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博士后合作导师在博士后研究人员什么等方面的作用

如题所述

发挥博士后合作导师在博士后研究人员什么等方面的作用介绍如下:

发挥博士后合作导师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考核、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关于完善博士后招收、培养、评价等管理办法:

《意见》提出,要明确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定位,坚持博士后制度培养青年人才的基本方向。博士后在站期间是具有流动性质的科研人员,在站时间根据项目需要可在2-4年内灵活确定,最长不超过6年。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博士后设站单位是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研究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规范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程序,加强过程评价,严格出站考核,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强化设站单位专家学术委员会在博士后进站遴选、中期考核、出站评定中的作用,发挥博士后合作导师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考核、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以科研计划书为主要内容的培养制度,完善以创新性科研成果为核心评价标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2015年以来,博士后招收数量持续增长,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近10万人,出站近6万人。特别是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启动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实现了人才培养“高水平平台、高水平导师、高水平人选、高资助标准”的新突破,博士后培养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有明显提升。

目前,有博士后经历的研究人员已有124人成长为两院院士,其成为院士的平均年龄较其他院士年轻3岁左右。近年来,每次新当选院士中有博士后经历的人员比例均在18%以上,并在稳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培养考核,推动博士后制度成为吸引、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的重要渠道,争取在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新进教学科研人员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博士后研究人员比例有明显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