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如题所述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典型阶段。

中国教育信息化“起步”与“应用”两个阶段,现已基本完成,将进入“融合”和“创新”的新阶段,即从教育信息化1.0向2.0阶段跃升的关键节点。

教育信息化1.0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先后经历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两个阶段,凝炼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发展理念,以及“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两大基本发展方针。

但信息技术对教育而言主要还停留于工具层面的简单应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和学校管理体系重构还很少发生,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还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要准确认识教育信息化2.0的显著特征,以科学的战略规划引领新方向,以交叉的科学研究把握新规律,以信息技术支持的结构性变革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创生发展。

基础教育信息化阶段

1、基础建设阶段(2006-2007年):十一五规划的初期,主要是在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入和建设,包括学校网络的建设、计算机设备的配备等。

2、教育软件和资源建设阶段(2008-2009年):在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教育软件和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使用一些教育软件和数字化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创新阶段(2010年):在十一五规划的末期,开始尝试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引入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学改革。着重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互动学习的推广。

多媒体的到来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到2000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这段时间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氛围,一些学校和地区仅仅停留在视听教学的硬件本位时代。

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及方法指导,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落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传统教学手段存在问题和不足的主动性薄弱;教师欠缺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必须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