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教育的利于弊’辩论赛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急需

如题所述

  们总说:顺藤摸瓜,但对于教育而言,我们似乎都能看到瓜在那里,可顺着手中的藤,却找不到连着瓜的方向,甚至都找不到哪一条是连着瓜的藤。
  文章的标题,是6月24日上海电视台采访我时问的一个问题。 我们那次是在谈一部美国纪录片,叫《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

  《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是一部在2007年9月拍摄完成的纪录片,2008年年初开始在美国媒体和大众中引发热议。 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美国高中阶段为4年,若与中国相比,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初三到高三)。 影片跟踪对比了美国、中国和印度各2位,共计6位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和生活,试图探讨三国中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在努力刻苦地学习时,美国的学生或是在镜子面前顾影自怜,或是在玩电脑游戏,或是在看电视连续剧《实习医生格蕾》。 从影片中不难直观地得出结论:美国学生与印度和中国学生相比,实在是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而该影片直接要告诉人们的是:美国正在被世界其他国家快速地甩在后面!在我看来,如果说这部影片有主题的话,那就是:美国中学生落后=美国将失去在未来的竞争力!

  我在美国看到这部片子以及美国教育界内外的评论后,于时年2月写了篇文章,认为虽然《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并不是一部严谨的学术纪录片,但我们还是从中能够读出影片为美国未来还能否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甚至是否还能继续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所有的那份焦虑感。 当然,稍微对美国社会和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美国知识阶层总是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他们对可能到来的危险、危机总是有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准备和实际的防范措施。

  同时我认为,这部影片更值得引发我们对中国教育、教育体制以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刻的反思和深入的研究。 两年过去了,今天回过头来再看《两百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同时再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思考,我们或许应该领悟到一点:该有忧患意识的,其实是我们。

  就在前不久,《新京报》一则“群众来信”中称,她家附近的幼儿园分快慢班了,20%“优秀幼儿”进了快班。 邻居一个男孩儿未进快班,回家后哭得昏天黑地。 有人评论说,中国教育走火入魔,现在已经蔓延到幼儿园了。 若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稍微历数一下就会发现,这一评论并非危言耸听。

  对于幼儿园分快慢班,我在想的问题是:当我们听到或者看到那个未能进入快班的孩子在痛哭时,我们应该能够想到,还有更多的80%中未能进入快班的孩子及其家长,那么,他们又是何种反应呢?当然,有哭的,就有笑的。 不用别人述说,我们还能想像到甚至能够听到那些进入快班的20%的孩子们的笑声。 然而,仔细想想,无论是孩子们的哭还是笑,更值得教育者去沉思:这样分班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类事情的推手是谁?仅仅指责这个幼儿园公平吗?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个幼儿园的故事及其存在的问题,倒很像是目前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 试想,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很多年了,新课改的高考也在今年开始实施了,但回望基础教育阶段,重大变化又体现在哪里?高等教育改革实施也有年头了,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拔尖人才——为什么至今依然令人感到振聋发聩?

  当看到幼儿园分快慢班的消息时,我认为,对于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的问题,我们真是到了必须认真对待的时候。 当然,我也非常清楚,像这样的问题绝不是一两次访谈或者一两篇文章可以谈完的。 但问题总还要谈,涉及到的具体问题也需要条分缕析。

  我非常清楚,中国的教育问题成堆,我们不得不追问的问题似乎更多,而令人困惑的更在于,几乎所有问题似乎都相对独立,却同时环环相扣。 人们总说:顺藤摸瓜,但对于教育而言,我们似乎都能看到瓜在那里,可顺着手中的藤,却找不到连着瓜的方向,甚至都找不到哪一条是连着瓜的藤。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去追问、去探索,因为:教育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它更决定着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前途和未来。
  我们在多年的研究中发展:中国的人口问题、腐败问题、经济问题和各种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问题,而导致教育问题的原因又在于教育制度。其表现在于:  

  (一)、教育制度是导致中国人口问题的关键因素:  

  中国的人口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基数过大和人口再生产规模过大,二是人口素质过度低下。导致人口基数过大的原因是历史性的,也是教育性的。所谓历史性的原因就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对人口规模的扩张性政策,所谓教育性的原因就是生育观念的教育严重缺乏。中国人口规模尤其是人口再生产规模过大的教育原因是:1、随着人口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趋向于少生或不生,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人口规律;2、随着人口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优生观念将会提高,从而使其后代进一步巩固少生和不生观念,人口规模将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导致中国人口素质低下的原因则完全是教育性的,即因缺乏应有的教育而使人口素质极其低下。这一问题近三十年来表面上似乎有了提高,但实质上中国人口素质是在下降。  

  可见,人口问题可以归因于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又归因于教育制度。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教育制度→教育问题→人口问题

  (二)、教育制度是导致中国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腐败问题形成既与人性相关,也与制度相关。从人性方面看,孔子都承认“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也”。而对于人性之善恶,儒家学说肯定人性主恶从善(即人的本性是恶的:食、色,性也。),但可教化而从善。因此,如果教育不够,人们无法就无法将“君子之财,取之有道”这样的仁道形成自己的道德习惯或道德本能(让每一个人将道德从小培养成习惯甚至本能就是教育的第一要务,否则,教育将失去其最基本的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在教育得当并充分的条件下,每一个人都从小接受了传统美德教育,腐败问题就可以在内德条件下再辅之以外法而得以有效遏制。  

  可见,腐败问题从内德(根于对人的教化)和正潜规则(而不是如何通过行贿而获得项目等这样的负潜规则)方面完全归因于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又归因于教育制度。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教育制度→教育问题→腐败问题

  (三)、教育制度是导致中国经济问题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  

  1、经济秩序混乱。  

  2、交易规则潜在化、阴暗化和负面化。  

  3、拜金主义思潮成为经济观念的主流并不断腐蚀经济体系、政府体系、家庭和社会。  

  4、币值不稳定并与“无商不奸”这样的行为紧密相关。  

  5、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无效并与被调控主体的政府官员、金融机构和企业当权者的逆势博弈行为直接相关并无法从行政、经济和法律上得到解决。  

  6、失业问题严重。  

  7、按劳分配这样的分配价值取向在政府、企业和整个社会无法得到具体体现。  

  8、权力经济、官僚经济、恶霸经济、地下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资源配置方式复杂而混乱,包含着社会各个阶层为此付出的血泪(获得利益者与被剥夺利益者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都很低下)。  

  9、经济对人们生活质量的贡献较小。  

  10、经济增长的后果是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问题和物种破坏。  

  11、经济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破坏极其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  

  12、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和社会过度追逐金钱利益,忽视文化、道德、安全感、社会责任感和非金钱性社会地位。  

  13、企业效率表面化、金钱化和过度物质化。  

  14、政府和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私有企业)的当权者的金钱主义思想主宰着经济体系甚至整个社会。  

  15、经济分配和权力分配不公,个人、家庭和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权力两极分化严重。  

  我们认为,上述经济问题的一个基本根源还是归结到教育问题上(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再展开论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可以归纳为:  

  教育制度→教育问题→经济问题

  (四)、教育制度是导致中国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  

  1、杀人、诈骗、抢劫等犯罪问题严重并极端年青化。  

  2、婚姻法等法律不断受到来自新的生活方式的挑战。  

  3、网络犯罪问题严重并与青年人和学生紧密相关。  

  4、毒瘾和毒品走私犯罪严重。  

  5、网瘾、网络游戏问题严重。  

  6、因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而导致的癌症等疾病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7、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这样的传统美德不再成为人们能够普遍做得到的行为和道德习惯。  

  8、人们缺少安全感同时也不能给他人安全感。  

  9、人们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不再为绝大多数人所具备。  

  10、人们普遍过度追逐物质享受和性享乐,道德堕落,精神颓废,缺乏理想尤其缺乏关爱天下苍生、胸怀远大抱负的社会责任。  

  11、人们普遍意志薄弱,容易在挫折面前消沉、自杀甚至采取极端变态式的滥杀无辜。  

  12、贫穷阶层的贫富心理和富裕阶层的鄙贫心理越来越严重,各个阶层之间、劳资之间、上下级之间、官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紧张甚至因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而积累着仇恨和报复行动。  

  上述社会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又归因于教育制度。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描述为:  

  教育制度→教育问题→社会问题

  二、我国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18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中国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便从传统文化学习的文质走向了极端外国文化学习基本全面流氓化,知识分子也不再“学而优则仕”,而是披上知识分子的外衣充当真正的文化流氓。这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从前面的简单论述中我们已经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中国的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中国教育制度。然而,中国教育制度究竟出了哪些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中国教育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个方面:  

  (一)、统考制度  

  统考制度包括初考制度、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大学英语定级考试制度、职称英语考试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等,这些制度成为束缚中国学子学习的枷锁,也是误导中国人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制度的约束和误导下,每一个中国人从6岁开始便失去了学习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人生发展的自由,每一个中国人都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只会学习课本和考试,相当多的人变成有文凭无文化的“文盲”(进入学术权威或教育权威者甚至就是文化界的流氓和学霸)和人格不健全、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善于投机钻营和玩弄权术、贪图享乐的知识分子的败类。  

  (二)、英语学习制度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进行全民英语教育制度。初考、中考、高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职称评定等待无论是什么专业都要考英语,从而使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还是用不上或忘得一干二尽。然而,作为教育基本价值取向的对人的教育(学会如何做人)方面却无人问津。人们从小不仅不重视修身,而且还鄙视有教养者—这是多么怪异的社会现象啊!  

  在全民英语教育制度下,人们从来不去过问《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春秋》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典籍,更不去从这些文化经典中承接修身之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剧,也是中国人民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更是中国社会的悲剧本身及其一切悲剧的根源。  

  (三)、管学教一体化制度  

  中国教育中另一个致使性的制度问题就是教学者、研究者和管理者三位一体制度,即在学校里(包括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术和科研机构)管理位置上的当权者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研究者。于是,学校和研究机构就形成了“当官→    当教育权威→当学术权威”的利益追逐链。在此利益链中,学校和研究机构成了行政管理者尤其是当权者的天下,他们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行政权力,然后利用行政权力给自己评职称(教授和研究员等)、当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各种各样的代表教育权威和学术权威的社会兼职,最后将一切教育权力、和学术权力尽归于自己门下,并将一切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变为自己、家人和朋友可资享受的源泉。而那些真正老老实实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底层教师和研究人员却无法得到应得到的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他们只能拿着国家规定的微薄工资去支撑他们的教学、研究和艰辛的,甚至只能默默忍受着当当权者打工仔的苦难。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目前教育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下在于教研管三这就是中国目前教育体系中日益严重化的悲剧。  

  (三)、职称评审制度  

  目前,中国的职称评审制度已经越来越成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结合的一种工具,这一制度的人情性、随意性和官僚性已经日益增强了它对学术研究和教学的破坏性。具体表现在:  

  1、职称评审已经成为一种拉关系、索贿赂、搞腐败的行政权力。  

  2、职称评审已经成为当权者压制真正做学术研究和专注于教学的老实人的工具。  

  3、职称评审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教师、研究人员和其他员工制造学术垃圾的根源。  

  4、职称评审已经成为学术刊物、出版机构制造学术垃圾并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基本原因。  

  5、职称评审已经成为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的罪魁祸首。  

  6、职称评审已经成为误导学术、教学价值取向的重要原因。  

  7、职称评审已经成为结党营私的重要方式。  

  8、职称评审已经成为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误置的杠杆。  

  因此,尽快改革目前的职称评审制度是恢复正常教育秩序和学术秩序的关系,必须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四)、教学评估制度  

  教学评估制度的本意在于监督各个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事与愿违,教学评估的实施却导致了与其初衷背道而驰的结果:  

  1、教学评估不是评教学质量,而是评教学设施。从而导致了各所高校为达标而大兴土木,造成了巨大的“基建繁荣”现象,同时也形成了相当严重的基建腐败问题。  

  2、教学评估不是评教学水平,而是评准备材料。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将材料事先准备好存入市场上最高档的笔记本电脑一起送给“专家”(实际上大部分都是高校的书记、校长和所谓的学术权威这样的行政官员,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处在教学和深感一线,他们的课是他们的学生帮他们上的,他们的学术是他们的学生或下属教师或研究人员帮他们做的。),专家们每到一所学校都要拿取巨额贿赂并到所在高校地区吃喝玩乐,一所高校一次评估的接待费少则数百万,多则数千万(在失学规模庞大的中国教育面前,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造就了中国教育界的一大批教育腐败分子。  

  3、教学评估误导了教学和科研的价值取向,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和研究者的研究精力,将教师的工作误导到了做表面文章和评估材料的准备上,将研究者的工作误导到了抄袭成果和评估材料上,真正的教学质量和原创性科研成果廖廖无几,教育垃圾反而将真正的教学成果以及它的完成者逐出了教育界,而学术垃圾也反而将真正的学术成果逐出了学术界。  

  4、按照教学评估标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为了达标而大量、盲目“引进人才”。为了引进“教授”、“博士”,很多高校给引进的教授、博士以巨额奖励,这些教授、博士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才实学,有的甚至边做一个教师或研究人员最基本的人品、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都不具备,但他们却一进学校就可以得到数十万元甚至价值近百万元房产、骄车和“科研启动经费”,而真正在一线兢兢业业工作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研究能力相当强的教师反而受到压制和歧视,如果他们不能成为当权者的奴才,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待遇都得不到,更不用说能够得到诸如出版学术研究成果经费等这样的学术资源。  

  三、进行整体教育制度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基于目前中国教育制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如何通过制度变迁来实现中国教育质量的真实提高和学术研究水平的真实提高就成为摆在中国社会最重大的问题之一。按照我们的研究,我们向人大和政协提出如下建议,供人大和政协决策时参考:  

  (一)、废除统一考试制度,建立分散考试制度。  

  首先必须尽快废除统一考试制度,建立新的分散考试制度。  

  1、取消小学升初中统一考试,由各学校根据其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自行命题组织考试。  

  2、取消初中升高中统一考试,由各学校根据其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自行命题组织考试。  

  3、取消高中升大学统一考试,,由各学校根据其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自行命题组织考试。  

  4、全面取消大学英语统一考试。  

  5、取消职称英语统一考试,非英语翻译及其相关专业不再进行英语考试。  

  6、取消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由各学校各导师根据其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自行命题组织考试。  

  7、取消博士研究生入学学校统一考试,由各学校各导师根据其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自行命题组织考试。  

  8、取消职业硕士(如MBA、MPA等)联考,由各学校根据其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自行命题组织考试。  

  9、取消公务员统一考试,由各用人单位根据需要组织命题考试。  

  保留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但须进行考试内容的改革。  

  上述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必须将在网上公布考试结果,同时在网上公布考试试卷,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在考试、录取程序中增加公开程序和仲裁程序。国家应当尽快制定《考试法》,并尽快建立新的导师制度,淘汰那些不做学问的不合格硕士生导 师和 博士生导师。对培养的学生进行追踪,导师必须对其所培养学生负责,若出现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三年读书期间内达不到毕业要求的,不予毕业。导师培养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三年内有百分之三十以上学生不能毕业或学生毕业后三年内没有研究成果的,撤销导师资格并赔偿在任期内的全部导师津贴。  

  (二)、废除英语学习制度,建立传统教育制度。  

  废除英语学习制度,建立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学习制度,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春秋》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典籍和中国书法、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绘画、中国武术等纳入小学、中学和大学必修课程。学生培养目标包括做人(教养)和做事(技术)。因此,学生不仅要在其学业中掌握一门或多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做人的基本修养。  

  (三)、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制度。  

  废除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内部的“职称评审委员会”,由国家建立一个统一的职称评审机构和网站,将申请评审者的成果和教学水平(由评审申请者所在单位统一为评审申请者做教学录像)和申请书一起提交给全国职称评审委员会,全国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给申请者打分并公布于网上,整个评审过程和结果完全接受公民的监督。  

  (四)、教学评估制度  

  废除目前进行的教学评估制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由其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成就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由社会承认即可。  

  (五)、建立名誉校长制度  

  中小学名誉校长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向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聘,大学名誉校长由教育部统一向全世界招聘。名誉校长是校务委员会招集人,平时做自己的学问,每年举行一次例会,遇重大问题需要时招集临时会议,讨论和决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事项。  

  校务委员会由全体教师和研究人员组成的教代会选举产生,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  

  校长是校务委员会和教代会决策的执行人,负责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但不具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  

  (六)、建立教研管分离制度  

  学校的学术研究人员可以同时从事教学工作。同样,教师也可以同时从事研究工作。但是,管理人员(包括校长、各级行政干部,但不包括名誉校长)不利同时兼任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更不得担任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导师。  

  (七)、建立公开招聘制度  

  包括名誉校长、校长、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均向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聘,大学名誉校长和校长的招聘由教育部负责,五年一任。中小学名誉校长和校长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向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聘,教师、科研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由校长负责公开招聘,报校务委员会批准后聘用。  

  (八)、改革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的核心是一定要保证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为教育和学术所用。学术资源用于支助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教育资源用于教学和对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研究人员的报酬按照当年的研究成果分配,教师的报酬按照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量(按照课程及其教学质量确定报酬)进行分配。  

  (九)、改革固定员工制度  

  改革固定员工制度,全面废除约束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户口、级别和事业单位用人指标,让人才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学校给名誉校长、校长、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的东西只有一样,那就是业绩报酬和奖励。学校向任何人提供的科学和教学条件均一样,不利以住房、科研启动经费等方式搞人生歧视,营造不公平的环境。 
  以上这些内容给你参考 开场和结束语就可以从里面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0
看看大学生辩论赛应该就知道一些了,开场白可以交待一些客套话还有就是游戏规则的简单介绍,包括辩论双方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反双方的辩论题目等,目的就是让观众就快了解整个辩论赛的要求和内容。
结束语应该尽可能让专家评委发表意见,作为主持人不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简单将辩论过程的事实进行简单总结并对双方的精彩表现表示感谢。
中间的过程作为主持人不要过多参与,你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双方按照必要的规则进行辩论,把握辩论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提醒,在出现规则问题时你具有完全的发言权。

总之主持人的作用就是保证辩论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通过自身不温不火的表现为辩论双方营造良好的辩论空间。

以上看法完全出自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经典辩论赛开场白 ( 2007-10-17 11:29 )

第一:
辩题 金本 理在情先
财管 情在理先
一辩:我对白云说,理在情先,白云却随清风走了.
二辩:我对落日说,理在情先,落日却随黑夜走了.
三辩:我在城市的墙上写满理在情先,我被警察带走了.
四辩:我对上帝说:I know ,I am wrong,是情在理先,最后我终于被真理带走 了.

第二:
辩题 国贸 不相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财管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
一辩:我只想当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手中拿一枚螺丝钉)
二辩:为了新中国,前进!!!(做董存瑞的炸雕堡的姿势)
三辩: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四辩:向我开炮!!!!(做王成我炸弹的姿势)

第三:
辩题 会计 大学生在校期间当以积累知识为主
财管 大学生在校期间当以塑造人格为主
一辩:猪八戒说,积累知识让我,牙好,哎 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您瞅准了,积 累知识很重要!
二辩:师兄,师兄,你的嗓音很杀伤,上个大学不容易,我还要积累知识呢!积累不好师父会 骂我的!
三辩:小沙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啊啊,我会骂你吗?啊啊,师父不善良吗?啊啊,小猪的 嗓音杀伤师父的就不杀伤了,啊啊,Olny you,只有知识才 给我力量,Olny you,只有 积累知识才重要!就是Olny you,Oh,Oh,
四辩:(用瓶子砸三辩头,极狠)Oh.Oh,你的头啊Oh
你有没有公德心啊,人家明天还要积累知识呢!
四辩:(接着唱到)积累知识很重要,咿呀咿呀吆!(李尚方!)
三辩:悟空啊,不是不要你大打人吗?啊啊,打我不好,打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不过自从积 累了知识啊,我腿也不痛了,腰也不酸了,猴子的我也没感觉了! (胡兵!)
二辩:积累知识很重要,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王敏佳!!)
一辩:积累知识明天见,积累知识天 辩论赛最后结束语(欢迎广大网友投票) 谢谢各位,(拥抱、握手……)

谢谢史哲文生最后油墨了一把。预祝你和准老婆大人能幸福到永远。毫无疑问,在家庭影响大于社会影响的前提下,又一个小史哲文生即将诞生。

在正反方的保皇无罪、造反有理的辱枪舌剑之后,终于有人可以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了!

纵观历史,横观现实,每一个人的命运都逃脱不了社会的大命运。在我们的思想观念中,无法抹去社会整体文化道德观念的大部分痕迹。虽然有人崇尚回归自然,但胆敢光屁股在公众面前自然展示的人不是所谓“人体色影”、就是少数“行为艺术家”,或是从游泳池更衣室刚出来(记性较差的那种)。

文革造就了整整一代思想守旧、行为传统、道德纯朴的60年代知识分子。在文攻武斗的保皇派、造反派、苹果派的大会餐中,我爷爷有幸早早地摆脱了文革的苦难-------三十多岁的爷爷啊………。

社会的共性植根于人性的深处。而人的个性差异的后天“基因”却大部分是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我们从父母那继承了大部分品质、性格、意志力。虽然世界观、人生观、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大部分来自社会的教育和影响,但在观念的取舍、能力的提高上,层次的巨大差异则是由人的基本品性决定的。

文革让每个人披上了军装,带上了红帽,而谁是军官、谁是小卒,谁人正直、谁人卑鄙……在统一的外表与行为下,隐藏的是千百种不同的人心。人与人的千差万别仍然不是统一的社会环境所能统一的。个人的小命运之不同,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土壤的培养。

社会与家庭对后一代成长的影响的侧重是不一样的。从量上,似乎社会教给我们的更多,但父母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却是一辈子也受用无尽的。尤其对于还未真正进入社会的未成年人,父母的深远影响是社会不可替代的。

可以把社会环境的影响比作船在海上的风向动力(人类行为的整体动机体系),把家庭环境的影响比作船帆(对各种动机的取舍)。我们知道,帆船是可以以曲折的路线逆向行驶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顺风而行。对于二者的影响哪个更大,的确是一个界定不明的判断。有了帆(基本道德、性格),人生的航向才不盲目。有了风(社会观念、知识),人生才会有动力。谁能说哪个影响更大呢?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统一,以及幼儿教育、小学、高中、大学教育职能的社会化、专业化,社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家庭的文化土壤不再比更专业的素质教育的社会教育体系更具优势……。

本次比赛从辩题上对正方是稍有利的,而辩论过程让我越来越向反方的观点靠拢。直到最后史哲文生略带调侃的总结陈辞才让我又回到理智的平衡。太极的活跃与语言的洗练、“如水女人”的成熟思考、“没想好”的杀伤性反驳(如果想好的话,正方岂不更完蛋),sbccwqtd的攻辩就象其网名一样“令人头痛”,但他准确的直觉把握以及铂光夜雨的深度切入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其它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抽空充分参与的辩友也不乏灵光闪亮的发言。

最后让我再次引用我对一位观战网友的“辩论这个东西就是胡扯,看谁嘴皮子厉害,遍不出真理来”的观点的反驳,来结束这次令我和各位参与者难忘的辩论赛。

把事物绝对化、对立化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所以,辩论的确难分胜负。

但就象我们研究光子,一派说它是粒子,另一派说是波,大概谁都有理。虽然一时得不到统一的结论,却让我们从事物的多个角度接近事实的真相。这才是更重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我们对人生、世界的思考,本身就是一个在内心深处不断进行矛盾斗争和辩论的过程。

“真正的辩论”不是要谁战胜谁。在真理面前,我们只是挑战而非终结胜利者,只是前进而非终点到达者。辩论是两条腿同时走路。谁都是领先者,谁又都是落后者。而我们的智慧则在前进!!!……………

再次谢谢各位!
天见! (王懿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