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本质直观的例子

如题所述

案例1 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流派,也是古希腊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派别。米利都是古希腊殖民地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地区一个著名的城邦。米利都学派因产生于此而得名。泰勒士、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是米利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不满足于传统的神话创世说对于宇宙自然问题的解释,他们对自然现象进行了许多观察和研究,开始探讨宇宙的本原问题,即自然万物从什么东西来,最后又回到什么东西。他们认为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东西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士认为,水是自然万物的本原,自然万物是由水造成的,最后又复归于水;大地是浮在水上的。据亚里士多德记载,泰勒士形成这种看法,可能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也可能是观察到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米利都学派的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都来源于一种没有固定形状和性质的物质,他称之为“无限定”者。“无限定”者本身分出冷和热、湿和干两种对立物,形成旋涡运动,冷与湿的东西集中在中间成为地,热与干的东西分散在四周形成日月星辰等天体。米利都学派的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无限的“气”。气有稀散和凝聚两种对立的运动,气稀散而成火,它逐渐凝聚,依次变成云、水、土和石头。米利都学派的这些看法虽然是一种幼稚的猜测,具有直观和朴素的特征,但他们不是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以自然本身来说明万物的形成,因而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

案例2 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的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本原,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之外,世界万物没有其他的本原。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可见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也是实在的存在。原子在虚空中急剧而零乱地作直线运动。由于原子的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不同,原子彼此的碰撞结合成世界万物。原子在虚空中彼此碰撞形成的旋涡运动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即必然性。自然界的一切作用都是必然性的体现,没有偶然性。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感觉和思想是事物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阶段,人的感官并不能感知一切事物,原子和虚空不能为感官所认识。理性认识更为精致,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不能再看、再听、再嗅、再摸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所以,感性认识是“暗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真理的认识”。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本身之间并没有什么性质的不同,人们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等都是习惯,是人们主观的东西。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是早期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称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原子论对于后来的原子科学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案例3 柏拉图的哲学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他的理念论。所谓理念,希腊文的原意是“可见之物”,即形象,后来引申为“灵魂”的可见形象,有了“本质”的含义。柏拉图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理念,理念是感觉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根据和原型。与可感的事物相比,理念是多中之一,是绝对完满的,是永恒不变的。所有的理念构成一个理念世界。感觉世界的一切事物是对于理念的模仿或者分有。例如,美的理念是各种各样具体的美的事物的本原,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就是因为它们模仿或者分有了美的理念,是美的理念的派生物。又如,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桌子,它们之所以成为桌子,就在于它们是桌子理念的模仿者。或者说,现实中的桌子都是对于桌子理念的模仿,没有桌子的理念,就不会有现实中的桌子。

理念是绝对的、普遍的东西,人不能从具体事物那里认识到理念。人要认识理念就要通过回忆。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在出生之前居住在理念世界,因而认识所有的理念。但是人在出生时灵魂受到肉体的感染而遗忘了一切,所以人在可感世界的学习和研究就是一个回忆的过程。感觉虽然不能提供关于理念的知识,但它可以刺激灵魂,帮助灵魂回忆起生而具有的知识。

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是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它对以后的各种唯心主义,特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宗教有很大的影响。

案例4 孔子的哲学

孔子是中国儒家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关于“仁”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泛爱众”,实行仁的方法就是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哲学思想基本集中在人类社会的政治和伦理关系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问题则论述很少。不过,孔子也肯定天命的存在,但更多地把天命理解为蕴含在自然事物运行之中的某种东西,人应当顺应天命而积极努力,不应该消极服从天命安排,放弃自己的努力。

显然,孔子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系统的哲学体系,但是在其根本主张中实际上蕴含了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即哲学,这就是早期儒家哲学。孔子的哲学思想经过后人的继承和发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案例5 王阳明的哲学

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心学思想和批判朱熹理学的基础上,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他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没有心的“灵明”,就没有天地万物。王阳明认为,人心的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所以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所以,良知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天地万物都是从良知中产生的,没有我的良知,就没有天地万物。

王阳明的哲学强调和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的能动性,混淆了主体与客体、意识与存在的界限,取消了两者的对立,进而颠倒了两者的关系,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案例6 黑格尔的哲学

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渊博的学者,他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最高实体是绝对精神,宇宙万物都是绝对精神外化的结果,都是绝对精神在一定阶段上的体现。绝对精神作为纯粹的概念经历了存在、本质和概念三个阶段,然后外化为自然界,经历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三个阶段,从低级的自然事物向高级的自然事物发展。接着,绝对精神摆脱自然界的束缚,经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个阶段,在人类精神之中认识自身、返回自身。绝对精神在经过一个演化的过程之后,在哲学中返回了自身,达到了与其自身的统一。这样,在黑格尔看来,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就是一个绝对精神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的过程。

案例7 尼采的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家尼采(1844—1900)是唯意志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他继承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权力意志论。

尼采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权力意志。所谓权力意志,就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的生命或意志。具体说来,权力意志分为四个方面: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财富的意志、追求工具的意志、追求奴仆的意志。尼采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权力意志,世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权力意志的创造和表现。原子在本质上是权力意志,原子辐射就是权力意志的表现。无机物的分解和化合也是权力意志的斗争。生物界的同化和异化是权力意志的表现,物种之间的弱肉强食、生存竞争是权力意志的表现,人类社会中的你争我夺、明争暗斗也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尼采指出,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权力意志,即使在奴仆的意志中,也有想成为主人的意志。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此外没有其他的东西。

案例点评

本专题列举了多种关于哲学的看法和多个哲学理论的案例。不同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哲学家对于哲学的本质的不同理解,或者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哲学的不同看法。关于哲学的定义,从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难题,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的不同理解总是与他们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条件、文化传统、时代特点。要正确理解一种哲学思想,必须首先理解他的哲学观。

在多个实际案例中,案例1和案例2是关于古代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例子,案例3是古代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例子,案例4和案例5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的例子,案例6是西方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例子,案例7是现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例子。这些案例代表了中西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派别,表明了人类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同时也提醒我们,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哲学也应当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不断根据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的经典论述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4页

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120页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而创世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繁杂和荒唐得多),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224页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中国哲学 是指主要由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组成的哲学流派,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

中文名
中国哲学
外文名
Chinese Philosophy
代表人物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
代表著作
《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分类
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
哲学含义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个单词组成。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后来,哲学一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

"哲学"是研究人类的思想和对社会、万物、宇宙的认知的社会意识形态。注重启迪智慧,引起人思维上的升华。

西方注重实践,因此产生了近代物理学,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注重思想,因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

古代哲学
古代中国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主要的哲学流派,其中尤其以儒、道、墨三家影响深远。近代引入并发展了西方哲学,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陆被中共定为官方意识形态;以新儒家为代表的学者,则力图让中国传统哲学得以创新和发展。

中国人的宇宙观方面以易经与老庄为代表﹐伦理社会观是以孔孟之说为代表的儒道相辅相成,为历代统治者与儒客尊崇。

百家争鸣阶段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之道"为源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对中国人的普遍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价值优先观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潜意识。儒家的价值观影响古代中国大多数公开场合是以儒家的价值观作为优先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儒家的价值取向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优先观。

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并讲求伦理道德,其中心思想乃"仁义",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人际关系以五伦为依归,有一定的规范。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对待;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于其他人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人要有抱负而有毅力。重视追求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推己及人的思想。关于生活工作的人生,小孩子的时候,就倾爱父母;年轻的时候有了女友(恋人),就倾爱恋人;婚后有了妻儿(配偶爱人和儿女),就倾爱爱人和儿女;当官员、公务员(广义地说是职员),就倾爱君主(及或上司)。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民本思想。儒家的教育目的,在于以发扬人性、完成人格为起点,直至达到建立仁治之国和大同世界的理想。因此,儒家的理想,是成为通才,或者多才多艺而不仅仅是一才一艺,或者在一才一艺基础上能触类旁通,也即专才和通才的结合。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经济学,是为了人类理想社会而服务。儒家重义轻利,以义为本,以义导利。尊重利用自然市场经济规律,反对违背破坏市场规律,同时反对操纵市场,但认可"待价而沽"。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致知。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了"用力少,见功多"的原则,并发展出了实学,但同时注重全面的人格发展,反对把人变成物质的工具。儒家形而上学在以后的理学、心学中进行了展开。儒家相当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

道家思想是中国重要也是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道家起源有一说是有出于史官。道家还有隐士一类的达观厌世者,他们驱使人们以"达观"来解决人生问题。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又名《道德经》),与《庄子》(又名《南华经》)为主要思想典籍。

道家崇尚自然相处之道,以天为道并顺天而行事,就可消灾解祸。认人类社会中的难题之所以无法解决,皆是因为干预行为过多,故提倡行为上要以无所作为就可以达到无为养息。道家也向往著反璞归真的朴实社会,认为人类对事物不妄加任何人为的作用,回归原来朴素、无知、无虑的境界,人类的纷争和烦恼即可真正的解脱。老子在总体上倾向治国方面,在人生观上,老子主张"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由人生观和社会观扩展至宇宙论,提出"道"、"气"、"自然"等哲学概念。道家之一切理论无不是围绕道而展开的。道既是生物之源,亦是生成万物之根本,亦是天地万物之本性,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亦为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道家强调"游心",并推崇自由,道家强调"虚心",并推崇自然。主张要联系性、心、情三者又有所区别。性是指人之先天之本性,突出者为人之先天性之因素;心是指人之内在精神,突出者为人之为人之主体性因素;情是指人之主观情感,突出者为我之为我之情绪感受。有性、有心、有情,故而之为人。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的人生。道家对人之命运,持一种自然的无可奈何的态度。以这样一种态度来对待一切,来保守心灵之宁静、淡泊与自由。道家对于生死,持一种纯自然的态度。与(今之所谓)道教(传统中国并不区分"道家"与"道教")之追求长生不老有所不同,道家并不追求长生,道家只追求自由而自在地活着。道家修养论之主旨是致虚守静。老子首倡致虚守静,庄子则将致虚守静具体化为"心斋"与"坐忘",并进而将致虚守静提升为本体论的高度,而标举"齐物"。

道家哲学是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为基础,展开以自然为义理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认识一个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著,道家哲学发展的社会哲学,认为社会的存在是个客体,人们是在其中生存的主体,所以应该要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默认立场,并更加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道家相当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就是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并以修身达观的生活功夫来处理世界事务。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

韩非子提倡的"学本黄老",将"理"与"道"连结再一起,认为"道"是成为万物运行法则。吸取儒家仁义思想,与法家治理之数,产生道法共冶一炉,成为汉朝早期的黄老之治。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仍有发挥的舞台。

道家则自老庄玄虚之说,后来成为两晋大夫竞尚清谈,南朝宋文帝下旨令何彦德创立"玄学"。另外变化为方士神仙之术,自汉朝张道陵以符水禁咒之法成为"道教"之始。

儒道三玄阶段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重玄学的最初形成当是先秦两汉与魏晋玄学的产物。"重玄",语出《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重玄学"是中国思想史上一股重要的哲学思潮,也是隋唐之际的首都哲学体系,上承先秦魏晋玄学的发展脉络,后启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考,在华夏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重玄"是两晋隋唐时期影响非常大的思潮。她是一种纯哲学思辩,不属于哪一门、哪一派,而是为儒、道、释三教所融摄、所应用。"道家重玄"、"老学重玄"、"道教重玄"三者义蕴虽相互有所涵盖,但不可视为一体,混为一谈,应该说,作为"重玄之道"的不同外延,都有其存在的根据。

两晋隋唐的"重玄"思想孕育于先秦老庄道家思想,由西晋末年的玄学家郭象在其《庄子注》中第一次提出这种思想的"双遣"、"三翻"的典型表述,从而形成以"双遣"、"三翻"为特征的重玄理论,并非受佛教影响而形成,而是为佛学理论所吸收,同时也为道教义理所摄取,因而不能谋求把它归属于某一家某一派。

重玄学继承了先秦两汉老庄学与魏晋玄学,并且通过认真严密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包含本体论、存在论、方法论、修养论、心性论、意义论的完整哲学体系,实现了相当于先秦两汉老庄学与魏晋玄学的老庄学的第三期发展。

两晋隋唐的"重玄"思想孕育于先秦老庄道家思想,由西晋末年的玄学家向秀、郭象在其《庄子注》中第一次提出这种思想的"双遣"、"三翻"的典型表述,从而形成以"双遣"、"三翻"为特征的重玄理论,重玄学的宗旨与玄学本是接近的,过去人们都知道李唐奉老子为祖先,尊崇道教,兼行儒佛,呈三教合一之局。而在这种局面的背后,却有一种三玄的框架在支撑着,当时官学中的《周易》用王弼注,《庄子》用郭象注,《老子》先后用河上公、成玄英的注疏和唐玄宗的注疏。成玄英和唐玄宗都以倡言"重玄"而著称,宗旨与王弼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唐朝官方的"易老庄"的系统,魏晋三玄之学的翻版。玄学乃是儒道学说的融合体,重玄学也是如此,被中国学人引以为骄傲的唐代文化,竞与先秦"孔老同源"的情况构成一种意外的前后呼应的关系,这对于希望实现中国文化重构和重建的现代学者来说,不是很值得庆幸吗?

郭象图式较之成玄英图式只省略了一个环节,即"非非有非无"或"非非本非迹"。郭象认为"非有非无"已有"亦有亦无"的意思,成玄英却认为必须经历"非非有非无"的阶段,才能达成"亦有亦无"的结论。成玄英为何定要增设这样一个环节呢?这是由于历史背景不同的缘故。第一,王弼、郭象虽主张"亦有亦无"、"即体即用",但东晋士人及南朝学者普遍误解王弼、郭象的初衷,极度地崇尚玄虚,荒废具体的事务,故而重玄学者强调对"非有非无"也要"遣之",引导士人回到"亦有亦无"的思想道路上来。第二,在郭象的正反合的思路当中加设一环,成为"正反离合"。从"正反合"到"正反离合",可谓一脉相承,其中的变异较小,前后承继的关联至为明显。郭象的学说已具"重玄"之学的雏形,是唐代重玄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谈到唐代的文化,常可遇到一个难题。人们都说李唐奉老子为祖先,尊道教为三教之首,在崇道的基础上推行三教合一的文化政策。然而我们若是注意一下新旧《唐书》和《唐会要》关于唐代官方学术的记载,却不免困惑,因为唐朝尊崇《老子》、《列子》、《文子》、《庄子》等书,将这些书尊崇为"真经",与道教的经典系统并不吻合。当然,《老子》被尊崇是由于皇家的姓氏,而《文子》、《列子》和《庄子》的作者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道教的三洞真经又与先秦子书距离很远,唐室为何定要提升这几部子书的地位呢?现辨明唐代重玄学和魏晋玄学大同小异,就可以明白唐朝的政策除了尊崇道教及儒佛之外,还有崇尚三玄之学这一项。唐代官方的经学以《易》学居首,《易》用王弼注;唐代的道学以《老子》为首,《庄子》次之,《老子》注释依归于重玄之义,《庄子》的郭注则是玄学的代表作。在这里,"易老庄"仍是最重要的经典系统,"易老庄"的学问兼有玄学和与玄学接近的重玄学,与南朝的"三玄"之学实际上很相似。这就是说,玄学的历史较之以往学人的估计更为长久,这段历史不但应当包括南朝时期,还应包括中国人引为骄傲的繁荣的唐代。唐朝官方的基本思想,大致上介于玄学与重玄学之间,可用三玄之学一词来涵盖。唐朝官方之兼行三教,并不是用道教的仙学来充当核心思想,而是用玄学或重玄学的哲理及政治理论来充当灵魂。三教合一的文化层次是在表面的,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乃是玄学或重玄学的儒道合一。在战国以前,儒道本是同源而生,在东汉以后融合于玄学的旗帜下,在唐代又促成更大规模的三教融合,使中国文化进到历史上的繁荣的顶点。对这辉煌的思想史,我们是不能不予高度的评价,也不能不继续深入研究的 。

儒学发展阶段
宋朝

北宋诸儒以周敦颐、张横渠、程颢、程颐为大宗,上承儒家经典,讲仁与心性,又讲格物穷理。熙宁三年以后,王安石变法引发党争,二程分别退居洛阳,理学在此后七年或十年达到成熟。

宋朝南渡以后,儒学分为三派--程颢开胡五峰之"湖湘之学",程颐开朱子之学,也就是程朱理学,代表者乃朱熹;陆九渊则直承孟子而开出心学一派。全祖望评价:"宋干、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北宋中叶以后,道学家的声势愈来愈浩大;南宋前期虽然政府几次三番下令禁止,并不能阻挡道学的流行和减削它的声望。南宋以后,只有朱陆二系传续不绝。元明之际,朱学进居正统之位,为中国君主社会后期的官方思想。惠栋在评《毛诗注疏》时说:"宋儒之祸,甚于秦灰。"

明朝

明朝中叶,王阳明承陆九渊而阐发心学,创立致良知之"阳明学",集心学之大成。明末刘蕺山呼应胡五峰而盛言以心着性之义。明末王学亦走入末流,黄宗羲说:"明人讲学,袭《语录》糟粕,不以六经为根坻,束书而从事于游谈。"王是真说: "今之学者,偶有所偷窥,则欲尽废先儒之说而驾其上。不学,则借一贯之言,以文甚陋;无行,则逃之性命之乡,以使人不可诘问。"

清朝

理学在清初以后走入空谈,严重脱离实际,变成以学术为工具博取政治利益的手段。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读了崔蔚林的文章,说"岸然自负为儒者"实在"可鄙"。又说: "伊以道学自居,然所谓道学未必是实。闻其居乡亦不甚好"。康熙说"今视汉宫内,务道学之名者甚多,考其究竟,言行皆背"、"在人主前作一等语,退后又别作一等语"。他曾说:"李光地、汤斌、熊赐履,皆讲道学之人,然而各不相合。"即便如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朝颁布诏令,规定朱熹成为孔庙十哲之一,标志着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学术。

现代

现当代儒家信仰者亦多崇奉宋明理学,而其中又分为程朱理学派及陆王心学派。

中西融合阶段
中国近代哲学的基本趋向是中西哲学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外在的比附,而是内在的会通。其实质是"理智的了解"与"情感的满足"的统一,逻辑与直觉的统一,意义与意味的统一。其表现形式是西方形式逻辑的兴起与中国传统哲学直觉的弘扬。这一趋向由谭嗣同、严复、章太炎开其路,而由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继其成。
第2个回答  2020-10-16
、理解应用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是实践的哲学,讲究真理的实操性。通过和杜老师学习哲学的四方架构: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这就是实践哲学的理论架构。从哲学的进路来解释中国哲学,在语录里找到至信,并直接去做;用六爻人生把墨、儒、庄、老、法、释糅合,杜老师创造的这个哲学理论解释架构,让真理具有普遍可操作性,无论面临出世还是入世的问题,我们能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找到不同的理论支持。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不是面貌形态,而是思想的不同。而人非常难以有自我独创的思想,更多是基于自己的人生阅历的感官知觉判断。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哲学更让人拥有智慧。孔子说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有人困而知之,我非常有幸,在人生最困惑的时候能够跟随杜老师学习,通过学习,爬出了人生的一个大坑。学习是为了进步,我认为:学习的进步核心体现于自己的内心。

人处于不同的状态,有着各自不同的轨迹,不同的内心,想做着不同或相同的事情。很多事情我们做对了,或者做错了,但是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时空和现实可能会是枷锁。当思想意识被困时,个体是很难通过自己得到解脱和超越的。学习哲学,可以用意识穿越时空,进入2500年前孔子的教室,和颜回、子贡、子路、子由一起学习;听孟子辩论;和庄子坐忘逍遥、乘云气御飞龙;替老子爷爷牵牛听定于一,专一、抱一、守一……

用心才能学好,学好是为了用好,活学活用,知行合一。在自己人生的下半场有选择,有目标 ,能实现。

二、周易六爻对工作的实践指导

老师说选择正在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格局。格局也决定了我们工作的意义。

学习《周易》,通过卦象和爻辞了解周朝伟大的政治家们总结管理国家的智慧,六爻爻辞展现面对不同问题时,不同位阶的价值选择呈现的结果规律。周易六爻与国学智慧的沟通整合:体制内与体制外

初爻:墨家。百姓生活场景:体制外关怀基层百姓。

二爻:儒家。官员从政原则:体制内关怀基层百姓。

三爻:庄子。个人脱俗意境:体制外追求个人自由。

四爻:老子。大官团队领导:体制内管理天下事务。

五爻:法家。君王保命护国:二柄御下与国富强兵。

上爻:佛教。个人终极智慧:解脱烦恼与救渡众生。

各个社会基层人物的角色扮演与生活原理:

初爻,墨家。基层百姓:“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 “非命”、“非乐”、 “节用”

正途:努力工作照顾自己,接受管理阶层的指导。所有第二爻位阶以上的人要照顾的社会大众。

邪途:懈怠、放弃、逸乐、乞讨。

从小事开始做起,把小事做好。想到不好的,立马把漏洞补上,让目标更纯粹点,意识更专注坚强些,用心克己,从功夫入手、工夫次第、下学上达、渐修⇋顿悟,迎接未来不同位阶遇到的问题。

二爻,儒家。基层干部:仁、义、礼、智、信、恕、诚、敬、忠、孝

正途:承担责任,勇于任事,以服务的人生观,巩固基层,是社会体制稳定的核心力量。

邪途:推诿塞责、不肯承担,争功诿过、虚应故事,假公济私、欺压善良。

小时候背诵《论语》的一些片段,也不能知其表面的意思。十年前看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只能通过故事来理解知道些道理,尽力的做自己能懂的。现在才大概明白论语难读的真正意思:字里行间之意、文字背后之意、跨越时空感受孔子现场教学情景之意。难读的意思是读懂了以后难做到。学而时习之,这就是知行合一。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以立,未可与权。对这段话有深切触动,无论学习还是志向,生意场或者创业,都有非常强的指导思想。有价值的选择,有立志的觉悟,有工夫,有洞悉人性。知道了,去做,遇到各种情况内心确定释然,然后通权达变。



从学习论语后,发现自己这么多的问题却不能立马改正。在修己篇,心法在文字和故事里,想到直接去做到。君子不器。有了目标,哪怕不能到达,也会越来越接近吧。在这个过程得到。

论语之深,在于境界如此之高,仰望日月。才知道以前看书只是眼睛似乎懂了,教育子女时只是嘴巴似乎懂了,自省时只是大脑认为自己似乎明白了,遇到问题时心里似乎明白了。然而没有至信去实践去做到,还是不懂。立志,想到做到,要求自己做功夫。

三爻,庄子,基层资深:坐忘、逍遥、神仙、才全德不形

正途:儒:成功不必在我,成人之美。道:逍遥自适。

邪途:体制内:愤世嫉俗,重伤毁谤。体制外:索隐行怪,特立独行、睥睨世俗。

领悟:感官收摄,能量集中,知觉灵敏。天道本来就就在那里。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理论支持。反观自己选择的是儒家的本体价值意识,认真学习可操作性面对不同的问题。由心做工夫,在老师的理论下,无需再去做检证,努力认真去做就好。

以前对庄子的虚构,以为只是一种想象,并不懂他构建的境界呈现表达的意思。也不能在各种不同视角自如切换思考,脱离已知的主见和偏见,误以为逍遥只是一种避世。这次听老师讲解,打破自己的自以为是,才感觉到高度的意义。在工作生活中,有事功,有困而知之,有践行,无论有什么没有什么,有了庄子的心态,能够瞬时转换心境,得到内心平静。

庄子带来全新的价值观来看世界,从造物主角度看问题,抛弃成见、主见和偏见,站在生死与春秋之上。理解到无厚入有间的人生和养生和处世哲学。

庄子的武功是独孤九剑的最高境界,与雕交谈,还预装了儒家最高境界工夫九阳真经,于世间无厚入有间,无论身在何处,心境如在高山流水间。如不能在过程用意识改变意识,保守内心做到最好,长生久视。

庄子在大宗师里提到要达到境界后才能真正理解事物,正如老师说的懂了才看得懂听得懂,理解到老师说庄子包含了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

听老师讲课能还原庄子故事的现场,想起自己成长过来的各种认知,也许都在工夫入手问题意识里,印证着很多错误的想法做法,停留在一些纠缠里。

到这里,我感知到的是一个积极的庄子,他的齐物坐忘忘仁义忘天下,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可操作方法使身心得到修炼升华,处于人间社会中,如果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怎么做是个人的选择。庄子让自己在任何困境是处于超脱乐观精神。

四爻,老子,高阶主管:无为、定于一,专一、抱一、守一

正途:承上启下,擘划大政,实现理想,照顾后进,谦冲自牧。累积福德。

邪途:瞒上欺下,功高震主,恃宠而骄,结党营私,争斗权势。为恶多端。

才明白儒家服务的人生观和老子服务的人生观之间的不同,老子的更彻底,在反者道之动和有无相生之间更遵循于天道。

五爻,韩非子,最高层:掌握权力、依法治国

正途:天下安危系于一人之身:无我(无私,无欲)。政策与人事。政策:尊重贤人,拍板决策,负责成败。人事:重用人才,赏罚分明。

邪途:天下都是我的:刚愎自用、目中无人、飞扬跋扈。政策:乾坤独断、目标混乱。人事:任免唯私,喜怒无常,法罚不明。导致:小人包围、权臣环伺。小人:欲望的代言人。权臣:无能的发言人。

六爻,佛学,社会贤达、富三贵三、宗教慈善:

正途:

社会贤达:不插手体制内资源的运用,只扮演仪式性角色。以自己的名望协助社会发展。主要力气用在照顾自己的身命晚年。

富三贵三:感恩的心,平安的一生。发挥个人天赋技艺。为善不欲人知、无名氏。

宗教慈善:以个人智慧教诲众生,不进入体制接受冠冕及资源。

邪途:

社会贤达:插手体制内事务,搅乱阶层管理体系。运用剩余价值攘夺私利。

富三贵三:挥霍,堕落,纵欲,不孝,运用影响力抢夺社会资源,不尊重体制法律,破坏社会秩序。

慈善宗教:假慈善之名攘夺社会资源,假宗教之名为神棍恶劣之举。

在宗教的选择上,相信什么往往得到或者失去什么。出世哲学解决生死的困惑。修四禅定,四圣谛八正道得果位,修行精进的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欲望?在求道的过程中是不是因发心决定欲望的正负,正能量大智慧带给智慧。佛说十二因缘,说善报恶报,说人性,说如何得到智慧,是让众生在入世里升华。和入世哲学的比较,核心在于佛学是循环的人生观吧?

佛自欢喜经里五种禅定状态,集中精力用意识感知身体和世界。

知道了无分别心在现实世界的影响,理清了渐修和顿悟关系,知识往工夫上讲,工夫往境界来说,境界在证悟的状态中。而金刚经要求直接最高境界做工夫。老师通过四方架构把原来禅宗的不可说也讲明白了。感觉到出世间法也有和儒家一样的地方,都要求做工夫。对当下都有积极意义。

三、个人价值意识的选择

去年听杜老师讲《阳明心学》时,曾问老师:心有宏愿却觉心力不足,怎样才能增加心力?杜老师回答说:为什么想要去增加呢?而不是去减少?才懂得开始尝试减少自己的欲望,去理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去践行惟精惟一、知行合一服务的人生观。

活在当下,做好自己在世间的角色,承担起责任。懂得的道理,“操则存,舍则亡”。

四、选择可以决定未来

结果源自选择,选择源自至信,至信源自意识,意识源自本体。智慧在清净中产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在老子书院和杜老师学习经典,彻底的相信,知道做到,在成长中实现理想。注:文章思想引用杜保瑞老师《周易六爻人生智慧》、《哲学概论》以及私塾课讲义。
第3个回答  2020-10-16
中国哲学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儒家思想代表了入世,道家思想代表了出世。出世入世都是基于中国哲学的宇宙观。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是宇宙起源于混沌状态的物质。混沌物质叫元气,宇宙本原之气。元气在人体运行的轨迹就是经络系统。元气就是生命体的灵魂。混沌状态的物质就是自由运动的能量,自由运动决定了它是多维时空物质。生命的灵性就是一种多维时空属性。

宇宙的本原就是一团自由运动的能量。自由运动的结果是大聚集引发大膨胀,一大半自由运动的能量变成了膨胀运动势力就是现在说的暗能量。暗能量带动着自由运动的能量膨胀且旋转起来才开始出现颗粒和波粒二象性运动,才开始出现四维时空物质世界。

量子就是元气操控粒子形成的一个微系统。生命运动就是元气操控分子形成的一个系统。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机器人会模拟气功师发放外气给人治病,可以把自由运动的能量直接输入人体减少粮食消耗。这样人类社会就进入到了一个神的社会。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由人到神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距离我们并不是太远,就在量子计算机发展成熟以后。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道家修炼成仙的出世境界了。而儒家的思想境界比较现实,比较入世,就是让人类社会在实现飞跃的过程中如何更和谐地完成这个过程。同时我们也容易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性,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了。
第4个回答  2020-10-16
中国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在了解和对比了中西方哲学思想和思想哲学后,不难发现其中有一条这样的立足点问题,首先,如果用二元论思维来把事物一分为二分的话,这个世界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意识世界;如果把人类的精神意识再一分为二的话,有感性意识和理性认知;前者可以分为“感和情”,后者可以分为“知和理”。
如果简单本质的这么一区分,你会发现,中国哲学是基于“感和情”的立足点,而发展起来的“情理哲学”;相对的,西方哲学是基于“知和理”的“理情哲学”。东西方哲学的底层分水岭是出发点的问题。即东方哲学是“基于情迈向理”的过程,相对的,西方哲学是“基于理通向情”的过程。
基于“情与理”的这个区分,不难发现西方哲学自然而然的地从研究世界物质机制,逐步发展出了“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然规律,罗辑思维,科学原理,和实验道路。相对的,中国从研究天二合一,人类社会规律如何与天道好生之德结合,而建立起来的“认知天道变化和人伦社会思想”如何双规统一发展,强调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天人概念和人天思想。
就像人类有左脑和右脑,就像左脑分管语言逻辑分析,右脑分管感性直觉想象,但是最终左右脑还会配合试用一样;西方社会由理性哲科思维及认证实践,发展到21世界的人类今天,更多的开始走向了人文主义和心理学领域;东方尤其中国从感性天道人伦思维及人性经验,发展到今天,更多的走向科学理论与人文关怀。
由此不难发现,人类发展的两条“殊途同归”的由出发基点不同,最终取向走向对方的道路。东西方世界在各自从理性走向感性,和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物理走向人理,从人理走向物理,的不同路径中,走向趋同!
值得幸运的是,当下的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原生态民族完成人类三大学问体系的国家,这三大体系是中国的“天道人伦体系”,印度的“色空觉性体系”和西方的“哲科逻辑体系”。由此,必然得出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三体”学问最早完成汇合统一的国家,由此强大有了足够的理论支撑!
而留给西方的任何是,他们需要向东方尤其需要向中国学习“天人感应的人伦文化”了,虽然欧美吸收东方印度的瑜伽冥想的灵性学问体系有了100多年的时间,但是不要忘了,印度的“色空觉性体系”的集大成者“佛学”被引入到“东土”已经长达两千年了,如今“东土”又把实用主义的“哲科体系”吸收了将近200年,已经把科学体系系统化在东方打下了完整的基础,甚至已经融入了东方人的心智思想中!
如果你足够细心,对比这一思路,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日本能成为最早发展起来的东方现代化国家了。因为,他们从明治时期,就开始进行世界三大学问体系融合共生了,严格的说,日本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把来自东方——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和西方——欧洲和美国的文明得一汇总融合共生的国家!所以,日本的发达也是人类三大文明体系“简称:三体文明”得以验证的最早证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