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三候的说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什么是“三候”
在我国古代,一年被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为十五天。每五天称为“一候”,因此在节气的周期内,会分为“三候”,分别称为初候、次候和末候。一年共有“七十二候”和“三百六十天”。古人将这种计时方式称为“五日一候,三候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节气”。
二、什么是“冬至三候”
“冬至三候”是指在冬至这个节气中的三个“候”。每个五天为一个“候”,冬至节气共十五天,因此分为初候、次候和末候。冬至的“至”意为“极致”,意味着冬天已经到达顶点。在这十五天里,白昼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太阳开始向北移动,阴气减少,阳气增多。
三、冬至三候的具体表现
古人早就观察到了冬至节气的变化特点,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概括,即“初候蚯蚓结,次候麋角解,末候水泉动”。这三句话描述了冬至三候的现象。
1. 初候蚯蚓结:冬至初候时,阴气仍然强盛,土中的蚯蚓因为阴气的影响,会蜷缩成一团,像打了结的绳子。
2. 次候麋角解:冬至次候时,麋鹿感受到阴气的逐渐减弱,因此鹿角开始脱落。
3. 末候水泉动:在冬至最后五天,地表的寒气虽然仍然严重,但深井中的水气开始上升,意味着阳气开始回升,大地即将复苏,山中的泉水也因阳气回升而开始流动。
通过古人总结的“冬至三候”,我们可以感受到冬天与春天的交替,体会到节气的诗意意境: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