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变青蛙的5个过程是什么?

如题所述

小蝌蚪长大过程中会经历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长出两条前腿—尾巴消失—变成青蛙5个过程。

生长初期:蝌蚪孵出3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容易导致其死亡。生长前期:小蝌蚪孵出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开始寻找新的食物。生长中期: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生长后期: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



扩展资料

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

蝌蚪经变态而发育为成体的过程,称为变态发育。蝌蚪生长发育后,变态的时间受繁殖孵化季节和外界气温的影响极大,一般5~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2

1、蝌蚪的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尾巴长而扁。

2、长出小小的后脚,末端分化出5趾,大体形状没有变化,眼神可以更灵动,整体形状稍有增大。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

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

3、后脚逐渐伸长,有青蛙后肢的基本形态,尾巴变得更加细长。

4、长出一侧前肢,分化出5趾,嘴巴稍有突出,逐渐能分辨头部和身体,尾巴更细,但整体形态增大。

5、最后四肢全部发育完成,眼睛突出,嘴巴增大,尾巴可带可不带,这时就可以称为青蛙了。

扩展资料

化石记录

尽管蝌蚪的身体柔软不易保存,仍然有发现上中新世的蝌蚪化石,其长度达10厘米(3.9英寸)它们以生物膜的形态保存了下来,并留有硬质的下颚和骨头。

西班牙利夫罗斯发现的蝌蚪化石还保存有碳酸钙形式的脑壳、磷酸钙的神经索,肠子里还有岩石碎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15
经历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长出两条前腿—尾巴消失—变成青蛙5个过程。
1、生长初期:蝌蚪刚孵出3天内不会吃任何东西,主要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容易导致其死亡。3天后蝌蚪的活动量会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就会开始觅食,可以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饲喂,并适当加入一些天然浮游生物。
2、生长前期:小蝌蚪孵出10天以后,它的食量就会增大,生长发育加快,会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是其消化功还是比较弱,此时饲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蝌蚪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
3、生长中期: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会越来越好,为了使蝌蚪消化道发育,20日龄后蝌蚪除了可以投饲糊汁饵料外,还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
4、生长后期: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变为幼蛙的重要时期,蝌蚪在这一阶段会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蝌蚪的体长会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就会被吸收,此时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
扩展资料:
稻田是青蛙繁殖的理想场所。春天里整好的水田,是青蛙最好的交配产卵场所,也是蝌蚪获得顺利成长、较少天敌的场所。随着稻株一天天长大,吸引许多昆虫来吃食稻叶,对于青蛙来说,正是替它们送来现成的食物。青蛙捕食这些昆虫,保证了水稻的正常生长,直至结谷成熟。青蛙和水稻在稻田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组成一种共生互利的小生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