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住民?

如题所述

什么是原住民

原住民或土著是指某地方较早定居的族群。外来统治者为安抚或控制原住民,会制定各种不同的政策。

香港英治时期把新界的原住民(即中国人)称为原居民,其称呼致今未改。

台湾原住民 在学术分类上属於「南岛民族」(Austronesian),是指汉人移居台湾以前,最早抵达台湾定居的族群。依据语言学、考古学及文化人类学的推断,台湾原住民在台湾的活动已有数百至数千年之久。早期的台湾汉人,由於种族沙文主义作祟,都将属於台湾南岛民族的人称之为「番」。

台湾原住民各族群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属於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在人类学上被归属於南岛民族。从人类学和古文化的角度看来,台湾原住民族的缺齿、纹身、口簧琴、卉服、织贝、腰机纺织、贯头衣、亲族外婚、父子连名、年龄分级、老人政治、鸟占、猎首、灵魂崇拜、室内葬等,都是属於该文化的特质。南岛民族是现今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的民族,由东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直到南美洲西方的复活节岛,其间所有的大小岛屿,除了澳洲与少数说巴布亚语民族的区域之外,都是南岛民族的领域,东西的延伸距离,超过地球圆周的一半,总人口大约2亿5000万之多。

近年来,由於民主化后的台湾各个族群之族群意识高涨,基於相互尊重的原则,1994年起改称为「原住民」,并普遍获得采用。但亦有人认为使用「先住民」一次更为贴切。

依照一般常见的分类方式,台湾的原住民可以再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两大类。基本上,这个称呼的由来也和比较晚近才移民台湾的汉人有关。在台湾的清治时期,汉人曾依原住民汉化程度的深浅将其分为「土番」和「野番」,其后又依原住民归化与否将其分为「熟番」和「生番」。其中,已归化的原住民大部分居住在西海岸的平原上,而未归化的原住民则多居住在中央山脉一带,於是自闽粤二省移民到台湾的汉人,即称居住在平地之原住民为「平埔番」,而称居住在山地的原住民为「高山番」。日治时期以后,日本殖民政府仍然沿用「平埔番」和「高山番」作为政治上的分类,只是将「番」字改为「族」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9
原住民
原住民或土著是指某地方较早定居的族群。外来统治者为安抚或控制原住民,会制定各种不同的政策。

香港英治时期把新界的原住民(即中国人)称为原居民,其称呼致今未改。
第2个回答  2007-04-29
就是一直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或祖籍是这里,而不是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