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与观念的含义是什么?区别在哪里呢?

如题所述

二者的区别是含义不同。
观点是观察事物的立足点或采取的态度,或者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举例说明:你们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和观点?打算如何处置相关人员?
观念从通俗意义上来理解,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当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总体的综合的认识。
它一方面反应了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同时又加上了主观化的理解色彩。所以,正确地理解,观念是人们对事情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
会意字。甲骨文(图1、2)中的见字,下部像一个跪坐的人,上部用一只特别强调的横放的大眼(“目”)来表示平视前方。“见”的本义就是眼睛向前平视。西周早期金文(图3)仍然保持着甲骨文见字的写法。从西周中期金文(图4)开始见字下边所从的人形已经变为形,但上部所从之“目”仍然很象形。到了西周晚期金文中的见字(图5)已经变为与秦汉篆文相近,眼睛变成了斜竖形,人的形体也变成垂手站姿了,《说文解字》小篆见字正是从这一形体而来。以后,汉隶以小篆为基文,进一步将“目”下的人形写作“儿”。由此发展成楷书。汉字简化时又根据草书将“見”简化为“见”。

对“见”字有了一定理解后,那“观”字该如何理解呢,让我们先看一下“观"字的起源进化历史。



“观”一般认为是形声字。其中“见”是形符,表示看见;“雚(guàn)”作声符。观,《说文解字》解释为凝视、审视。赵诚《甲骨文行为动词探索》:“甲骨文的萑字写作图A,象一种飞禽之形。或写作图B,增加了两个表示一双眼睛(图C),隶定当作雚。看来这是一种有着大眼睛的鸟。《说文》释萑为‘鸱属’,当指鸱鸺(也叫鸱鸮)一类鸟。鸱鸺,即俗所谓猫头鹰,也叫夜猫子。这一类鸟确实是有一对大大的眼睛。大概就是因为有一对大大的眼睛,所以卜辞的“萑”或“雚”作为动词有观看之义,再由此发展而有观察、监视之义。”甲骨文雚字用为观看之义,又引申为观察之义,正是《说文》所说的“谛视”之义。其本义也许是由猫头鹰(雚)有两个大眼睛而来。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皆用“雚”为“观”,后来才有从见雚声的“观”。大概当时的人们已经不知道雚就是观的本字,不了解雚字的构形初义,因此才加形符“见”以显示其字义。

从金文到楷书,“观”字形态无较大变化。汉字简化时,将左部“雚”简化为“又”,乃省写符号。右部“見”类推简化为“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