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保罗一世, 原名艾尔比诺.卢西尼亚。担任教皇只有33天,素有“微笑教皇”之称。谁能更详细的介绍一下

如题所述

教皇约翰·保罗一世(拉丁语Ioannes Paulus PP. I,意大利语Giovanni Paolo I),本名阿尔比诺·卢恰尼(1912年10月17日-1978年9月28日),前任天主教教皇,梵蒂冈城国元首。他于1978年8月26日上任,但是仅仅33天之后就去世了。他是历任教皇中执政时间最短的人之一,在1978年一年之内梵蒂冈城出现了三任教皇的权力更迭。约翰·保罗一世是第一位出生于20世纪的教皇。

 在意大利,约翰·保罗一世被教徒亲切的称作“微笑教皇”(Il Papa del sorriso)和“上帝的微笑”(God's smile)

约翰·保罗一世 

 

本名 Albino Luciani 

出任 1978年8月26日 

卸任 1978年9月28日 

前任 保禄六世 

继任 约翰·保禄二世 

出生 1912年10月17日

意大利,贝卢诺省,

Canale d'Agordo 

去世 1978年9月28日 (65岁)

梵蒂冈宗座宫殿 

1. 背景

1. 1. 早年生活

 

阿尔比诺·卢恰尼出生1912年10月17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威尼托区贝卢诺省的佛诺德康埃尔市。他的父亲乔瓦尼·卢恰尼是一个砖匠,母亲名字叫Bortola Tancon。阿尔比诺有两个弟弟,Federico (1915 - 1916) 和 Edoardo (1917 - 2008),还有一个妹妹,Antonia。

1923年,卢恰尼开始在费尔特雷一个小修道院学习神学,在这里,老师发现他“相当的活跃”。不久,他前往贝卢诺省神学院进修。在此期间,他曾想加入耶稣会,但是被神学院院长,Giosuè Cattarossi主教拒绝了。1935年7月7日,卢恰尼成为了一名神父,随后,他在佛诺德康埃尔市成为一名助理牧师。不久,他成为了贝卢诺省神学院副院长和神学教授,教授教义神学,宗教伦理学,教会法律以及神学艺术。

1941年,卢恰尼希望前往教皇格列高列大学进修神学博士学位。这要求他必须在罗马完成至少一年的学习。然而,贝卢诺神学院的前辈们希望他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同时继续在神学院执教。1941年3月27日,教皇庇护十二世亲自颁布诏令,给予了卢恰尼可以不前往罗马学习的豁免权。卢恰尼的学位论文(“人类灵魂的起源:由安东尼奥·罗丝米尼想到的)猛烈的攻击了安东尼奥·罗丝米尼的宗教理论,他凭借这篇论文以极优秀的成绩取得了神学博士学位。

 1947年,被任命为Girolamo Bortignon主教的辅理主教。2年以后,他被任命为教区教理问答的负责人。

1958年12月15日,卢恰尼被教皇约翰二十三世任命为意大利威尼托教区主教。教皇在两位主教Bortignon和Gioacchino Muccin的协助下亲自为卢恰尼举行了祝圣礼。作为主教,卢恰尼全程参加了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

1969年12月15日,他被教皇保罗六世任命为威尼斯教区宗主教。他于1970年2月3日在他的主管教区就职。1973年3月5日,在枢机主教团会议上,教皇擢升他为S.Marco枢机主教。卢恰尼以谦逊打动了教会。最好的例子是,一次教皇保罗六世将他的教皇披肩披在了卢恰尼的身上,而卢恰尼却表现的非常忐忑不安。他在他的第一次奉告祈祷中回忆了这件事情:

“ 教皇保罗六世当着20,000人的面让我的脸红到了耳根,因为他把自己的披肩脱下,披在了我的肩上。我从来没有这么脸红过! ”

2. 当选教皇

2. 1. 1978年8月的 秘密会议

在1978年8月的红衣主教会议中,卢恰尼在第四轮投票中被选举为罗马教廷第263任教皇。他选择了“约翰·保罗”作为教皇的名称。这是罗马教廷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双名作为教皇名称。在他的奉告祈祷中他解释道,这是为了向他的前任者,教皇约翰二十三世以及保罗六世致以敬意。前者任命他为主教,而后者任命他为威尼斯宗主教以及枢机主教。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教皇名称中使“一世”的教皇。在意大利,约翰·保罗一世被教徒亲切的称作“微笑教皇”(Il Papa del sorriso)和“上帝的微笑”(God's smile)。

有评论者指出,卢恰尼的当选和传闻中枢机主教团内部的派别纷争有关:

保守派和元老院支持Giuseppe Siri枢机主教,因为他行为趋于保守,甚至有可能改变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所作出的一些改革。 

受到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改革所带来好处的自由主义派以及一些意大利的枢机主教则支持Giovanni Benelli枢机主教,但是他因为有“独裁主义”的趋势而受到反对。 

还有少数派支持Sergio Pignedoli枢机主教。他相当自信宣称自己就是教皇最可能的人选,甚至进行了节食减肥以能够穿上教皇的白色法衣。 

除了意大利籍的主教外,枢机主教团日益增加的其他国籍的枢机主教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典型的例子就是卡罗尔·约泽夫·沃伊蒂瓦枢机主教(后来的约翰·保罗二世)。

在接下来几天的秘密会议中,枢机主教们在一致愉悦的气氛中宣告,他们已经选出了“上帝的继承人”。

阿根廷的Eduardo Francisco Pironio枢机主教说:“我们见证了道义的奇迹。”随后,德蕾莎修女评论说,“他是上帝最好的礼物,他让上帝爱的光芒照耀在世界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东正教列宁格勒和明斯克郊区牧首Nikodim在出席卢恰尼就职典礼的时候突然去世。新教皇在他最后的时刻为他做了祷告。

2. 2. 教会政策

2. 2. 1. 教皇人性化

约翰·保罗一世上任后,很快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使教皇“人性化”,包括公开的承认上文所述的保罗六世任命他为威尼斯教区宗主教时候他脸红的事情。他也是第一位用单数"I"而不是庄严复数"royal we"来自称的现代教皇。然而,教廷关于他演讲的记录常常会由他的助理将"I"改回“royal we”,以适合公开发表或者刊登在罗马观察家报上。他也是第一位拒绝教皇御座的教皇,但是最后在教廷的极力说服下,为了让他的信徒可以看见他,他还是使用了教皇御座。

他也是第一位拒绝接受加冕礼的教皇。他以一个简单的就职典礼宣告了他开始行使教皇的权力。他评论道:“我们应该意识到,上帝不仅仅是我们的圣父,也是一位慈祥的圣母。”这加强了他在公众心中一位“牧师教皇”的形象。

2. 2. 2. 通喻

约翰·保罗一世打算准备一次通喻,以巩固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教皇曾说,“这是一项有长远影响的非凡的盛会,是教会的进步”)所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以及加强教规对天主教牧师和信徒的规范。在教规方面,他不仅是一个改革者,而且是一些规定的创始者,比如将每个教堂1%的收入转赠给第三世界那些贫穷国家的教堂。另外,阿根廷军政府总统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在梵蒂冈的访问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尤其是,教皇提醒他,在所谓的“肮脏战争”中,他的军队出现了违反人道主义的行为。

 

2. 2. 3. 道德神学

一些学者将约翰·保罗一世的道德神学描述的非常“自由化”,甚至,如果他在位更久一些的话,可能会推翻教廷反对生育控制的政策。因此,这成为了“约翰·保罗一世被谋杀”理论的一个论据。

2. 3. 个人特点

约翰·保罗一世被认为是一个娴熟的交际家和作家,他留下了一些作品。他在任威尼斯教区宗主教的时候写了一本书《Illustrissimi》,这本书里记载了他给一系列历史人物或者虚构的人物写的信。仍然现存的有他写给耶稣基督,大卫王,《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费加罗,匈牙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皮诺曹等人的信,其他的已知收信人包括马克·吐温,查尔斯·狄更斯以及克里斯托弗·马洛等人。

约翰·保罗一世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亲切。但是,有报道说,在梵蒂冈城中,他被认为是一个聪明但是不能胜任教皇职责的人,尽管英国作家David Yallop(在他的书“In God's Name"中)说这是梵蒂冈内反对约翰·保罗一世政策的人暗中对他污蔑的结果。John Cornwell说,“这些人压根看不起卢恰尼。”一位资深的传教士谈及卢恰尼时候说,“他们选了“彼得·塞勒斯”(喜剧演员,以演技出色著名)做教皇。”批评家们经常拿卢恰尼布道时提到皮诺曹来和庇护七世、保罗六世的一些著名的演讲做对比。去过梵蒂冈访问的人经常会提及卢恰尼的的寂寞以及他受到孤立的处境。他们还意识到,卢恰尼是几十年来唯一既没有外交职务(如庇护六世和约翰二十三世),也没有元老院职务(如庇护七世和保罗六世)的教皇。

但是不可否认他个人魅力的巨大。他的个人魅力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他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和蔼、优雅和善良的形象。这个形象在他当选教皇后第一次与圣彼得广场上的群众见面时就形成了。他和蔼的形象甚至让他在说话前就被别人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二是他的言辞魅力,尤其是媒体,常常被他的言辞所倾倒。他是一个优秀的演说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罗六世的演说就像是宣读博士论文。约翰·保罗一世为天主教带来了温暖,笑声,“快乐的因子”,以及大量媒体友善的报道。

约翰·保罗首度承认,教皇这个职位的前景吓坏了他(教皇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位,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因此,教皇很少长寿),而他承担起这个职责是由于其他枢机主教的鼓励。他经常对他的助理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教皇的职位。尽管教皇保罗六世的使徒法典《Romano Pontifici Eligendo》明确规定约翰·保罗应该被加冕,可是他仍然拒绝接受传承数千年的教皇加冕礼以及教皇的三重冕。取而代之的是,他选择了简单的教皇就职弥撒。约翰·保罗一世一直恪守他谦逊的座右铭,在他上任第一天进行的著名的奉告祈祷中,他的友善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逝世

 

1978年9月29日,将要黎明的时候,有人发现坐在床上的约翰·保罗一世已经去世了。此时,距他担任教皇仅仅33天的时间。梵蒂冈发布声明说他们65岁的教皇可能因前一天晚上心脏病突发而逝世。

然而,为了证实这个“不确定的诊断”所应该做的尸体解剖却没有进行。这个不确定的诊断,以及随后官方发表的前后矛盾的声明,让很多人认为教皇可能死于谋杀。人们的疑点在于,谁发现了教皇的尸体,什么时候发现教皇已经去世的,以及教皇去世时手上拿的文件的内容。

 

梵蒂冈墓穴中约翰·保罗一世的墓地

对教皇死因的猜测在教皇去世后就开始传播了。一种传闻声称,来访的Nikodim牧首的去世是因为喝了原本为教皇准备的含有毒药的茶。实际上,Nikodim牧首去世与教皇去世相隔时间过久,而且,没有证据证明牧首是被毒害致死的。可是,这一次尸检仍然未能进行,因为牧首刚刚去世就被进行了防腐处理。

另一个没有事实依据的传闻指出,教正准备将一些梵蒂冈高级官员解职,因为他们有贪污行为。教皇遗体立即做了防腐处理被怀疑是为了防止尸体被解剖。梵蒂冈坚持声称,根据梵蒂冈法律,对教皇遗体的解剖是被禁止的,然而,有人从Agostino Chigi的日记中找到证据,1830年,梵蒂冈对教皇庇护八世的遗体进行了尸体解剖。

关于教皇被谋害的怀疑和假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疑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教皇生前拟定的梵蒂冈彻底的人事变动、黑手党活动频繁的意大利以及随后在对梵蒂冈银行及其附属公司所进行财务调查时发生的谋杀事件。

4. 影响

除了拒绝教皇加冕礼之外,约翰·保罗一世在如此短的执政时间里没能给梵蒂冈和罗马教廷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而教皇的去世也暴露了梵蒂冈高层人士管理上的许多问题。即使那些竭力批判不实传闻的高层人士也承认,对于教皇逝世,梵蒂冈确实有许多“不当处理”。其余的教众仍然认为,这位充满魅力的“微笑教皇”的逝世的原因,至今也没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4. 1. 封圣的过程

约翰·保罗一世去世后不久,全世界的天主教徒就要求启动对他的封圣的程序。然而,这个程序一直到1990年,才在226名巴西籍主教(包括4名枢机主教)的集体请愿下开始。

2002年8月26日,Vincenzo Savio主教宣布开始为约翰·保罗一世的封圣做前期的文件以及证据的采集。2003年6月8日,梵蒂冈宣圣部对这项工作表示赞同。11月23日,在宣圣部枢机主教José Saraiva Martins的主持下,在贝卢诺大教堂宣布正式开始约翰·保罗一世的封圣进程。

随后,对约翰·保罗一世生平和奇迹的调查于2006年11月11日在贝卢诺省的一个庄严的弥撒中宣告结束。神迹的证据是,一位名叫Giuseppe Denora di Altamura的人声称他的癌症奇迹般的康复了。

4. 2. 继承人约翰·保罗二世

卡罗尔·约泽夫·沃伊蒂瓦枢机主教在1978年10月16日被选为新一任教皇。第二天,枢机主教团在西斯廷教堂为他进行了欢庆弥撒。弥撒结束后,他进行了宗座遐福,并通过广播传播到了全世界。在宗座遐福里他宣誓忠诚于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并且对他的前任,约翰·保罗一世进行了赞扬:

“ 我们能如何评价教皇约翰·保罗一世呢?对我们来说,他似乎就像是昨天才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披上教皇的长袍。但是,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仅仅在这么短的任职时间里,从他身体里迸发出的,从他最后一次演讲中体现出的,仁爱的温暖...不,是无尽的爱。当他为我们的信徒们讲什么是信念,希望和爱的时候,我们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他的荣光和伟大。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