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名字的来历

如题所述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 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否定、鞭挞科举制度,谴责官僚集团,揭露封建礼教,同情人民群众,这样一些内容使《儒林外史》成为一部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的名著。被科举制度害得精神失常、心理变态的范进

本是贫寒青年,但在黑暗社会的熏染下逐渐腐蚀变质,抛弃糟糠之妻,成了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的匡超人;掠夺他人的土地,霸占寡妇的财产,专靠欺诈哄骗饱食终日的严贡生等人物形象,是中国讽刺文学中最早出现、最具影响的艺术典型。

《儒林外史》还写了一些下层人民,表现了作者对他们深切的同情和热爱,颂赞他们正义、朴实的高贵品质和非凡的才能。鄙视功名的王冕,真诚善良的伶人鲍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林外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儒林外史》原序中有言:夫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元虚荒渺之谈也。
意思是:之所以叫外史,原本就不在官方正史的行列;叫儒林,是不同于其他玄幻荒渺,神仙打斗的故事,而是现实中存在的故事。儒林 指得是士林阶级,而《儒林外史》是对他们进行鞭挞,所以才称为“外史”儒林外史
儒是指儒生可以说是现在的文化界
林,就是和“界”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这个领域
外史,就是别传,荒诞的故事

个人愚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14
《儒林外史》原序中有言:夫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元虚荒渺之谈也。
意思是:之所以叫外史,原本就不在官方正史的行列;叫儒林,是不同于其他玄幻荒渺,神仙打斗的故事,而是现实中存在的故事。
第3个回答  2011-06-14
儒林 指得是士林阶级,而《儒林外史》是对他们进行鞭挞,所以才称为“外史”。
第4个回答  2011-06-14
儒林外史
儒是指儒生可以说是现在的文化界
林,就是和“界”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这个领域
外史,就是别传,荒诞的故事

个人愚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