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书 写三个分论点 用对比式

如题所述

国人喜欢管上学叫“读书”。当向人表明自己的学生身份时,我们通常会说:“我还在读书”。但现在有多少学生真的会读书呢?

如今以读前言、导论或书评来代替原书的情况屡见不鲜。即使读书大多是只顾首尾,中间部分草草翻之。究其原因,赶论文,赶报告……总之就是没有时间从头到尾、字斟句酌的看。有人也许会问有必要看的那么仔细吗?如果仅仅是为了一篇论文或报告,的确是没有必要。但是如果要将知识内化,即把作者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那么认真读书是绝对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作者那里学习的东西包括他的创新点(也就是中心论点和各级分论点)、采用的资料(包括其收集途径)、论述框架和写作技巧等。知识是不断累积的,我们不做到“知旧”,又怎么谈得上创新呢?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人人都在寻找捷径,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目标不甚明确,达成目标的捷径又从何谈起呢?学者治学的唯一捷径就是不停地读书,把知识内化。名曰做学问却不好好读书,整天想着怎么蒙骗过关,敷衍了事,孰不知人生短短几十年,与其自欺欺人,何不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呢?

近日看了王泛森、黄宗智和钱钟书三位先生的读书法,大受启发。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王泛森院士说进入一个领域最快、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不停的念书、不停的报告。不断做读书报告可以避免使自己沉溺于细节中,而忽视了全局。同时通过这种办法也可以培养自发学习的能力,了解一个领域的轮廓,并知道碰到问题应该去看哪些东西。

UCLA的super prof.Philip.C.C.Huang就阅读方法则论述的更为具体,他认为读书一定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然后用一句或者一段表达出来。然后读各章节,归纳其次级论点,并总结其经验证据。关键之处是不要摘抄,而是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被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钱钟书先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更是让人敬佩。钟书先生读书大都不止一遍,而且写读书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书时间的一倍。他还喜欢每天翻阅自己的读书笔记,不断填补。

今日王国斌先生也谈到了他怎么教学生读书的问题。他和黄宗智不同,认为归纳观点没有什么意义。更有价值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本书和他既有的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我觉得他说的有一点很有道理,他说社会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都有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能够很容易地知道自己读的书处在什么位置,和其他知识有什么关系。但是历史学则与之不同,没有明确的知识体系,所以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各书之间的关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各位有什么读书心得,一起分享一下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