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如题所述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如下:

方言:

最早出自汉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土话”或“土音”,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方言是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当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欧洲人口中的“方言”是一个语言学概念,指的是十八世纪后开始普遍称呼的位于“语言”下一级的“方言”,它根据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发音、词汇、语法)划分出语系、语族、语支和语言,位于语言下的则是方言。

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情况,“汉语方言”翻译成英文则是“Varieties of Chinese”。根据欧洲人的理解,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语言,那就是方言。

分类:

方言一般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二者的相同点:

第一,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体现。

第二,都没有全民性特点,社会方言通行于某个阶层,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

第三,都要使用全民语言的材料构成。

价值意义:

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例如山西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古汉语入声,声调有极其复杂的变化。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这首先在于语言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它既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语言是特定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着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和成果,通常被当作构成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同时,语言作为其他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