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什么发病的症状是什么?

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什么发病的症状是什么?
还有就是出血性大肠杆菌,只对肠道有危害吗?对人体其他的地方有危害吗?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是大肠杆菌的一个亚型,EHEC分为157、26、111血清型,主要致病菌株为O157∶H7,

可引起感染性腹泻,因能引起人类的出血性肠炎而得名。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结肠炎流行中被分离出。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凡是体内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带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传播本病。动物作为传染源

的作用尤其重要,较常见的可传播本病的动物有牛、鸡、羊、狗、猪等,也有从鹅、马、鹿、白鸽的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的报道。其

中以牛的带菌率最高,可达16%,而且牛一旦感染这种细菌,排菌时间至少为一年。患病或带菌动物往往是动物来源食品污染的根源。如牛肉、

奶制品的污染大多来自带菌牛。带菌鸡所产的鸡蛋、鸡肉制品也可造成传播。带菌动物在其活动范围内也可通过排泄的粪便污染当地的食物、

草场、水源或其他水体及场所,造成交叉污染和感染,危害极大。

传播途径

1. 通过食物传播
O157H7大肠杆菌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人的感染。O157H7大肠杆菌的致病能力和对胃酸的抵抗力均较强,对细胞的破坏性大。据专家估计

100个菌就可使人发病。而1个汉堡包的牛肉馅里可含有1000个细菌,足以使人得病。在世界各地报告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爆发中,约有70%

以上与进食可疑食物有关。动物来源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牛奶、奶制品等是经食物传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动物屠宰过程中这些食物更

易受到寄生在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污染。另外,其他食品,如蔬菜、水果等被污染也可造成爆发。食品污染可发生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

储存等各个环节。食物引起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加工时间不充分或温度不够高。

2. 通过水传播
1989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发生的一起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爆发,共发病240多人。调查表明,该起爆发可能为水源性,是由于饮用水被污染所致

。加强饮用水源的消毒管理后,疫情得到了控制。1989年12月-1990年1月在加拿大某镇也发生了一起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爆发。在2000多名居

民中,发病243人,发病率11.6%。经证实也为水源性爆发。原因为天气寒冷,供水管道堵塞,导致市政供水系统受污染。除了饮用水受到污染

可造成感染外,其他被污染的水体如游泳池、湖水及其他地表水等都可造成传播。这也进一步说明了O157H7在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引起

人类感染可能并不需要在外环境中进行增菌。

3.密切接触传播
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也可引起O157H7大肠杆菌的传播。一个人感染了O157H7大肠杆菌后,常通过密切接触的方式把细菌传染给其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或其他与之密切接触的人如老师、朋友、亲戚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老人和儿童为主。而且老人和儿童感染后症状往往较重,容易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因而

严重的爆发流行往往容易发生在幼儿园、学校、监狱、敬老院甚至医院等公共场所。在1996年日本的大流行中,病人大多数为学生。

症状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潜伏期1-14天,常见为4-8天。轻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或仅出现轻度腹泻。部分病人有发热或上感症状,发

热为自限性,一般1-3天消退。多数患者5-10天内痊愈。重者则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少数人,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可在病程1-2周出现溶血性尿毒

综合症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   1. 出血性肠炎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中较为常见。典型表现为右下腹剧烈疼痛、腹泻,

早期可为水样便,接着表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便或鲜血样便,量中等。常伴低热或不发热。病程7~10d,有时可延长达12d。部份患者感

染后1周发生溶血性尿毒症征群。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充血、水肿、肠壁张力低下。钡灌肠X线检查可见升结肠、横结肠粘膜下水肿。

2. 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血尿、少尿、无尿、皮下粘膜出血等。在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人群中,儿童和老人最易患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其造

成的病死率可高达10-30%。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临床特点上与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很象,但神经系统症状及发热更明显。病情发展迅速,90天内有70%的病人死亡。多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患者具有5种症状,即发热、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异常(血尿、蛋白尿、急性肾衰)和神经系统症状(头痛、轻

瘫、昏迷、间歇性谵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是大肠杆菌的一个亚型,EHEC分为157、26、111血清型,主要致病菌株为O157∶H7,

可引起感染性腹泻,因能引起人类的出血性肠炎而得名。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结肠炎流行中被分离出。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凡是体内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带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传播本病。动物作为传染源

的作用尤其重要,较常见的可传播本病的动物有牛、鸡、羊、狗、猪等,也有从鹅、马、鹿、白鸽的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的报道。其

中以牛的带菌率最高,可达16%,而且牛一旦感染这种细菌,排菌时间至少为一年。患病或带菌动物往往是动物来源食品污染的根源。如牛肉、

奶制品的污染大多来自带菌牛。带菌鸡所产的鸡蛋、鸡肉制品也可造成传播。带菌动物在其活动范围内也可通过排泄的粪便污染当地的食物、

草场、水源或其他水体及场所,造成交叉污染和感染,危害极大。

传播途径

1. 通过食物传播
O157H7大肠杆菌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人的感染。O157H7大肠杆菌的致病能力和对胃酸的抵抗力均较强,对细胞的破坏性大。据专家估计

100个菌就可使人发病。而1个汉堡包的牛肉馅里可含有1000个细菌,足以使人得病。在世界各地报告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爆发中,约有70%

以上与进食可疑食物有关。动物来源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牛奶、奶制品等是经食物传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动物屠宰过程中这些食物更

易受到寄生在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污染。另外,其他食品,如蔬菜、水果等被污染也可造成爆发。食品污染可发生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

储存等各个环节。食物引起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加工时间不充分或温度不够高。

2. 通过水传播
1989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发生的一起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爆发,共发病240多人。调查表明,该起爆发可能为水源性,是由于饮用水被污染所致

。加强饮用水源的消毒管理后,疫情得到了控制。1989年12月-1990年1月在加拿大某镇也发生了一起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爆发。在2000多名居

民中,发病243人,发病率11.6%。经证实也为水源性爆发。原因为天气寒冷,供水管道堵塞,导致市政供水系统受污染。除了饮用水受到污染

可造成感染外,其他被污染的水体如游泳池、湖水及其他地表水等都可造成传播。这也进一步说明了O157H7在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引起

人类感染可能并不需要在外环境中进行增菌。

3.密切接触传播
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也可引起O157H7大肠杆菌的传播。一个人感染了O157H7大肠杆菌后,常通过密切接触的方式把细菌传染给其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或其他与之密切接触的人如老师、朋友、亲戚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老人和儿童为主。而且老人和儿童感染后症状往往较重,容易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因而

严重的爆发流行往往容易发生在幼儿园、学校、监狱、敬老院甚至医院等公共场所。在1996年日本的大流行中,病人大多数为学生。

症状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潜伏期1-14天,常见为4-8天。轻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或仅出现轻度腹泻。部分病人有发热或上感症状,发

热为自限性,一般1-3天消退。多数患者5-10天内痊愈。重者则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少数人,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可在病程1-2周出现溶血性尿毒

综合症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   1. 出血性肠炎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中较为常见。典型表现为右下腹剧烈疼痛、腹泻,

早期可为水样便,接着表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便或鲜血样便,量中等。常伴低热或不发热。病程7~10d,有时可延长达12d。部份患者感

染后1周发生溶血性尿毒症征群。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充血、水肿、肠壁张力低下。钡灌肠X线检查可见升结肠、横结肠粘膜下水肿。

2. 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血尿、少尿、无尿、皮下粘膜出血等。在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人群中,儿童和老人最易患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其造

成的病死率可高达10-30%。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临床特点上与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很象,但神经系统症状及发热更明显。病情发展迅速,90天内有70%的病人死亡。多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患者具有5种症状,即发热、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异常(血尿、蛋白尿、急性肾衰)和神经系统症状(头痛、轻

瘫、昏迷、间歇性谵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31
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一种,又称为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
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征。临床特征为严重的腹痛、痉挛,反复出血性腹泻,伴发热、呕吐等。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31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潜伏期1-14天,常见为4-8天。轻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或仅出现轻度腹泻。部分病人有发热或上感症状,发热为自限性,一般1-3天消退。多数患者5-10天内痊愈。重者则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少数人,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可在病程1-2周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   1. 出血性肠炎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中较为常见。典型表现为右下腹剧烈疼痛、腹泻,早期可为水样便,接着表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便或鲜血样便,量中等。常伴低热或不发热。病程7~10d,有时可延长达12d。部份患者感染后1周发生溶血性尿毒症征群。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充血、水肿、肠壁张力低下。钡灌肠X线检查可见升结肠、横结肠粘膜下水肿。其实,早在七十年代,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均报道过局部缺血性肠炎的散发病例,但直到1982年才明确了O157H7大肠杆菌感染与出血性肠炎的关系。   2. 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HUS)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是由一系列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机制作用引起的多因素疾病。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外,许多细菌和病毒都可引起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链球菌、立克次体样微生物、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为急性肾衰、血小板减少症和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血尿、少尿、无尿、皮下粘膜出血等。在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人群中,儿童和老人最易患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其造成的病死率可高达10-30%。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特点上与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很象,但神经系统症状及发热更明显。病情发展迅速,90天内有70%的病人死亡。多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具有5种症状,即发热、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异常(血尿、蛋白尿、急性肾衰)和神经系统症状(头痛、轻瘫、昏迷、间歇性谵妄)。
第3个回答  2011-06-11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潜伏期1-14天,常见为4-8天。轻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或仅出现轻度腹泻。部分病人有发热或上感症状,发热为自限性,一般1-3天消退。多数患者5-10天内痊愈。重者则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少数人,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可在病程1-2周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   1. 出血性肠炎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中较为常见。典型表现为右下腹剧烈疼痛、腹泻,早期可为水样便,接着表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便或鲜血样便,量中等。常伴低热或不发热。病程7~10d,有时可延长达12d。部份患者感染后1周发生溶血性尿毒症征群。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充血、水肿、肠壁张力低下。钡灌肠X线检查可见升结肠、横结肠粘膜下水肿。其实,早在七十年代,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均报道过局部缺血性肠炎的散发病例,但直到1982年才明确了O157H7大肠杆菌感染与出血性肠炎的关系。   2. 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HUS)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是由一系列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机制作用引起的多因素疾病。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外,许多细菌和病毒都可引起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链球菌、立克次体样微生物、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为急性肾衰、血小板减少症和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血尿、少尿、无尿、皮下粘膜出血等。在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人群中,儿童和老人最易患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其造成的病死率可高达10-30%。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特点上与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很象,但神经系统症状及发热更明显。病情发展迅速,90天内有70%的病人死亡。多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具有5种症状,即发热、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异常(血尿、蛋白尿、急性肾衰)和神经系统症状(头痛、轻瘫、昏迷、间歇性谵妄)。
第4个回答  2011-06-07
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一种,又称为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
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征。临床特征为严重的腹痛、痉挛,反复出血性腹泻,伴发热、呕吐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