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军人物介绍

如题所述


霍军
现任教甘肃省酒泉中学,为甘肃省特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00年被推荐参加中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1年7月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2003年3月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省级学科带头人。
中文名:霍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甘肃省张掖市
出生日期:1962年2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天水师范专科学校
主要成就:获得酒泉市委2007年度“飞天文艺精品奖”
代表作品:《酒泉赋》
基本情况概述
现任教甘肃省酒泉中学,为甘肃省特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00年被推荐参加中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1年7月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2003年3月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省级学科带头人。2009年被评为甘肃省特级教师。2001年入选甘肃省“3251”人才库。2004年9月被酒泉市人民政府评选为酒泉市优秀教师。2011年被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评为酒泉市优秀人才,受到表彰。2011年9月被评选为甘肃省首届陇原名师。兼任甘肃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酒泉市中语会副理事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画院副院长,酒泉市委讲师团客座讲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酒泉电视台主持嘉宾。
从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受聘担任甘肃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兼任酒泉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理事会秘书长、副理事长,酒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酒泉画院副院长。因专业水平突出,多年担任酒泉市各类教师及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培训专家。分别于2003年、2005年在酒泉市中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研修班上承担专题讲座和示范课。1995年至1997年,担任酒泉市初中教师卫电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多门课程讲授。2007年以来,一直承担酒泉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专家,作《国学知与行》《学习型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略》等专题讲座数十场。受邀至兰州、酒泉、肃北、阿克塞各学校做教育学术报告数十场。并兼任酒泉市委讲师团客座讲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曾在酒泉电视台担任《老霍谈高考》主持嘉宾。
个人简历
霍军1977年从阿克塞县中学毕业,至阿克塞县民主公社插队劳动。1981年7月毕业于天水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分配到阿克塞县中学任教11年,任教导主任两年。1985年毕业于甘肃省教育学院中文系。1992年调动至甘肃省酒泉中学任教至今,担任班主任14年。1993年聘为中学一级教师,1997年12月聘为中学高级教师,2003年7月任酒泉中学行政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7月任酒泉中学科研处主任。2000年4月,霍军因业绩优异,业务精深,被选拔参加全国首届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在陕西师范大学学习受训一年结业。
教育教学教研成绩
从教三十年,霍军曾担任1994年、1995年、1996年、1999年、2002年、2003年、2007年等七届高三毕业班语文教师及14年班主任,连续多年超课时代课。高考成绩优异,语文成绩均超省均分,三次列同课头第一名。2004年,所带高三理科补习(1)班录取率100%,97名同学升入大学,创造酒中新记录。所带2007届高三(13班)一次评为酒泉市文明集体,三次评为学校文明集体和学习优胜集体。一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26名同学取得600分以上好成绩。2004
年11月,参加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暨“创新杯”新课程语文教师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2009年4月,受《中国教师报》社邀请,在兰州与程翔、韩军等一起在“全国中青年语文名师观摩课与语文思想报告会”上讲授观摩课《祝福》,作“有我的阅读教学”的学术报告。2003年、2005年度,为酒泉市教育局聘请,在酒泉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专题报告并担任观摩课。2008年,主持的《自由写作实践——随笔写作训练研究》的课题被甘肃省教育厅验收通过,并获优秀课题奖励。教研成果曾获得酒泉市第十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酒泉市第六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酒泉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三次获得酒泉中学教育教学研讨会一等奖。教学论文获得甘肃省省级论文评选二、三等奖各一次。
撰写的论文已在《读书》《名作欣赏》《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甘肃教育》《教书育人》《教学案例》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现担任国家级课题“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世界遗产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子课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甘肃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教育形成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研究”指导组负责人,主编酒泉中学《教师论坛》和《教育教学通讯》刊物,领导酒泉中学全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卓有成效。
2005年出版文艺评论专著《论剑——金庸武侠小说的武功意象》(中国文史出版社),同时列为酒泉中学校本教材。2009年5月,出版散文集《为什么需要感恩》(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曾与辛安亭路志霄等人合作编写《三国志选译》(兰大出版社)、《青少年古诗文背诵手册》(甘肃少儿出版社)。主编《历代咏酒泉诗歌赏析》《酒泉美文》两种校本教材,参加编写《酒泉历史文化读本》《伟人名人在酒泉》两本校本教材。还参与编撰《酒泉市志》《酒泉通史》。另撰写中学语文教材新解著作《自我的故事》、写作指导专著《写就是会写》、散文集《淡墨》、杂文集《鲁迅的“我”》待出版。
教学间隙创作文学作品等多篇,发表于各类报刊。撰写的《酒泉赋》发表于《光明日报》,获得酒泉市委2007年度“飞天文艺精品奖”。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家及省市展览中获奖或入选。
人物简评
第一、勤奋攻读,多才多艺
霍军已从教30年。1981年师专毕业,服从国家分配,回到条件艰苦的草原小城阿克塞县工作。教书之余,他广泛涉猎,学习勤奋。好读书,兴趣广泛,对写作、书法、音乐、体操都有很浓的兴趣。自然科学、哲学、历史、艺术、经济等方面的名著、报刊,他都有兴趣大面积涉猎,诸子百家、历史典籍,西方人文名著如罗杰斯、弗洛姆等人的著作,古今中外文学精品,包括金庸武侠,《读书》、《天涯》等著名刊物,他都看作研读对象,为此积累了大量知识,是公认博学多才的老师。因此他的语文课视野宽阔,知识丰厚,理解透彻,联想广泛,思维品质高,思想含量大,深受历届学生好评。
第二,平视学生,真情教书他引导学生写作随笔作文,用大量评语和同学们交换感悟和体验。他组织诗歌朗诵会、话剧表演和辩论会。他让全体同学按学号轮流课前朗读美文,坚持多年。霍老师主张按照学生特点发掘潜力,多元引导,平等对待学生。他提倡“接纳所有的学生,接纳学生的所有”。他在课堂上展示真面目,与学生真诚交流思想。他认为语言是爱的力量。他精读大量文学历史哲学典籍,其语文课视野宽阔,知识丰厚,重视基础,讲解透辟,联想广泛,语文味道足,思维品质高,思想含量大,深受历届学生好评。他的语文课注重揣摩字词,广征博引,注重趣味,巧于开展师生互动,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学生心灵,注重人文内涵。酒泉中学历届高中学生给他的评教分都是同年级最高的,评教语言往往热情洋溢。2006年,霍老师一度生病住院三个月,所任课的高二(13)班、14班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评教活动中热烈呼唤霍老师的回归,在网络上也发表了不少热情赞扬。
2009年至2011年,霍老师任教十五班,他的教学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关注学生的成长更胜于关注他们的成才,他时刻注重捍卫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他用大量时间认真评阅学生随笔,组织诗歌朗诵会、话剧表演和辩论会。他喜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争辩中深化思维。他大胆让学生登上讲台,认真组织小组学习讨论,充分展现自我。他认为语文课的根本就是培育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一代新公民。他让学生在早读课上每课一练,让全体同学按学号轮流课前朗读美文,坚持了两年多。他精选中外经典电影,和学生同看同评论。他和学生一起开博客,随性写作。他的学生认为,霍老师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却又能深入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最大限度宽容学生,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们的好朋友。
他的论文《我们与差生》因为深入阐述了师生平等和谐的新型关系,思想深刻,感情真挚,充满教育哲学的思辨,在网络上发表后,引起广泛共鸣。
从教之初,他系统学习教育改革家于漪、魏书生的经验,迅速吸形成课题解析导入法、板书优化设计法、课前预习指导法、课堂提问设计法、读——学——再读揣摩文意法等科学的语文课教法。琢磨出了倒读串接文意法、“写了什么——如何写的——为何这样写”三层面解读法、结合接受美学思想的自我导读法、细节揣摩法等阅读训练方法。他制订语文预习条规,多年坚持开展课前佳作五分钟鉴赏、钢笔书法练习、课后教学反思等活动。
1999年,他的公开课获酒泉市教育局达标创优课,2004年11月,观摩课《我愿意是急流》夺得甘肃省课堂大赛高中组第一名,荣获一等奖。他多次为本校、本地区各校教师做示范课。2005年在酒泉中学省级示范校复评验收时,其观摩课获得全省专家高度赞扬,誉为整个活动中全省最佳课。
第三,注重写作,促进成长
霍老师提倡学生写日记。坚持让学生写随笔,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他认为随笔写作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径。他通过教学形成了“作文活动”训练系列,讨论——写作——互批三位一体,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他为自己学生编辑随笔集两本。九七年五一节,他辅导高三(5)班同学参加地区青年文艺获演讲二等奖。九九届有三名学生在全国性大型文学刊物《天涯》上发表了作文。各届学生在各类报刊发表诗文数十篇。2000年,他独自承担了省级课题《作文活动研究》,已接近结题。2000年,他在陕西师范大学接受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期间,所撰写的《随笔写作训练之我见》的结业答辩论文获得专家一致好评。2005年,他牵头和高一语文教师承担了地级课题《随笔写作训练》。2008年,他主持的《自由写作实践——随笔写作训练研究》的课题被甘肃省教育厅验收通过,并获优秀课题奖励,2010年又获得酒泉市第十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第四、发展自己,求为名师
多年来,霍老师在《读书》、《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文艺类文章。1994年在国家最重要、最著名的社科类核心杂志《读书》上发表两千字的文艺评论《怎样介入》。1998年,杂文获《甘肃广播电视报》二等奖。其论文《庸常生活的悲剧》《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有“我”的阅读教学》、《现象学对写作教学的启示》《无我的世界》《给自己的生活重新命名》《墙上的斑点——一个通往精神自由天地的通道》《早就电影大师的老师们》在《名作欣赏》《中国教师报》等专业报刊发表。
霍老师认为中学语文教师自当是地方文化的守卫者、创造者。多年来,一直积极为酒泉文化建设献言献策。他撰写的《酒泉赋》列为《光明日报》“百城赋”专栏第二十位,为酒泉市赢得了荣誉。他应邀担任酒泉市新城区、东城区历史文化名人一条街、肃州环城文化带等文化建设专家。为酒泉新城区、酒泉中学、西凉王陵古迹、西汉酒泉胜迹、富康家世界园林等处撰写碑志铭文多篇,刻石勒铭,如《西凉王陵碑志》《霍去病西征赋》《酒泉新城区建设碑志》《酒泉中学碑志》。2005年,他参与“西汉酒泉胜迹”(即原泉湖公园)主题公园文化建设,主笔撰写了《西汉酒泉胜迹导游》一书,同时撰写了《肃州区导游词》。凡此,展现了地方名师和文化专家的风采。他担任酒泉电视台《老霍谈高考》系列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借电视媒体平台阐述人文教育观念。他与酒泉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在“文学星空”栏目担任系列节目特邀嘉宾,向大众传授文学历史知识。他同时担任酒泉电视台拍摄的大型历史地理文化专题片《大河西流》文化顾问。还是《酒泉日报》著名专栏“老霍谈作文”“老霍时评”撰稿人。他在全国最大的博客网站如“博客中国”、“新浪博客”、“凤凰博客”都开有个人专栏,文笔犀利,见解多样,积极为国家社会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影响巨大。2007年,他担任了“酒泉在线”网站文化顾问。
从1988年至今,霍老师一直任《语文周报》、《未来作家》编缉,任甘肃教育书法协会会员。九二年至九七年,任学校“沙舟”文学社辅导教师,办了手抄期刊《沙舟》。2004年初,创办酒中“杏坛雅聚”师生书画社并任社长。主持并参与酒泉市大型书画展多次。
继承酒泉中学传统,做学者型的中学语文教师,做文化专家型的语文教师,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让自己成为学校名师,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先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学校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重镇,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自己的学问、地位和做人境界,全面发展自己,进而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霍老师的追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