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健是谁?

如题所述

  “水饺皇后”臧健和:带着水饺闯世界
  中国人爱吃水饺,中国的水饺也闻名于世界华人圈,但真正把水饺做成一个大产业的,却是一个当年流落香港的青岛姑娘,她的名字叫臧健和,人称“臧姑娘”。

  时至今日,臧健和已在香港家喻户晓,被誉为“水饺皇后”,她的事迹也被拍成了电影,然而,人们仍然愿意称她“臧姑娘”。

  “小小的水饺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我要通过水饺去传播这种文化,不仅让中国人,而且让世界上的人都能吃到湾仔码头水饺。”在北京嘉里饭店的“炫酷”酒吧里,臧姑娘向记者透露了她的雄心壮志。

  为了让中国人吃到水饺,她与美国食品巨头——通用磨坊结成合作伙伴,在上海、广州建立了生产基地,如今湾仔码头水饺占据了华南市场冷冻食品半壁江山,在北京也达到了20%-25%的市场份额;为了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吃上中国水饺,她将带着在中国年销售额已达亿元的“湾仔码头”,从明年开始闯荡世界,首次将湾仔码头系列冷冻食品出口到期待了多年的韩国、日本、新加坡和澳洲。

  从一个流落到香港衣食无着却必须养育两个孩子的弱女子到名震亚洲的“水饺皇后”,臧姑娘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这种传奇如何画就她的人生轨迹,或许可以从“一二三四五”这种递进的数字中找到答案。

  “一”个品牌的艰难诞生

  护士、洗碗工、擦车工、街头小贩、街头水饺皇后、世界杰出女企业家,这些所有的称呼都属于臧姑娘一个人。

  1977年深秋,臧姑娘辞去了青岛的护士工作,带着两个女儿远赴泰国。那里有比她早去3年的丈夫和他的大家族。然而,等待她的不是牛郎会织女的鹊桥欢乐,由于她没有生男孩,她的婆婆已经“命令”丈夫另外娶了妻子。不堪忍受家族歧视和两女侍一夫生活的臧姑娘带着两个女儿毅然诀别家庭,辗转来到香港。

  直到现在,当别人问起她是否怪她婆婆和丈夫时,臧姑娘都非常平静地说:“我没有埋怨,只有感激。他们没有同我争抢我的女儿,这也是我以后生存并成功的一大动力。”

  寻夫受挫之后的臧姑娘没有回到青岛,却选择了留在香港。她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靠自己能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由于不懂粤语,臧姑娘便开始在香港寻找不需要太多交流的工作,洗碗、擦车、私人护理,这位弱女子几乎尝遍了所有香港底层职业。

  如果不是一次几乎让她瘫痪的事故,也许臧姑娘就会在底层做上一辈子。那时她在一家酒楼做杂工,不幸被撞伤而导致腰骨断裂。狠心的老板不但不承认她是工伤,还无情地把她给辞退了。臧姑娘毅然向法院提出了起诉并获得了胜诉。可是,这个好强的山东姑娘硬是拒绝酒楼老板理应赔偿的3万元钱,只要了她应得的工资4500元。后来,一直坚持“宁可别人妒,不可被人怜”的臧姑娘又拒绝了香港社会福利署的帮助。因为,她不想做这个社会的包袱。

  为了女儿,为了生活,臧姑娘带着她家传的手艺,推着小车,走上了当时为香港交通枢纽的湾仔码头,卖起了她的“北京水饺”。但“北京水饺”只是一个泛称,随着生意的兴隆,有人提醒该给她的水饺取个名称,于是她在小推车“北京水饺”的上面加上了四个字:湾仔码头。

  从此,臧姑娘将那个以小贩身份卖水饺的码头的名称,命名为水饺品牌——湾仔码头正式诞生了。

  “两”次成功的转折

  有句老话叫“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对于臧姑娘来说,这句话或许应该改为“成功偏爱耐心研究饺子的商人”。

  臧姑娘是幸运的。在她的创业历程中,两次重要的转折,促成了“湾仔码头”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水饺品牌。

  成功打入日资百货

  在湾仔码头上卖了几年的水饺,其独特的口感培养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一个偶然的机会,日资百货公司老板娇生惯养、对饮食极其挑剔的小女儿一口气吃下了15个“湾仔码头”水饺。精明的日本商人马上意识到,这“湾仔码头”不是一般的水饺,一定有其别具一格的神奇之处。当这位老板找到臧姑娘的时候,发现她不过是一个在码头上摆摊的小贩,简直不敢相信。自然,谈判无法进行,日资百货老板甩手而去。

  然而,日资百货老板那位女儿对湾仔码头水饺的偏爱却让他无法放弃通过经营这种水饺赚钱。第二天一大早,老板就约见臧姑娘,要求在日资百货的工厂里生产水饺。日资百货对产品进行重新包装设计,当做日资百货的产品来经营。然而,这第二轮谈判臧姑娘拒绝了:“我辛辛苦苦创立的品牌没有了,我把配方拱手相让,哪一天被踢出来,我连小贩也做不成了。”

  第三轮谈判中,日方同意沿用“湾仔码头”的牌子,但包装上不能打地址和电话。臧姑娘仍旧拒绝了:“水饺的口味都随时听取顾客的反馈意见改进了,没有了地址和电话,我怎么和顾客交流,怎么保证产品质量?”

  一让再让的日本老板最后被迫答应臧姑娘的所有要求,保留了品牌、电话和地址。有意思的是,当日本老板问她将以多少价格批发给日资百货时,臧姑娘竟提出了一个“十二块半一盒”的“天价”。要知道,臧姑娘当时一盒水饺的零售价是“十一块一盒”。在香港经营了28年生意的日资百货老板承认:“你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以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卖货给我的供应商。”

  随着日资百货数百家超市的全面铺货,“湾仔码头”水饺在香港很快成为冷冻食品第一品牌。到现在,湾仔码头已经占领了香港100%的新鲜水饺市场和30%强的冷冻饺子市场。这对于不喜欢被一家商品垄断的香港超市界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合资美国通用磨坊

  如果说和日资百货的合作使湾仔码头由小贩变成小工厂的话,那么,他们和美国Pillsbury食品公司的合作,则使湾仔码头水饺的生产完成了向现代化工厂的突破性转折。

  1996年,已经在香港小有名气的臧姑娘接到了无数公司的合作邀请,但都被谢绝了。因为臧姑娘无法接受他们似乎是施舍的“大公司心态”。但是,有一家美国Pillsbury食品公司却是非常地执着。从接触她女儿,到接触臧姑娘本人,最后又用最好的机票和最好的酒店把臧接到美国考察。“看着美国食品公司那些先进的设备,那种有条不紊的管理,我还没有离开人家的工厂就答应和他们合作了。”臧姑娘回忆起这段故事比与日资百货合作显然要轻松得多。“一个国际性大型食品企业,三顾茅庐地请我,要和我合作,人家总是弄不明白,我为什么只一味强调如何做大湾仔码头的品牌,却不提到底能赚多少钱呢?”臧姑娘说,“我知道,美国人与我合作是真心的,他们真能实现我把水饺卖到中国内地去、进而卖到全世界的梦想,这一点,不是我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

  1997年,湾仔码头与美国Pillsbury食品公司正式合资。从此,借助美国通用磨坊的强大资金实力和管理水平,湾仔码头走出了香港,开始全面走进中国内地这个广阔的市场。

  布局中国“三”大生产基地

  湾仔码头、香港总部、上海、广州、北京,在那里的生产基地就像臧姑娘手里的水饺,一个一个饱满实在,臧姑娘要把这些“水饺”摆满全世界。

  到目前为止,“湾仔码头”共建有三个大规模的基地,这也是臧姑娘打造全球计划的重要步骤。

  1985年,经过几年小贩生涯的积累,臧姑娘终于开了第一间水饺工厂,随着水饺打入香港日资百货超市,他又相继开办了三家饺子厂或前铺后厂。在香港回归前夕,正当许多人移民海外的时候,臧姑娘却在悄悄地筹建她的第一个现代化大型工厂。终于在1996年,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臧姑娘斥巨资建造的1200平方米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厂房耸立香港。这也使“湾仔码头”实现了质的飞跃。

  3年后的1998年,臧姑娘与美国Pillsbury食品公司又合资1000万美元在上海浦东建立的工厂正式投入生产,“湾仔码头”水饺正式全面打入内地市场。

  在上海建厂的同时,广州生产基地也同时动工,本月,经过改扩建的广州工厂已正式投产。臧姑娘透露,尽管占据了20%-25%冷冻产品的市场份额,但湾仔码头在北京还没有生产基地。不过,放眼世界市场的臧姑娘不会放过这一块肥肉,她表示:“北京建厂的基地早已在选择当中,不出明年,一个新的生产基地将在北京建成。”

  随着几大生产基地的建成,湾仔码头的产量将进一步提高,明年将率先对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个需要强劲的国家出口,届时,湾仔码头终于开始走向世界。

  企业管理“四”大关系学说

  当初只要老板工资不要老板赔款的臧姑娘能把湾仔码头水饺做成大型产业,企业管理的成功是最主要的原因。如何对待员工、产品、顾客和社会,臧姑娘实践着的四种“关系学说”,才成就了她今天的奇迹。

  对员工:“亲善大使”说

  1997年初,美国Pillsbury食品公司在和臧姑娘合作之前,曾经悄悄地派了一个著名的顾问公司对其工厂进行调查。事后,这家公司在调查报告中写道:“做了10年的顾问公司,还没有碰到像臧姑娘和职工关系这样密切的公司。”

  在臧姑娘心里,她始终认为要发自内心地去关怀员工、尊重员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有安全感。而且,“湾仔码头”的售货员应该是代表公司和顾客沟通的桥梁,也是“湾仔码头”水饺的亲善大使。

  对产品:“良心”说

  尽管散装冷冻饺子利润高,臧姑娘到现在都拒绝做这一产品。因为她不愿意给顾客没有质量保证的食品。臧姑娘气愤地给记者举例说,有些冷冻饺子厂,在袋装的冷冻饺子过期后,把包装袋一撕,和散装饺子一起来卖,这样的企业简直就是没有良知。

  在“湾仔码头”,所有的员工都像臧姑娘一样一丝不苟地工作。臧姑娘在各种不同场合都在对自己的员工讲:“我们包饺子给自己吃的时候没有任何压力,但当我们出去卖饺子,给顾客吃,给全香港的人吃,给全中国的人吃,我们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我们一定要记住,做食品生意的人一定要有做生意的良心。”

  在臧姑娘的经营史中,只开除过一个人。那时臧姑娘在香港已小有名气,一位厨师对她说:“你的产品很好销,凭着你的名气都有人买,随便做做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就是因为那位厨师对产品不认真,臧姑娘毅然决然地“炒”了他。

  对顾客:“不能得罪”说

  “我可以得罪我的员工,但是我绝对不能得罪我的顾客。”这几乎成了臧姑娘的口头禅。

  还是在湾仔码头当小贩的时候,有一次,臧姑娘发现一位顾客在吃完水饺后,把饺子皮留在了碗里。她追问原因,那个顾客毫不客气地说:“你的饺子皮厚得像棉被一样,让人怎么下得了口!”就是这一句批评,臧姑娘三日三夜不眠不休,改良饺子皮的配方,终于擀出了薄薄的饺子皮。于是,她天天在码头上等候那位顾客,最后竟在来往的人群中找到了这位顾客。当他吃了一碗臧姑娘的新水饺后,忍不住大声说:“好吃!好吃!”

  臧姑娘说,事业和顾客,好比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子女表现得好,便会得到父母的称赞和鼓励,而这种称赞反过来又会鼓励孩子做得更好。“湾仔码头”就是在顾客的鼓励中成长的,我如果不能在顾客信赖、支持和关怀的基础上去搞好它,我会对不起他们,这就形成了一种责任心。

  对成功:“天时地利人和”说

  在一本书里,臧姑娘写道:“成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然而要得到成功之神的眷顾,是和天时、地利、人和分不开的。”

  1998年8月2日,上海市妇联礼堂,刚刚做完报告的“水饺皇后”臧姑娘被上海市的下岗女工团团围住。不出上海市妇联的预料,这位香港亿万富婆与内地下岗女工之间的沟通亲密无间,臧姑娘在用自己的奋斗历程影响着正在开始艰难创业的这些下岗姐妹。

  臧姑娘的“五”句经典名言

  在接受采访时,臧姑娘在娓娓叙谈中不时迸出智慧的火花,让记者听起来也不禁拍案叫绝。臧姑娘没有多少文化,更不懂得咬文嚼字,但她普通的言谈中却讲出了哲理。

  这里,记录下的是记者与臧姑娘聊天时,她不经意间说出的五句“经典名言”。

  -不管遇到新老客户,我都会和他们打招呼。我不觉得自己是在做生意,而是一种朋友间的相聚相逢。

  -世界上所有的品牌都不能单纯依靠广告的投放取得永久的成功。但是,几乎所有的品牌都要借助强大的广告作为支撑点。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的产品不是靠做广告起家的名牌,而是伴随着顾客的口碑成长起来的。因为广告只是商家的行为意识,口碑才是顾客选择的市场原动力。

  -怕失败,不如说是怕成功。失败得越惨,激励人成功的力量越强。

  -一个女人,在困难中的态度和意志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作为母亲,千万要有一点精神。

  -生活就像爬山,今天我爬到了一半,但我并不满足,我并不认为我成功了,因为我的前面还有人,一个企业家永远不可以封顶。

  臧姑娘创业史

  1978年臧健和在香港湾仔码头开始卖手工包制的水饺

  1985年在香港设立第一家湾仔码头水饺工厂

  1997年美国Pillsbury食品公司(现已与美国通用磨坊公司合并)入资“湾仔码头”,并在上海、广州建生产基地

  1998年3月在上海建立冷冻食品合资企业

  1998年7月在上海推出手工包制的“湾仔码头”水饺和馄饨

  1998年9月在北京、广州推出手工包制的“湾仔码头”水饺和馄饨

  1998年12月推出手工包制的“湾仔码头”汤圆

  2001年9月重新推出改良后的“湾仔码头”馄饨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3/10/30/000659585.shtml

参考资料: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3/10/30/000659585.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06
“水饺皇后”臧健和:带着水饺闯世界
中国人爱吃水饺,中国的水饺也闻名于世界华人圈,但真正把水饺做成一个大产业的,却是一个当年流落香港的青岛姑娘,她的名字叫臧健和,人称“臧姑娘”。
第2个回答  2007-06-05
有着香港“水饺皇后”美称的上海品食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董事及顾问臧健和女士,原籍是五莲县许孟镇仁里村,后去青岛。她的创业历程富于传奇色彩。

从小贩起步

1977年,臧健和辞掉了护士工作,带着一双不到十岁的小女儿和满怀希望,辞别青岛的老母亲,到泰国投奔已分离3年的丈夫,谁知重男轻女的婆婆已另为丈夫娶妻生子,“我从小受的教育和自己的尊严让我无法接受这种一夫多妻的现实,为了我自己为了孩子的前途,我只能离开。”母女三人辗转到了香港,租住在一间仅4平方米、没有窗户的小屋里。
初到香港,臧健和听不懂也不会讲粤语,生存都成了问题,母女三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了她的肩上,为了养家糊口,刚开始臧健和一天要干刷碗、打针、洗电车三份工作,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钟头。后来,她干刷碗工时被撞伤了腰。
因为腰部受伤同时又被医生查出患有糖尿病,臧健和无法再找工作,社会福利部门派人上门要她享受“公援金”。当时迫切需要帮助的臧健和竟然婉言谢绝了,“在很多人眼里,我真是傻透了,明明缺钱花,却不要应该要的钱。我母亲从小教育: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白领钱我自己会失去斗志,孩子也会受影响。”
为了生存,在朋友的提议下,她自制了一辆小木车,到湾仔码头卖起了家传的北方水饺。那时候香港地铁没开通,不少人在码头候船用餐,从没做过生意的臧健和当了一名小贩。开始的一段日子,给臧健和留下最深最多记忆都是与苦难有关。不管刮风下雨,两个女儿每天都来摊上帮妈妈干活,十岁的大女儿和面,四岁的小女儿洗碗,小女儿还没有洗碗的木桶高,洗碗时她整个身子都探进桶里了,冬天海风一吹,孩子的两只小胳膊冻得通红,手上裂着口,但懂事的孩子从不抱怨。经过一番努力,臧健和母女们忙碌的小摊成为湾仔码头上一道动人的风景。

征服日商

从摆摊开始,臧健和就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做事,她按护士的职业习惯来保持食品和器皿的清洁卫生,家中每天都用消毒水、漂白水清洁,导致家养的小花猫因舔了太多的消毒水口腔溃烂而死。“我做的水饺卖给顾客,就要像对我自己的朋友、亲戚那样,让他们吃得卫生、开心,他们才会再回来。”这种朴素的质量意识很快为臧健和揽了一批回头客。但她发现这些顾客大多是北方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与广东人很少,原因是她的水饺太正宗了,皮厚、味浓、馅咸、肥腻。细心的臧健和主动征求顾客的意见后自己动手改良,反复研究馅子的配方和皮子的擀制,她在自己的配方上,把肥肉与瘦肉之比由五比五改成三比七,提高瘦肉比例使馅的味道鲜而不腻,同时把厚皮也研制成爽滑的薄皮,终于得到了香港人的认可,拓宽了销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仅码头上卖得好,也进了写字楼、酒店等高档场所。
在臧健和当了3年小贩后,一个改变她事业和命运的机会降临了。
“1982年的一天,和一家颇有名望的日本百货公司有珠宝生意来往的表姐突然打来电话:日本老板想和我谈谈,看能否一起合作。日本老板怎么会知道街头小贩的水饺?原来表姐参加一次派对时,带去了我包的水饺,老板那吃东西十分挑剔的小女儿竟然吃了20多只水饺,精明的商人灵机一动,认定我的水饺是一个可以大为推广的产品。第一天见面时日本人提出参观一下工厂,我只得直言相告我没有工厂,只是个小贩。日本人失望而归。谁知第二天,对方又提出再谈谈,日本老板打算提供设备,让我提供技术,但饺子需用日本商标,一听这样的条件我想也没想就回绝了。当时表姐和朋友骂我‘傻’、‘死脑筋’、‘做小贩的命’,后来大家又说我懂得商战中的‘品牌保护意识’。其实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样的合作把我的饺子变成了他的饺子,我的技术被他们学会后,万一将我踢出来,我自己再去做什么?我和孩子的生活保障不就没了吗?”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179158246

第3个回答  2007-06-08
水饺皇后”臧健和:带着水饺闯世界
第4个回答  2007-06-06
不是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