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都的运河之都的由来

如题所述

京杭运河和万里长城是我国历史上的两项伟大工程。京杭运河贯穿京、津、冀、鲁和江、浙6个省市,联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江河,巨龙般地绵亘于祖国的东部、世界的东方。在其全线贯通和全面通航的600余年里,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作出了极大贡献。
元明清三代的朝廷在运河的开凿、疏浚、管理和营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仅有来自京城的朝廷御旨是不够的,必定有一个如人们常说的“管理处”或“指挥部”之类的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谋划和实施督理,还必须有沿运各地方官府的密切配合。
历史上沿运河的较大城镇有通县、天津、德州、临清、东昌、张秋、济宁、徐州、淮安、扬州、杭州等10余个。这些较大城镇及其官吏在运河的开凿、漕运和管理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城镇的地位和作用也决不是平行和平等的。
随着运河文化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上述沿运各城镇中,有没有一个对其他城镇存在着统属关系的都市呢?换句话说,如果把由北京至杭州的沿河地带看作一个多边行政区域的话,在这个多边行政区域里有没有一个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并且可直接称为运河之都。
一般来说,在旧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下,都市多是因时因地而自然形成的。特别在运河流经的多行政区划的狭长的带状地域里,都市的形成靠的更是自然的力量,或者说是因通水、通航的需要而自然形成。这个都市应形成在通水、通航的关键河段上。这个关键的河段就是济宁。
济宁地处京杭运河的中段,堪称全线的“老大难”。其原因:一是济宁段为运河全线的至高点,城北的南旺号称运河的“屋脊”,其海拔高度为39米,比北部的临清和南部的沛县高出30余米,通水十分困难;二是因地势高亢,水源严重不足,逢干旱之年则是有河无水;三是济宁段处于运河与黄河的交汇处,黄河泛滥,泥沙淤运,两河一直处在你死我活的纠葛中,其地位之险要。因此,济宁河段备受历代王朝的关注,作为治运的重点认真对待。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丞相伯颜统军南征,议立水运驿站,即委派郭守敬勘察汶、泗、卫相邻地区之水道。漕运副使马之贞这时建议于济州城南汶、泗合流处至大清河开凿新河,引汶、泗诸水以通漕。至元十三年丞相伯颜攻占南宋临安,以江南水运发达,主张广开漕运。他上书朝廷说:“江南城郭郊野,市井相属,川渠交通,凡物皆以舟载,比之车乘任重而力省。今南北混一,宜穿凿河渠,令四海之水相通。远方朝贡京师者,皆由此致达,诚国家永久之利。”正式向世祖忽必烈提出了开凿南北沟通的大运河,受到忽必烈的重视。
此后,元朝廷即筹备资金、征调夫役。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二月,世祖诏差奥鲁赤和刘都水及精算术之人往济州确定开河夫役,又令大名、卫州新附军赴济州助役。工程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正式施工,至次年八月竣工,开凿自济州至须城安民山长达200余里的运河河道,并筑坝遏汶、泗水入运河行运。济州河通航后,设都漕运司的管理机构。
济州河开通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后来,朝廷采纳漕运副使马之贞的建议,于兖州立闸坝约束泗水西流,于堽城(位今山东宁阳境)立闸堰导汶水入洸河,使二水合于任城之会源闸,以闸堰调节水势,启闭通放舟楫。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将金口坝改为滚水坝,增建黑风口三孔引水闸,济水上建杏林闸、土娄闸、孙氏闸以节制水势。至元二十七年于河上建吴唯槐泰闸、官村闸,引水入济河。次年,再于引汶斗门上筑土坝,扩大引水量。此后又建济州上闸、安山闸、石佛闸等以调节水势,保证了运河畅通。
济州河凿通不久,又凿通了安山以北的运河,与济州河通称为会通河,并由元世祖亲自赐名。会通河的凿通,标志着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元中期以后,会通河诸闸多有毁坏,为此,至治元年(1321年)都水丞张仲仁奉朝廷之命疏浚整修由临清至彭城(今江苏徐州)的700里河道,修建小桥98座、大桥58座,以通纤道。又沿河修石涵洞排两岸积水入河,并于河岸两旁种马蔺草以固溃沙,河两侧还多植树木。这是对运河一次较大的维护浚修。但后来由于疏于管理,加上黄河溃决侵犯会通河道,遂使会通河陷入日渐加重的淤塞难通的境地,终患浅涩,不胜重载。故终元一代,若漕粮北运仍以海运为主。到元朝末年,会通河竟废弃不用。
明王朝为了实现南粮北运,决定重新启用京杭运河。为此,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着重对重要河段大加整治,会通河便是重点整治河段之一。明代对济宁河段的整治,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为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工部尚书宋礼采用白英老人之策,以“四水济运”,并创造了与都江堰工程相媲美的南旺水利枢纽工程,也是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同时还采取了导泉济运等措施;二是为解决水源丰枯不均和水位太低的问题,人们在河上层层建节制闸,随时调节水位,“以六闸樽节水势,启闭通放舟楫”。因此,济宁河段向被称为闸河。三是为避黄保运,人们开挖或利用马场、马踏等湖泊(又称水柜),涝时蓄积黄河之水并沉降泥沙,旱时放水济运。由于多种有效措施的实施,最终治好了济宁河段的“肠梗阻”,使之“南通江淮,北达幽燕”;“南引吴楚闽粤之饶,北壮畿辅咽喉之势。”至此,沟通南北地区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始贯通定型。
清王朝为实现南粮北运,继续启用京杭运河。它担负着每年数百万石漕粮运输任务,是清皇朝的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线。因而,备受统治者重视,不惜耗费巨资全力经营,对包括济宁河段在内的河道及水源等大加整治,使大运河和漕运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由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济宁河段在运河全线的位置与作用是何等的重要。史籍称济宁为“南控江淮,北接京”;“处漕渠之中,襟带四方”;“闭则为锁钥,启则为通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济宁通则全河通,济宁不通全河停”。正是因为济宁独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才使得济宁有了发展成为运河之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元明清三代的济宁,朝廷关注,重臣驻节,百官聚集,千军防守,万马奔腾,当然地成为运河全线的政治中心;一水关南北,百里万夫吼,千帆竞发,万民汇聚,人口和城市日益扩张,使济宁成为具有关键性的沿运重镇。如此之下,商贾云集,百业俱兴,极大地促进了济宁商贸业的兴盛和经济繁荣。
总之,正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力量的作用下,济宁才得以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对济宁河段的重点整治,是在元明清三朝的重视下进行的。正是由于济宁河段所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元明清三朝都把治运最高机构设在济宁,在重点整治济宁河段的同时,负责对运河全线进行整治和督理。据考,元代在济宁初设开浚大臣,后设都水监、行都水督和总治河防使,其官阶最高为正一品。明代在济宁设总理河道、总督河道、经理河漕、总漕兼河道、巡抚兼河道等,简称总河,均由朝廷钦命署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