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令人感动的故事!!!!!

最近我做一个报告,急需要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越多越好,假如您的故事很少,我也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支持。
可以是关于友情的、亲情的、爱情的……只要是是特别感人的故事就可以,能让人听后感动或会哭的。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暴走母亲,减肥前后
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母爱齐天。颁奖词: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编辑本段母爱无疆
  截止2009年11月的7个多月前,她被查出重度脂肪肝,割肝救子之门“砰”地一声被关上。医生说,要救孩子,你先试试减肥,才有可能减去脂肪肝。抱着一丝希望,从此,她奔走在江岸区谌家矶长长的堤坝上。   10月25日凌晨5点,江岸区谌家矶堤坝。这条为防洪而建的大坝,全长4.5公里,以先锋村为界,分为东坝和西坝。   堤坝下,村庄静谧。“吱呀”一声,先锋村内的一家铁门开了。一个瘦削的女人快速闪了出来,朝坝上走去。她的步子迈得不算大,但频率极快。她的上身挺得笔直,远远望去,似乎只有两条细腿在快速拨动,像被上了发条一样。   远处天兴洲大桥上的桥灯,形成了一条光带。借着微弱的光,她飞快地朝前赶。昏暗中,也有一些晨练的身影,但这些身影很快被那个瘦削的女人超越。“减肥那带劲,要那么漂亮干什么?”有人远远地朝女人喊话,喊话的人叫易宙梅,家住堤边,她告诉记者,虽然天没亮,但她一眼就能认出那个女人,因为坝上所有的人中,她走得最快、最急。因为自己做水果生意,每天要起早出门进水果,从年初到9月底,每天都能看到那女人暴走,一天都没有间断。   除了易宙梅,记者在村子里遇到的十几个人都知道女人在减肥,但都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减肥。   春去秋来,风雨无阻,211天,每天暴走10公里。   终于,奇迹发生了,重度脂肪肝消失了。母亲陈玉蓉,再次叩响了割肝救子之门。
事件渊源
  儿子病了18年我要给他一个肝    陈玉蓉
这个减肥的女人名叫陈玉蓉,今年55岁,1996年从乡办企业下岗,目前在一家建材市场做会计。谈起她,村里人都夸,做事干练、热心快肠,对生病的儿子更是无微不至。但她儿子得的什么病,乡亲们也说不太清楚。   陈玉蓉的儿子叫叶海斌,今年31岁。13岁那年,海斌突然变得说话结巴、连走路都走不直了,他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肝脏无法排泄体内产生的铜,致使铜长期淤积,进而影响中枢神经、体内脏器,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陈玉蓉说,尽管知道儿子的病情凶多吉少,但真正让她感到死亡威胁的,是两次大吐血。   2005年8月5日深夜,已经睡着了的陈玉蓉迷迷糊糊听到儿子的呕吐声,当她打开灯,发现客厅里一大摊的血。后来医生告诉她,叶海斌的肝已经严重硬化,需要做移植手术,否则很难说还能活多久。但30多万元的异体移植费用,对这家人来说,是个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她选择了让儿子接受护肝保守治疗。   在陈玉蓉的精心照料下,叶海斌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此后3年间,叶海斌结婚、生子,还找了份临时工,但病情的再次发作打破了这一家的宁静。   2008年12月14日夜里,在外出差的叶海斌再次吐血,被送到宜昌一家医院抢救。次日清晨,陈玉蓉坐早班车赶往宜昌,由于漫天大雾,高速公路被封,儿子生死未卜,母亲心急如焚。陈玉蓉默默祷告上天保住他的孩子,她愿意用自己的肝换取儿子的性命。   叶海斌抢救成功了,几天后被转到武汉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病情趋于稳定。陈玉蓉也决定履行对上天的承诺,把肝捐出一部分给儿子,并于2009年2月9日住进了器官移植病房。
医生说法
  医生:你有重度脂肪肝割了肝可能会死   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打破了陈玉蓉捐肝救子的希望。   2008年12月31日,陈玉蓉的肝穿结果显示:重度脂肪肝,脂肪变肝细胞占50%-60%。这种情况,一般不适宜做肝捐赠。   考虑到叶海斌病情危急、陈玉蓉救子心切,武汉同济医院为其进行了一次大会诊,最终设计了一种“折衷”的手术方案。移植手术中,叶海斌保留部分肝脏,陈玉蓉捐1/3的肝脏给儿子。这样,陈玉蓉的肝脏能够为儿子代谢掉体内的铜,同时,陈玉蓉体内的肝脏也基本能维持自身的需要。手术原定于2009年2月19日进行。   就在手术前一天,陈玉蓉被主刀医生陈知水教授叫到办公室。陈教授告诉她,手术前常规检查中,叶海斌被查出丙肝。如果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叶海斌留在体内部分肝脏,会把丙肝病毒传染到即将移植过来的母亲的肝脏,再次导致肝硬化,最终浪费母亲的肝脏。   基于这个原因,叶海斌的肝脏必须全部切除,母亲就需要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给儿子。可是,母亲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撑其自身的代谢。无奈,捐肝救子的手术被取消。
家人感动
  老伴:她不让我捐肝坚持要走路减肥   陈玉蓉的丈夫叶国祥和儿媳也想给儿子捐肝,但陈玉蓉断然反对。   叶国祥是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公司的内退职工,2003年起就在油船上做杂工,每月将近3000元的收入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陈玉蓉说,儿子出院后要吃药,小孙女要养育,丈夫的身体要垮了,这个家还怎么撑下去?媳妇也不能捐,她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   医生了解情况后,也建议叶国祥放弃,况且叶海斌的病情趋于稳定,还可以再等一段时间。如果陈玉蓉减肥,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脂肪肝。   减肥计划   2月18日,陈玉蓉从医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由于医生叮嘱不能乱吃药,运动也不能太过剧烈,她选择了走路。   从陈玉蓉家旁的巷子里走上堤坝,左边不远处,就是标志着“2”的一个石礅,这也是谌家矶东坝的起点。陈玉蓉就从这里开始,走到堤坝的终点——一个标志着“4.5”的石礅,走一个来回,正好5公里。陈玉蓉早上走一次,晚上走一次,一天就是10公里。   每天早上,陈玉蓉5点不到就从家里出发。晚上,陈玉蓉一吃完晚饭就要出门,因为堤坝上没有夜灯,她不能回来得太晚。   7月的一天夜里,坝上出了车祸:经常散步的一位中年妇女被摩托车撞死了。此后好长一段时间,晚上再无人到坝上走路。唯独陈玉蓉还在坝上走,“什么鬼我都不怕,对于一个女人,还有什么比失去孩子更可怕!”   叶国祥夜夜在船上为妻子担心受怕。他说,有天妻子给自己打电话,说“走不回去了”,眼前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在坝上坐了很久,才摸着黑勉强回到家。他常年出船在外,妻子从来报喜不报忧。“那天的情形肯定很严重,要不然她不会说。后来她又一直嘱咐我不能告诉儿子。”   即使不知道这件事,儿子对妈妈还是充满了愧疚。叶海斌说,妈妈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塞回碗里去。陈玉蓉的大妹妹陈荣华说,姐姐只吃青菜,水煮的,没有油,根本难以下咽。   陈玉蓉的坚持   对自己的节食,陈玉蓉并不满意。她说自己有时太饿了,控制不住吃两块饼干,吃完了就会很自责。   每天10公里路,每餐半个拳头大的米饭团,常人难以想象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坚持。陈玉蓉说:“有时我也感觉看不到尽头,想放弃。但我坚信:只要我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饭,离救儿子的那天就会近一点。”
奇迹发生
  9月21日,微明晨曦中,陈玉蓉看到了一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这让她感到一 陈玉蓉
阵欣喜,莫名的高兴。   7个多月来,她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而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她觉得是时候去医院检验一下自己的成果了。这面红旗让她感觉是个好兆头。   体重显示:她已从68公斤减至60公斤;肝穿显示:脂肪变肝细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没有了!这个结果让陈知水教授大为震惊,当时为了安抚她,说只要努力,半年也许可以消除脂肪肝,没想到她真的做到了。“这简直是个奇迹!”   对此,武汉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田德安也连声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如果这次还不能捐,我会一直走下去   10月19日,在陈知水教授的建议下,陈玉蓉住进医院进行全面检查。24日晚,她做完了核磁共振检查后回了趟家。这是她的最后一项检查,她的老伴也从广水赶回来了。“住院的几天没怎么走路,我心里觉得有点不安,既然回来了,就还是走一走。”25日早晨,当陈玉蓉走完5公里路后,东方已泛起了红色的朝霞,远处天兴洲大桥上的灯仍亮着。   陈知水教授称,未来两天,全院将进行一次大会诊,评估陈玉蓉此次是否可以给儿子捐肝。陈玉蓉平静地告诉记者:如果这次还不能捐,我会一直走下去。   为了割肝救子,母亲连续7个多月日行十公里减肥,重度脂肪肝奇迹般地消失了。11月2日,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联合相关科室进行大会诊,一致通过“暴走妈妈”陈玉蓉的捐肝申请。
移植手术
  上午7:30陈玉蓉被推进手术室,由器官移植所所长陈孝平教授亲自主刀。进入手术室准备,9:00移植手术开始,在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相关科室的紧密配合下,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11:15陈玉蓉的割肝手术完成。   “暴走妈妈”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斌于2009年11月3日11:03送进手术室进行肝移植手术,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外科陈知水教授亲自主刀。[1]
编辑本段媒体评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相信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首孟郊的《游子吟》。诚然,母爱如水,除了接受和感动我们又能真正回报多少,而母爱最高尚最珍贵之处也正在于其不计回报的大爱无私性。正如奥利弗·温戴尔·荷马所言“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母亲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长久的爱 ,它的源泉永远不会枯竭!   正是出于对母爱如此伟大和无私的感恩,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 ‘红的’(注:指高粱饼子)。”的确,母爱的伟大已超越了一切,名利如烟云,转头或成空,唯有伟大的母爱才是永恒。也许我们的母亲是最平凡的人,但却仍然是我们最应该尊重的人。   中国有句俗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形象的指出了我们社会应该给予老人的尊贵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有太多的老人不仅没有被当“宝”,反而成了其子女虐待甚至遗弃的对象。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不能保障不说,有时甚至还要遭受子女的打骂。频 暴走妈妈
繁出现的老年人自杀事件也进一步证明了孝道缺失已成为当代一个愈来愈突出的社会问题。   “子欲孝而亲不在”是很多人心中的遗憾。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操劳一生,却可能还没来得及享受一点天伦之乐就远离我们而去,而当我们有一天真正了解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和厚重之时,我们才为自己年轻的无知追悔莫及。尽孝需趁早,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也许只是过年过节的一次团圆,也许只是游子一个嘘寒问暖的电话,更也许只是一个关爱的眼神……[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9
女孩和男孩在高中时后就被看成是金童玉女,但那个黑色的时间里高考是掌控每个人生活的枷锁,所以深为乖学生的他们俩没有任何异于普通同学的交往。
后来,两个人都纷纷考上了大学,分居于两个城市,大一那年,男孩儿频频打电话给女孩儿,他门冠冕堂皇的叫对方好朋友,整整一个夏天,他们的心贴得越来越近。
寒假到了,期待中的相见显得熟悉而又陌生,男孩儿激动得抱了女孩儿,可是女孩儿还是那个单纯的惯有严厉家教的女孩儿,她接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只有恋人才会有的举动。她生气的,不满的,弃他而去,只剩下男孩儿在那里悔恨着。。。
又一个夏天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物是人非,男孩儿接到了女孩儿的电话,他意外地惊喜地不知所措,可是得到的却是女孩儿已有男友的消息,他轻叹着,支支吾吾无以应对,这个时候,女孩哽咽了,她说,这些个日子以来,我一直在等你的电话,但是我终究是没有等到。。。。。
日子还在肆意的挥洒着无数个美或不美的瞬间,可是谁又知道那年停留在荷叶上的蜻蜓在作着怎样的惆怅呢?
第2个回答  2011-06-09
大象救孩子
  在泰国普吉岛,有一头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许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地方。英国游客芭妮特说,海啸发生当天,当巨浪直扑普吉岛的时候,一头海滩供游客拍照的大象成了人们的救命英雄。因为大象主人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许多小孩都抱到象背上,大象于是背着他们逃离危险的海滩,最终成功脱险。
巨蛇引路救妇女
  在印尼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一名女子在一条大蛇的指引下,抵达安全地点。26岁女子丽扎说,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没,慌乱中人们纷纷逃命。这时,一名女邻居因为受了重伤,请丽扎带自己的一对双胞胎逃生,于是她背起了双胞胎。   在与急流搏斗时,她看见一条大蛇从左侧顺着洪流游去,她就跟大蛇一直游,结果抵达了安全的地方。事后,丽扎说:"很奇怪,当时见到大蛇,我并不感到惊慌。"而且,大蛇也没有咬她们。
大象嚎哭救游客
  在泰国普吉岛北部新兴旅游胜地蔻立,一群外国游客因为骑乘的大象突然狂奔到高处,结果幸运获救。   在海啸到来前,泰国赶象人邓.萨郎甘和妻子率领一支由8头象组成的队伍向海边进发,象背上坐着十几名外国游客。突然,大象开始呜咽。平静下来约一小时后它们又“哭”了起来,这一回再也不能平静。   很快,大象载着惊恐的游客向背离海滩、覆盖着灌木丛的山上狂奔而去。海边其他不工作的大象,也纷纷挣脱沉重的锁链向高处跑去。然后,人们看见巨浪袭来,开始跟着大象狂奔。
.小狗救回7岁小主人
  在海啸重灾区之一的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海边小村,一条名叫“塞尔万库马”的小狗救了它的小主人迪纳卡兰。   海啸来临时,迪纳卡兰的母亲桑吉塔只能抓住两个年幼儿子的手,拼命向高处奔跑,并希望自己最大的孩子、7岁的迪纳卡兰也能跟着她一起逃出险境。但迪纳卡兰并没有跟上母亲,而是向他自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离海岸只有大约40米的一个小棚屋跑去。   危急关头,“塞尔万库马”毅然掉转头去追小主人。它一路咬着小主人的衣服,间或用鼻子拱着小主人,硬是将他给拽回了附近高处的安全地区。最终得救的迪纳卡兰感激地说:“塞尔万库马咬着我衬衫的衣领,把我拽了回来。”   .
大象帮助救灾
  在泰国南部重灾区,大象成为救援人员的首选帮手。目前,已有24头大象运到泰国南部地区,参与灾后的救援与重建工作。大象的主人说,在这些碎石遍地的灾区,“大象要比四个轮子的卡车和锄头效率高得多,只有大象能够承担这项工作”。   泰国南部当地政府人士表示,大象正在把成吨的垃圾运走,为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工作的救援人员提供了便利。
狗为救主人牺牲了
  一天晚上,一个名叫谢尔盖˙库利科夫的18岁青年,喝得烂醉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行人纷纷避而远之,一位老人实在看不下去,走上前指责他,库利科夫一怒之下冲着老人破口大骂,还抡起拳头要揍老人,并掏出1颗手榴弹投向人群,瞬间人们目瞪眼呆,一场惨剧即将上演。   此时,人群不远处,有一个人正牵着一只狗向这边走来,突然那只狗仿佛意识到将会发生什么事,猛然挣脱主人手中的绳子,钻进人群,一跃扑向正在冒烟的手榴弹上······刹那间,爆炸声响起。众人呆在原地半天才回过神来,看到这只仁勇的狗儿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而人们安然无恙,顿时人群沉默下来。
编辑本段水生生物
  生活在印度洋波涛中的钩鱼。雄钩鱼的后脑勺上有一个小小的钩子。雌钩鱼产下的卵成串地挂在钩子上,由爸爸随身带着,一直到小鱼顺利出世。海马在这方面的做法也很有独创性。雄海马的大肚子下部,长有两个盖状物,是两个不大的皮肤突起。雌海马产卵期间,把卵产在雄海马的这两个突起中间。卵被产下并被雄海马受精后,立即粘附在雄海马的肚子上,而雄海马的这两个突起物迅速膨胀,下部的边缘接触到一起,这样鱼卵便从四面八方被盖住了,成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育儿袋。在雄海马携带鱼卵的这40—50天内,每一只鱼卵就通过育儿袋的血管吸取营养物质,跟人的胚胎从母亲的胎盘上吸取营养物质一样。   淡水水螅的繁殖属于芽殖。小水螅在母体上直接长成,这便称为无性生殖。但到秋天它们可以产下受精卵,所产下的卵立即附上一层保护膜,来年春天小水螅便破膜而出。非洲坦噶尼喀湖有一种鱼将卵藏在嘴里,由自己来看护。在它们看来,嘴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不但如此,就连刚生下来的小崽开始一段时间也呆在里面。它们可以出来游游,但稍有危险母亲便把它们赶进安全的避难所。   有一种小鱼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鄂霍次克海的深水层。每年春天产卵期一到,它们就从深水层浮到水面上来寻找那种硕大的勘察加蟹。它们游到这种螃蟹身旁,把自己长长的产卵器伸到蟹壳下面,然后把卵产到螃蟹的腮里。鱼卵在蟹壳里面就像在孵化器中一样,可以在绝对安全的条件下发育生长。暖季一到,等浅水地带的水被晒热了,螃蟹便纷纷前往。小鱼孵化出来的时候,它们也正好来到靠近海岸的浅水地带,这里的水既温暖,又有足够的食物。   马来西亚热带丛林的风梨叶中栖息着一种两栖蟹。因为那里爱下一种暖雨,水洼里老积有水,雌蟹把卵下到小水洼里后,便在那里细心守护。小蟹出壳后,母亲还得继续看护3个月,喂它们食,保护它们免遭蜘蛛、蜻蜒幼虫和其他天敌的侵害。   南美花胸短头蛙能分泌一种毒汁,当地的印第安人用来涂在箭蔟上。但雄蛙在孵雌蛙产下的卵时,一看见破壳而出的小蝌蚪,立马将它们放到自己的背上。蝌蚪很快爬上去,并用黏液粘住。爸爸把孩子背到最近的水塘,放进水里,小蝌蚪对它的毒有抗毒性。
第3个回答  2011-06-09
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这个网上能搜出一大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