,四大艺术单元除了戏剧艺术,还有公共艺术、跨界艺术和生活艺术。

这些艺术形态伴随着阿那亚的日与夜,在海边向阳生长。对于全国观众而言,戏剧可能还是太小众了,但其他艺术形式的加入,让我看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下一个方向。

伴随着城市更新、转型升级,城市的公共服务如何满足年轻群体日渐提升的审美需求,阿那亚戏剧节上的这些探索,或许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阿那亚礼堂与《沉默的独白者》

谈到阿那亚,几乎所有人印象里都会有一座礼堂的形象:在金色沙滩与蔚蓝海岸之间,一座极具对称美学的礼堂矗立着,这里是人们到阿那亚必打卡的地方。

本届阿那亚戏剧节跨界艺术单元上,礼堂变成了一种叙事的介质。艺术家王之纲、孙瑜携鱼果文化科技团队,为所有来到阿那亚的观众呈现了随境影像作品《沉默的独白者》。

艺术装置,用当下的语言与年轻人交流

在平台上,看展相关的笔记超过227万条,参加各种展览活动,正在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届阿那亚戏剧节四年展(AQ)暨2023舞台美术9+9人展,以“剧场来自外太空”为主题,邀请了18位参展艺术家,他们以自己擅长的媒介,将脑海中的世界在海边构筑成型。

这片安置在海边沙滩上的装置,吸引了数量众多的打卡游客。不少观众在这些装置前驻足思考,这些装置传递出的当代议题,与年轻的观众达成了有趣的共振。

我很喜欢艺术家王之纲打造的艺术装置FEEDING ME,这个装置探讨了人与科技的共生关系。

不仅仅是因为站在这座雕塑的台子上,从人形雕塑的身体看过去,阿那亚礼堂有种奇妙的美感,更是这件作品与当下互联网、AI等议题的巧妙契合。

独自矗立的金属人形雕塑,废弃电路板化作皮肤,存储着被遗弃的物理记忆。看似哑然的面孔之下,信息如血液般流动奔涌,等待着你的投喂。

电子垃圾,用物理的形态记录着人类曾经一段时间的记忆或作品,而雕塑中间那个黑洞,在夜空下,凝视过去,就像是这些人类投喂的电子信息,正在生长,培养出自我意识。

看展的魅力或许就是这样,作者的作品只是起了一个新的议题,剩下的部分全靠观众发挥。像罗兰巴特的理论说的,作者已死,作品完成后都是观众脑补的。

而我们的城市,也需要艺术家的作品,来创作更多具备当下议题的作品。这些艺术装置,也可以走出阿那亚,在更多城市扎根、生长。

城市,应该有自己的性格

端午节假期第一天,各地的游客潮水般涌入阿那亚,原本peace and love的氛围多了些烟火气。

从停车场的车牌看,阿那亚目前主要的受众来自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城市。很多人不太知道,阿那亚已经悄悄在多个地方落地了新的社区。比起地产的扩张,文化的传播速度,可以做的更快。

当观众热议《十二首情诗》或者《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他们不自觉地成了这些文化符号的参与者。凌晨三点的海边,观众与演员一起完成了一次行为艺术。

作为本届戏剧节艺术总监之一的陈明昊,带着自己导演的作品《红色》拉开了戏剧节的大幕。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共同用文本、表演、影像和音乐等多元艺术媒介,打破传统戏剧空间,以想象冲撞海边的白色礼堂。

这场演出最打动我的点,在于多媒体视觉总监王之纲将传统戏剧舞台与现代多媒体影像艺术的结合。当滂沱的红色吞没白色礼堂之时,感官与思想搅拌缠绕,观众也由此获得了一种超现实的体验。

在阿那亚的几天时间里,我看到了太多让我眼前一亮的文化符号,反复感叹第二届戏剧节就能办得如此细心。

在戏剧之外,我看到了文化活动与一座城市有机结合的可能性。阿那亚像是孤立在北方海边的一处样本,用艺术的形式去探索,如何让城市的居民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

阿那亚戏剧节的受众,除了对美好生活有追求的都市中产,更应该有参与规划城市发展的决策者们。不管是新城建设,还是旧城的城市更新,阿那亚戏剧节当下代表着一小部分群体的消费趋势,但长期来看,这是我们城镇化进程发展的方向之一。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出游人数达到了2019年的112.8%,但旅游收入仅为2019年的94.9%,人多了,花的钱却少了。

另一方面,阿那亚社区内,好几千的安澜酒店早已没房,周边的公寓价格也不断创下价格新高。这样明显的对比,或许还是文化带给人们的希望。

往后看几年,我们相信经济会持续发展、城镇化会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具备消费能力的00后们,对文化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在城镇化当中成长起来的00后原住民们,不会仅仅把城市的高楼当做栖息或者工作的场所,这是他们生活的生态。

我们的城市,应该有自己的性格,与年轻的居民们交流,这些性格,正是体现在城市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件文化装置、每一场文化活动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