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有什么坏处?

如题所述

大家都明白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9

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

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它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过量的饮酒就是损害肝脏。慢性酒精中毒则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扩展资料:

过量饮酒:指男性一次喝酒超过5个标准饮酒单位(即2两半(约125毫升)高度白酒,或3两半(约175毫升)低度白酒,或3瓶/5听啤酒,或7两半(约375毫升)黄酒,或1斤半(约750毫升)葡萄酒)。

女性一次喝酒超过4个标准饮酒单位(即2两(约100毫升)高度白酒,或3两(约150毫升)低度白酒,或2.5瓶/4听啤酒,或6两(约300毫升)黄酒,或1斤2两(约600毫升)葡萄酒)。

所谓醉酒,就是指急性酒精(乙醇)中毒,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以调查对象本人对醉酒的主观判断为依据。

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5克,女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不超过15克。25克酒精量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白酒75毫升,或50度白酒50毫升;15克酒精量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毫升,或50度白酒30毫升。

也可以通过“饮酒量(ml)×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g)”这个公式计算出自己的酒精摄入量。以饮100毫升50度白酒为例:酒精摄入量为:100毫升×50%×0.8=40克。

酒精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需要乙醇脱氢酶和乙醛分解酶的参与,两种酶的含量直接决定酒量的多少,每个人体内的酶含量都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多喝酒有所改变,“所以,酒量是锻炼不出来的”。

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尤其是老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变患者。另外,饮酒还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和急性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使心脏骤停。

参考资料:新华网---饮酒要适量,过量或致猝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4

主要危害

1. 死亡:酒精会抑制大脑的呼吸中枢,造成呼吸停止,另外由于换抑肝糖原的分解,导至血糖下降也可能有至命的影响。

2. 吸收不良徵候群引起各种维他命缺乏间接导致多种神经系统伤害。

3. 肝脏伤害: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

4. 胃溃疡:可引起胃出血而危及生命。

5. 神经系统伤害:譬如周边神经病变。

6. 大脑皮质萎缩:有报告显示部分慢性酒瘾者的大脑皮质有萎缩现象,也有部分病人有智力衰退的迹象。

7. 酒精性胎儿徵候群:酒精在胎儿体内代谢和排泄速率较慢,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伤害。

酒对心血管系统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众说纷纭。一些嗜酒者以酒能通行血脉为由而越喝越多,瘾也越来越大。殊不知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利害存在着一个质和量的问题,即低度酒少量饮用时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利,而烈性酒及大量饮酒对健康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拓展资料:

在诸多酒类中,红葡萄酒较白葡萄酒及其他酒类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更佳。至于饮酒量,以每日不超过50毫升为佳。

健康人饮酒后心脏收缩功能可减低,这种变化是可逆的;此外,饮酒尚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扩张,对某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利。

某些健康人在一次大量饮酒后可出现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由于多发生在节假日大量饮酒后,故将这种综合征称为“假日心脏病”,系由酒精作用和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停止饮酒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心功能衰竭,表现为心室扩大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病变的出现和消退均与饮酒有关,当终止饮酒后其心衰能得以改善或至少不进一步恶化,而再次饮酒后心衰又复发,此种情况若反复多次发生,将会造成心肌的不可逆损害,以至终止饮酒后仍有进行性心功能恶化,引起“酒精性心肌病”。

此外,酒精中毒者心房纤颤的发生率也很高,这种因中毒所致的房颤若能早期戒酒则能使病变逆转或稳定。酒是一种纯热能食物,长期大量饮酒可增加体重,影响体内糖代谢过程而使甘油三酯生成增加,而肥胖和高脂血症均是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长期大量饮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大量饮酒者的冠心病死亡率亦增加。

不难看出,少量饮用低度酒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长期大量饮用烈性酒则对健康危害极大。鉴于饮酒对消化、中枢神经、生殖等诸多系统的危害以及可能由饮酒带来的一系列交通、社会等问题,因此有关专家建议不把适度饮酒推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之一。

劝君莫贪杯中物,已有饮酒习惯的中年人应限制及减少饮酒量;节假日或亲朋相会时以饮低度酒为宜,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酒,儿童及青少年更不宜饮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4

喝酒的坏处:

1、对胃的影响

酒精是在胃肠道里面吸收的,很容易就会引起胃溃疡。因为酒精对胃黏膜产生了刺激使胃黏膜出血,长此下去会导致慢性胃炎,食欲不振,腹泻。由于长时间的食欲不振还会导致贫血等不良反应。

2、喝酒危害心脏

长期大量喝酒还会使心肌纤维变性,而失去弹性,心脏扩大,胆固醇增高,伤害心脑血管系统,并且其心肌炎、动脉硬化、冠心病的患病机率大大高于适度饮酒者。

3、喝酒危害下一代

长期大量喝酒还会影响精子的行动能力,生育能力会降低,即使受到酒精损伤的精子使卵子受孕了,生出畸形弱智儿或“婴儿酒综合症”病人的几率也很大。

扩展资料:

少量酒能使人兴奋,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且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但是酒摄入过量会降低人的注意力和判断力,甚至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能力,更严重的会影响人的记忆力。老人常说喝酒伤肝,看来喝酒对于肝脏的伤害应该算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酒进入人体后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损伤。

酒精在肝脏代谢、解毒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有致癌作用的物质-乙醛,正常情况下乙醛会被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分解后排出体外,但大量长期的饮酒会造成乙醛不能被完全分解,而留在体内,这就给身体埋下了定时隐患。酒精作为一种精神活性物质,还会对人的心、脑、血管产生很强的刺激作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即使是少量的饮酒,也容易对大脑产生一定的损害,很有可能会导致其智力发育迟缓,思想迟钝等症状。酒精是小分子的物质,很容易达到全身的各个脏器,当有乙醇进入身体后,很快就会进入我们的大脑。对我们的神经系统也会造成比较大的伤害,主要表现在肌肉不协调、反应迟钝、欣快的作用、记忆力减退、智力衰退。

参考资料:喝酒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想要健康就远离酒精——人民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1.肝脏伤害: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

2.胃溃疡:可引起胃出血而危及生命。

3.神经系统伤害:譬如周边神经病变。

4.大脑皮质萎缩:有报告显示部份慢性酒瘾者的大脑皮质有萎缩现象,有部份病人有智力衰退的迹象。

5.酒精性胎儿徵候群:酒精在胎儿体内代谢和排泄速率较慢,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各种伤害,包括胎儿畸型、生长迟滞及行为缺陷等。

扩展资料

喝酒的好处

1、白酒具有畅通血脉、散淤活血、祛风散寒、健脾暖胃的作用,适量饮用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使大脑抑制功能减弱,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有解除疲劳、兴奋精神、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作用。

2、黄酒含有18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此外还含有糖、糊精、醇类,富有营养。黄酒属于酿造酒而不是人工勾兑酒,其性柔和,对人体作用温和无伤害,妇女及中老年人喝热黄酒对身体有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喝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