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如题所述

  建筑音乐带给我们的启示
  生活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得承认自己是有个物质的集合体。我是一个不懂艺术的人,也许正上认识到这样一点对于我人生的可悲性,于是乎就选修了这门课。大半个学期下来,倒还真的发现自己有了不小的改变,思考问题不会在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平时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增添了很读新鲜的元素。

  在纯音乐中感情的体现,并不是通过思想,并不像在大多数其他艺术一样,必须通过思想。音乐由于它特有的优越性,给予我心灵上的充实。音乐有一种最高的性能——它能够不求助与任何别的方式,而复制出内心运动来。音乐能同时既表达感情的内容哟表达感情的强度。它是具体化的、可以感觉得到我们心灵的实质。如果说音乐被人称为最崇高的艺术,那汉族要是因为音乐是任何不假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感情在音乐中的独立存在,也不依靠思想和情节的媒介。在这里感情已经不再是泉源、起因、动力或起知道和鼓舞作用的基本原则,而不是通过任何媒介的坦率无间的、极其完整的倾诉。可以说,有了音乐,在艺术的世界里你就有了全世界。

  应该强调的是,各种不同的艺术,对于其中所反映的现实的不同方面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一切艺术都从现实中汲取自己的“客体”、自己的“内容”,但是,每一种艺术都是突出现实的不同方面,而这正是社会发展过程产生的艺术多样性的社会意义。一些艺术直接为我们展示出现实的某一些因素,而另一些艺术则是通过间接的途径。音乐先是直接表现运动的某些因素,然后再通过它,以间接方式展示出视觉因素。建筑也是,尤其是雕塑,通过这一种间接的方式展示给我们不只是静止,更多的是运动。不仅是身体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对音乐运动的感受能使我们构想出这些音乐本身所不能直接提供出来的东西。音乐运动的特制,例如旋律、和声,特别是节拍节奏、配器、力度的各种类型。使我们能够将音运动具体化,也能将这种音运动同某种视觉空间的表象联系起来。

  以前对于音乐的理解是空白的,特别是音乐与建筑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去过很多地方旅游,看过不少的希奇古怪的建筑。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沉淀下来的记忆就是一些或石头或木头的轮廓。没有任何其他实质性的东西。而通过对这个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事实上,差不多所有的建筑,无论是在水平上还是在垂直上,都有他的节奏与韵律。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下看上去,组下面是有个边平的不显著的月台,上面是两层大致同样高的重叠的须弥座;再上去就是一周小挑台,转有名词叫做平坐。平坐上面是一过栏杆,栏杆上是一个三层莲瓣座,再上去就是塔前本身,高度和两层须弥座大致相等。在上去就上十三檐子。按照这个层次和他们高低不同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很显著的一段节奏。我们在音乐中所得到的感受,和我们在建筑的相互作用时素得到的感受是完全相同的。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解释这一种感受。

  生活需要艺术,更加需要艺术在某一种程度上的融合。

参考资料:可以百度出很多来。加油吧。我也在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