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多少位皇帝?

如题所述

明朝共有16位皇帝,顺序依次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明朝的年号有19个,分别是: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明朝的陵寝有15个,分别是:孝陵(太祖)、东陵(惠帝)、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景泰陵(代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显陵(兴献王)、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年号:洪武

    在位时间: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30年152天)

    陵寝:孝陵

    简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出生于江苏省凤阳县。他曾参加红巾军,后成为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统一全国,建立大明国。他推行中央集权,设立锦衣卫和东厂,加强对地方和官僚的监督。他也注重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实行屯田、均输、鼓励移民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还派遣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实力。他晚年猜忌重臣,杀害了胡惟庸、蓝玉等人,引发了胡惟庸案和土木堡之变等事件,影响了明朝的政治稳定。

明惠帝朱允炆

    年号:建文

    在位时间: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4年13天)

    陵寝:无

    简介:明太祖的孙子,明太宗的侄子,原名朱允炆,是明太祖指定的继承人。他即位后试图削弱诸王的势力,废除了明太祖制定的分封制度,引起了明太祖第四子朱棣的不满。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迫使朱允炆逃离宫殿。朱允炆之后的下落不明,有多种说法,但无确凿证据。

明成祖文皇帝朱棣

    年号:永乐

    在位时间:1402年7月17日-1424年8月12日(22年26天)

    陵寝:长陵

    简介:明太祖第四子,原名朱棣,曾被封为燕王。他发动靖难之役,夺得皇位,是为明成祖。他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和永定河。他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内阁和军机处,选拔贤能之士为官。他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民间的海上贸易。他多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进行交流。他也对外用兵频繁,平定了安南、北元等地区的叛乱。

明仁宗昭皇帝朱高炽

    年号:洪熙

    在位时间:1424年8月12日-1425年5月29日(290天)

    陵寝:献陵

    简介:明成祖长子,原名朱高炽,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仁宗。他在位时间很短,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政治改革。他任用了杨士奇、方孝孺等人为辅政大臣,试图恢复明太祖的制度。他也下令停止下西洋,收回了郑和的船队。他因患病而英年早逝,死后谥号昭皇帝。

明宣宗章皇帝朱瞻基

    年号:宣德

    在位时间: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9年247天)

    陵寝:景陵

    简介:明仁宗次子,原名朱瞻基,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宣宗。他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和富裕,被称为“宣德盛世”。他喜欢文化艺术,特别是青花瓷和绘画,赞助了许多艺术家和工匠。他也重视对外交流,恢复了下西洋的活动,派遣使节到达泰国、锡兰、印度等地。他对内则采取了宽松的政策,减轻了赋税和徭役,赦免了一些罪犯。他晚年信奉道教,常常炼丹服药,最终导致身体衰败而死。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

    年号:正统、天顺

    在位时间:1435年1月31日-1449年9月22日(14年234天)、1457年2月11日-1464年2月23日(7年12天)

    陵寝:裕陵

    简介:明宣宗长子,原名朱祁镇,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英宗。他在位期间,国家开始走向衰落。他任用了王振等奸佞之臣,导致政治腐败和军事失利。他亲征蒙古时,遭到土木堡之变的惨败,被俘虏十余年。他的弟弟朱祁钰即位为明代宗,并与蒙古人交换了朱祁镇。朱祁镇复辟后,废除了王振等人的势力,恢复了明太祖的制度。他晚年信奉佛教,常常出家为僧。

明代宗景皇帝朱祁钰

    年号:景泰

    在位时间:1449年9月22日-1457年2月24日(7年155天)

    陵寝:景泰陵

    简介:明英宗弟弟,原名朱祁钰,曾被封为郕王。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即位为明代宗。他在位期间,面临着蒙古人的威胁和内部的纷争。他试图削弱诸王的势力,并与蒙古人进行谈

    判,最终换回了朱祁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拒绝让朱祁镇复辟,引起了宫廷的动荡。他最后被朱祁镇的支持者所推翻,被迫退位。他退位后,被封为郕王,但不久就去世了。

明宪宗纯皇帝朱见深

    年号:成化

    在位时间:1464年2月23日-1487年9月9日(23年198天)

    陵寝:茂陵

    简介:明英宗次子,原名朱见深,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宪宗。他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平静和繁荣,但也有一些隐患。他任用了汪直等奸佞之臣,导致政治黑暗和贪污腐败。他沉溺于女色,宠幸王振之女王皇后和万贵妃,忽视了朝政。他对外则采取了保守的政策,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动,拒绝了与葡萄牙等国的贸易往来。他晚年信奉道教,常常服用丹药,最终导致身体衰败而死。

明孝宗敬皇帝朱佑樘

    年号:弘治

    在位时间:1487年9月9日-1505年6月8日(17年272天)

    陵寝:泰陵

    简介:明宪宗长子,原名朱佑樘,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孝宗。他在位期间,国家恢复了一定的清明和强盛,被称为“弘治中兴”。他任用了刘健、谢迁等贤能之士为辅政大臣,整顿了吏治和军备,抵御了蒙古人的侵扰。他也重视文化教育,修订了《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巨著,选拔了许多进士和学者。他还派遣使节到达日本、琉球、暹罗等地,增进了与邻国的友好关系。他晚年信奉佛教,常常布施斋戒。

明武宗毅皇帝朱厚照

    年号:正德

    在位时间:1505年6月8日-1521年4月20日(15年316天)

    陵寝:康陵

    简介:明孝宗长子,原名朱厚照,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武宗。他在位期间,国家开始走向衰败和动荡。他任用了刘瑾等奸佞之臣,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安。他沉溺于酒色和游乐,忽视了朝政和民生。他对外则采取了冒险的政策,多次亲征蒙古和安南,并且放松了海禁,允许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他晚年信奉道教,常常炼丹服药,最终导致身体衰败而死。

明世宗肃皇帝朱厚熜

    年号:嘉靖

    在位时间:1521年5月27日-1567年1月23日(45年241天)

    陵寝:永陵

    简介:明武宗之子,原名朱厚熜,曾被封为兴献王。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世宗。他在位期间,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他任用了严嵩等奸佞之臣,导致政治黑暗和军事失利。他沉溺于道教,常常闭门不出,忽视了朝政和民生。他对外则面临着蒙古人、倭寇、西方殖民者等多方的威胁,虽然有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抵抗,但也未能根本解决问题。他晚年信奉道教,常常服用丹药,最终导致身体衰败而死。

明穆宗庄皇帝朱载垕

    年号:隆庆

    在位时间:1567年1月23日-1572年7月5日(5年164天)

    陵寝:昭陵

    简介:明世宗长子,原名朱载垕,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穆宗。他在位期间,国家有所改善和恢复。他任用了张居正等贤能之士为辅政大臣,整顿了吏治和军备,抵御了蒙古人的侵扰。他也重视文化教育,修订了《大明律》、《大明会典》等法典,选拔了许多进士和学者。他还派遣使节到达日本、琉球、暹罗等地,增进了与邻国的友好关系。他晚年信奉佛教,常常布施斋戒。

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

    年号:万历

    在位时间:1572年7月5日-1620年8月18日(48年44天)

    陵寝:定陵

    简介:明穆宗次子,原名朱翊钧,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神宗。他在位期间,国家经历了盛衰的转折点。他任用了张居正等贤能之士为辅政大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他也重视对外交流,派遣使节到达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展示了明朝的开放和强大。他对内则面临着宫廷的纷争和民间的不满。他与内阁发生了长期的对立和冷淡,拒绝上朝和批阅奏章,导致政治僵局和军事失误。他晚年信奉道教,常常服用丹药,最终导致身体衰败而死。

明光宗宪皇帝朱常洛

    年号:泰昌

    在位时间:1620年8月18日-1620年9月26日(39天)

    陵寝:思陵

    简介:明神宗长子,原名朱常洛,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光宗。他在位时间很短,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政治改革。他任用了杨涟、左光斗等人为辅政大臣,试图整顿吏治和军备,抵御了后金的侵扰。他也重视文化教育,下令修订《四库全书》、《大明会典》等巨著,选拔了许多进士和学者。他因患病而英年早逝,死后谥号宪皇帝。

明熹宗端皇帝朱由校

    年号:天启

    在位时间:1620年9月26日-1627年9月30日(7年4天)

    陵寝:瑞陵

    简介:明光宗之子,原名朱由校,曾被封为太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皇位,是为明熹宗。他在位期间,国家进一步走向衰败和动荡。他任用了魏忠贤等奸佞之臣,导致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安。他沉溺于酒色和游乐,忽视了朝政和民生。他对外则面临着后金、倭寇、西方殖民者等多方的威胁,虽然有袁崇焕、孙承宗等名将抵抗,但也未能根本解决问题。他晚年信奉道教,常常服用丹药,最终导致身体衰败而死。

明思宗毅皇帝朱由检

    年号:崇祯

    在位时间:1627年9月30日-1644年4月25日(16年208天)

    陵寝:恭陵

    简介:明熹宗弟弟,原名朱由检,曾被封为福王。他继承了兄长的皇位,是为明思宗。他在位期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急局面。他任用了高第、黄道周等贤能之士为辅政大臣,努力整顿吏治和军备,抵御了后金、倭寇、西方殖民者等多方的威胁。他也重视文化教育,修订了《大明律》、《大明会典》等法典,选拔了许多进士和学者。他还派遣使节到达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展示了明朝的开放和强大。他对内则面临着宫廷的纷争和民间的不满。他与内阁发生了长期的对立和冷淡,拒绝上朝和批阅奏章,导致政治僵局和军事失误。他晚年信奉道教,常常服用丹药,最终导致身体衰败而死。


希望以上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30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以下是明朝历代皇帝的顺序:

    朱元璋(太祖)

    朱棣(成祖)

    朱棣(仁宗)

    朱祁镇(宣宗)

    朱高炽(英宗)

    朱祁钰(宪宗)

    朱见深(穆宗)

    朱祁镇(神宗)

    朱常洛(光宗)

    朱翊钧(熹宗)

    朱由校(隆庆帝)

    朱厚照(嘉靖帝)

    朱载垕(皇穆帝)

    朱翊钧(隆庆帝)

    朱从检(万历帝)

    朱由检(泰显帝)

    这些皇帝统治着明朝的历史时期,从1368年到1644年。

第2个回答  2023-02-23
明朝共有16位皇帝,分别是:
1.洪武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31年)
2.建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4年)
3.永乐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22年)
4.宣德帝朱权(1424年-1425年,在位1年)
5.绍宗英宗朱祁镇(1425年-1435年,在位10年)
6.宪宗代宗朱瞻基(1435年-1449年,在位15年)
7.英宗朱祁镇(1449年-1457年,在位8年)
8.宣宗朱瞻基(1457年-1464年,在位7年)
9.武宗朱厚照(1464年-1487年,在位23年)
10.容宗朱祐樘(1487年-1505年,在位18年)
11.宣德帝朱燮元(1505年-1521年,在位16年)
12.成祖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46年)
13.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5年)
14.神宗朱翊钧(1572年-1620年,在位48年)
15.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7年,在位7年)
16.熹宗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17年)
以上皇帝在位时间长短不一,最长在位的是成祖朱厚熜,共46年,最短在位的是宣德帝朱权,只在位1年。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2-23
一共有16位

明代年表
年号 纪年 庙号 名字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洪武 1368 太祖 朱元璋 洪武元年正月(1368.1) 41 31 71 朱世珍之子
建文 1398 惠帝 朱允文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6) 22 4 朱元璋之孙
永乐 1402 成祖 朱棣 建文四年六月(1402.7) 43 22 65 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 1424 仁宗 朱高炽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1424.9) 47 1 48 朱棣之长子
宣德 1425 宣宗 朱瞻基 洪熙元年六月(1425.6) 28 10 38 朱高炽之长子
正统 1435 英宗 朱祁镇 宣德十年正月(1435.2) 9 14 朱瞻基之长子
景泰 1450 代宗 祁钰 正统十四年九月(1450.9) 22 8 30 朱瞻基之次子
天顺 1457 英宗 朱祁镇 景泰八年正月复辟(1457.2) 31 8 38
成化 1464 宪宗 朱见深 天顺八年正月(1464.2) 18 23 41 朱祁镇之长子
弘治 1487 孝宗 朱佑樘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 18 18 36 朱见深之第三子
正德 1505 武宗 朱厚照 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 15 16 31 朱右樘之长子
嘉靖 1521 世宗 朱厚璁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 15 45 60 朱右樘之侄
隆庆 1567 穆宗 朱载后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 30 6 36 朱厚囱之第三子
万历 1572 神宗 朱翊钧 隆庆六年六月(1572.7) 10 48 58 朱载后之第三子
泰昌 1620 光宗 朱常洛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1620.8) 39 1月 39 朱翊钧之长子
天启 1620 嘉宗 朱由校 泰昌元年九月(1620.10) 16 7 23 朱常洛之长子
崇祯 1627 思宗 朱由检 天启七年八月(1627.10) 18 17 35 朱常洛之第五子
第4个回答  2023-02-23
明朝时期的历代皇帝列表

朱元璋明朝汉族
1328年-1398年06月24日
庙号:明太祖 谥号:明高帝
登基时间:公元1368年1月23日 (洪武)

朱允炆明朝汉族
1377年12月5日-?
庙号:明惠宗 谥号:明惠帝
登基时间:公元1398年6月30日 (建文)

朱棣明朝汉族
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
庙号:明成祖 谥号:明文帝
登基时间:公元1402年 (永乐)

朱高炽明朝汉族
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
庙号:明仁宗 谥号:明昭帝
登基时间:公元1424年 (洪熙)

朱瞻基明朝汉族
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日
庙号:明宣宗 谥号:明章帝
登基时间:公元1425年 (宣德)

朱祁镇明朝汉族
1427年-1464年2月23日
庙号:明英宗 谥号:明睿帝
登基时间:公元1435年 (正统)

朱祁钰明朝汉族
1428年-1457年3月23日
庙号:明代宗 谥号:明景帝
登基时间:公元1449年 (景泰)

朱见深明朝汉族
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
庙号:明宪宗 谥号:明纯帝
登基时间:公元1464年 (成化)

朱祐樘明朝汉族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庙号:明孝宗 谥号:明敬帝
登基时间:公元1487年 (弘治)

朱厚照明朝汉族
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
庙号:明武宗 谥号:明毅帝
登基时间:公元1505年 (正德)

朱厚熜明朝汉族
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
庙号:明世宗 谥号:明肃帝
登基时间:公元1521年5月 (嘉靖)

朱载坖明朝汉族
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
庙号:明穆宗 谥号:明庄帝
登基时间:公元1566年 (隆庆)

朱翊钧明朝汉族
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
庙号:明神宗 谥号:明显帝
登基时间:公元1572年 (万历)

朱常洛明朝汉族
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
庙号:明光宗 谥号:明贞帝
登基时间:公元1620年 (泰昌)

朱由校明朝汉族
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19日
庙号:明熹宗 谥号:明悊帝
登基时间:公元1620年 (天启)

朱由检明朝汉族
1610年-1644年
庙号:明思宗 谥号:明烈帝
登基时间:公元1627年 (崇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