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依恋型人格?

如题所述

依恋型人格是指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一种稳定的依恋模式或者依恋风格。在婴儿早期发展过程中,其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依恋关系。这种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日后的人际关系中继续发挥作用。
依恋型人格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感到相对安全和舒适,他们相信自己是被接纳和关心的,也相信他人是可信赖的。回避型依恋的人更多地依赖自己,不太愿意依赖他人,往往回避亲密关系。焦虑型依恋的人对于他人的回应较为焦虑不安,他们往往担心被拒绝、被遗弃或者被忽视,需要相对较高的关注和接纳。
依恋型人格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人往往能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他们更容易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且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更能够寻求和接受他人的支持。他们通常有较高的情感稳定性和自尊心。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会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他们倾向于独处和远离亲密关系,可能会在冲突和压力面前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焦虑型依恋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安全和依赖,他们往往需要更多地关注和确认,但是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焦虑。
依恋型人格的形成与早期的母婴互动经历密切相关。早期的母婴互动是依恋型人格形成的基础,通过母亲对婴儿的响应和关怀,婴儿建立了对母亲的信任和依赖。如果母亲能够及时、一致、温暖地为婴儿提供关爱和需求的满足,那么婴儿很可能会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模式。相反,如果母亲对婴儿的关怀不一致、冷漠或者过于干预,婴儿可能会形成回避型或者焦虑型的依恋模式。
虽然早期的依恋模式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依恋型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日后的人际关系中,个体可能会从早期的依恋模式中逐渐发展出新的依恋模式。例如,一个回避型的人可能会在与一个安全型伴侣的关系中逐渐变得更加安全。同时,个体也可以通过治疗和个人成长来改变依恋模式,从而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的来说,依恋型人格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稳定的依恋模式或者依恋风格。安全型依恋的人往往能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会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而焦虑型依恋的人则可能表现出不安全和依赖。早期的母婴互动对依恋型人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依恋型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可以通过治疗和个人成长来改变依恋模式,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6

依恋型人格又称为焦虑型的人格,主要的症状可以有:

1、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低下,需要依赖家人和朋友,多见于焦虑型人格的青少年。

2、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的被动,没有主见,多见于焦虑型人格的家庭主妇。

3、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往往拿不定主意,前瞻后顾。

4、不能很好的适应变化,对不良的应激性事件更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容易造成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神经症性的障碍,甚至会得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扩展资料:

应对方法

1、理解与反思

人格、情感模式和行为的自我调整,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我认知的反思。人们遇到问题都喜欢去指责和怪罪别人,但是在这个问题里,主要的工作是在自己身上完成的。

大家了解清楚了自己的问题,知道如何形成,会有哪些习惯性的反应,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变。如果觉得自己是焦虑型人格的人并且不满这个现状,那么或许需要先去好好研究下这个问题,对依恋风格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2、沟通与商讨

在对自己的情况有了充分反思之后,你可以和自己的伴侣进行较为深度的沟通,让他了解你的成长经历是如何影响你的依恋风格的,包括具体有哪些重要事件塑造了你当下在关系里的习惯和行为。以及当你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是自己的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情绪在作祟?同时也让对方知道当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真是的内在情感是被弃恐惧,而不是对对方的嫌弃、不信任、或者攻击。

3.尝试与改进

接下来的步骤,显而易见就是要把所有的计划和商讨付诸实践。先从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小事情入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来得到一些“独特结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依恋模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