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上跨度最大、长度最长的桥,它的桥墩是怎么打下去的?

如题所述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从东连接香港,向西连接珠海和澳门,全长达到了55公里,其中有6.7公里是建设再海平面以下40米深的海底。由于位置和长度的限制,港珠澳大桥无论是采用斜拉桥还是吊索桥,都避免不了要在海中建设桥墩,这也造就了一个世界奇迹,其实在建设的过程中,历经了许多种思路的组合

最开始的时候,建造团队想要采用原始的围堰法。由于海洋环境相对复杂,贸然施工可能会影响桥墩质量,而围堰法就是把一定区域内的海水抽空,让施工环境变成熟悉的地面环境,但这种方法的建造和维护成本相当高,并不适用于深水区,而且破坏海洋环境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同时团队有成员提出用沉箱法。这种方法需要人工潜水,一方面对作业人员的身体会有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在深海高压环境下氮溶解密度会发生变化,也会影响正常的建设施工。

在排除了这两种传统的建造方式后,建造团队最终选择了最新的建设技术,那就是在深海区打桩,这种打桩船采用新型材料,既能够承受海水盐分的侵蚀,也能防止其他海洋生物群落的破坏,从而确保桥墩建造质量。为了确保桥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桥墩也采用了能够适应海洋高盐分的特殊混凝土,以此确保桥墩能够经受长期海洋环境的腐蚀以及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对桥面造成的冲击和破坏。

港珠澳大桥的建造不仅代表了中国在桥梁建筑领域的绝对地位,也代表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福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匠人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8
每一个桥墩下面都有一个承台,在靠近岸边浅水的地方,承台的建造采用围堰法。

围堰法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用钢板桩,一种用土石坝,在海水浅的地方把水档住,把桥墩要建设的位置围起来,之后利用抽水机把围起来区域中的水和泥沙抽干,直到露出地面。

这样中间就形成一个围堰,工人可以在围堰中工作,这跟陆地上的工作差不多。等到工作完成之后,就把围堰外的钢板拆除。这种方法适合在浅水的地方修建,难度比较低,不过需要的空间大,耗时耗力,对周围的水域环境、海洋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22-04-08
桥墩不是打下去的,桥敦是用混凝土浇注出来的,必须先在要浇注的桥墩下打下桩基础作为桥墩的支柱,一般都很深(一般10几米以上,根据桥的大小而定),然后再在桩基础的平台上立制作模板,再用快干水泥搅拌的混凝土浇注
第3个回答  2022-04-08
采用的是206号墩钻孔桩开始开钻,这个钻孔的直径达到了点5米,深度达到了86米,钻孔深度比较大的是KTY4000钻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