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及职责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及职责如下:
1. 建设原则
为了引导和规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志愿消防队伍建设,提高自查自纠、自防自救能力,建立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微型消防站,以实现初起火灾的有效处置,特制定本标准。除法规要求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外,设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应建立微型消防站,配备必要消防器材。合用消防控制室的单位可联合建立。
2. 人员配备
- 微型消防站人员不少于6人。
- 设站长、副站长、消防员、控制室值班员等岗位,配备车辆的单位应设驾驶员岗位。
- 站长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兼任,消防员负责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
- 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扑救初起火灾业务技能、防火巡查基本知识等。
3. 站房器材
- 微型消防站应设置值守、器材存放用房,可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或单独设置。
- 根据扑救初起火灾需要,配备灭火器、水枪等器材,配置外线电话、对讲机等通信器材。
- 在建筑物内部和避难层设置器材存放点,可根据需要在建筑间分区域设置。
- 有条件可选配消防车辆。
4. 岗位职责
- 站长负责日常管理,制定制度,开展巡查、训练,指挥火灾扑救和疏散。
- 消防员负责扑救初起火灾,熟悉器材,参加巡查和训练。
- 控制室值班员负责灭火应急处置,熟练操作自动消防设施。
5. 值守联动
- 建立值守制度,确保24小时在岗,做好应急准备。
- 接到火警信息,值班员核实火情,启动预案。消防员应在3分钟内到场。
- 微型消防站应纳入当地灭火救援体系,参与周边区域灭火工作。
6. 管理训练
- 重点单位是建设管理主体,备案后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
- 制定管理制度,如培训、管理、巡查、联动、考核等。
- 组织开展日常训练,提高火灾处置能力,训练内容包括体能、器材使用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