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如何“严教子、严治家”的呢?

如题所述

朱元璋元末大乱中脱颖而出,甚至手上沾满了鲜血,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不得不说,他其实是一个尽心地父亲,虽然工作繁忙却一直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

朱元璋因为小时候没机会上学非常遗憾,所以他给孩子找最好的老师,接受最好的教育

在至正二十四年,那时候朱元璋还是吴王,局势稍微稳定些便给自己的孩子找了老师,这个老师就是当世大儒宋濂,朱元璋选这个老师选的就很好,而且是花了心思地,因为宋濂最符合朱元璋的心意。

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他曾经这么说过:

朕诸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功臣子弟将有职任之寄,教之之道,当以正心为本,心正则万事皆理矣。苟导之不以正,为众欲所攻,其害不可胜言。

可见朱元璋想要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担天下之大责,但更重要的还是以正心为本。刘伯温也非常有学问,但是他就不适合教导皇子,因为刘基是地主出身,又是隐士,常饮酒作乐,与朋友诗文相和,若教皇子必是“霸道”。

望子成龙虽然是每个父亲的心愿,但是朱元璋认为如果没这个本事也要会做人,所谓教书育人正是以育人为本,以正心为本。要从书本中学到真正的道理,毋徒效文士记诵词章

宋濂从贫苦中长大,又十分有学问,而且高尚品格,正如他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说一样:“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样的人正是朱元璋喜欢的老师,他教的“王道”,由他教导皇子更能体会民间疾苦,创业不易,懂兄友弟恭、孝悌之义。于是“令濂为之师,濂傅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

电视剧《朱元璋》中,朱元璋和宋濂讨论皇子教育问题

找到了好老师还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小孩子在家自己一个人看书很容易走神,如果在学校看到别人都在学习,自己也就跟着学了。

朱元璋也懂得学习氛围的重要性,“选才俊之士充伴读,时时赐宴赋诗,商攉古今”。这学习氛围就有了。

同样的,孩子的生长环境也很重要,古有孟母三迁便是明证。朱元璋认为:人之相与,气习易移,与正人处,则日习于正,与邪人处,则日习于邪。所以他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身边佞人的,宾客、士人都要经过严密的审查,以免把自己的孩子带坏。

在家庭方面,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朱元璋对皇子们是言传身教

朱元璋说:朕历年久而益惧者,恐为治之心有懈也。懈心一生,百事皆废,生民休戚系焉。故日慎一日,惟恐弗及。


朱元璋最害怕的其实是自己变得懒惰,所以他最不喜欢的也是懒惰的孩子。那么如何才能勤勉呢?必须要有敬畏之心,居安思危才能勤奋,危机感会推着你前进,变得更优秀。

朱元璋说:“四海渐平,岂不欲休养以自娱?然所畏者天,所惧者民”,我作为皇帝尚且谨慎小心,每天努力工作,畏惧天意,畏惧民心,你们身为皇子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所以做事不能肆无忌惮,欺压百姓,只凭自己所好。

早年的贫苦经历更是让朱元璋明白生活不易,百姓不易,即使做了皇帝也绝对不能奢侈浪费,节俭也是他对皇子的要求,但若朱元璋是一个奢靡的人,他教导皇子要节俭又怎么会听从呢?正如《论语》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朱元璋做什么事情必然以身作则,能用铜则不用金,自己的衣服大臣都能看出来明显的清洗痕迹。

他曾对皇子说:夫货财声色为戕德之斧斤,苟溺于所好,则必为其陷矣。汝等其慎之。

以前宫殿华美,墙上皆是图画,而朱元璋别出心裁,在墙上刻“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事例,倒是类似于现在学校挂着的各种名人名言,以此时刻警惕自己,教导皇子。

孔子因材施教,朱元璋也懂得这个道理,而朱元璋是因责施教。朱标是太子,所以朱元璋教导他们为君之道,而其他皇子是藩王,朱元璋则教导他们为臣之道。

亲王居国要谨守藩辅之礼,天子也要勿失亲亲之义。亲王不能因为和天子是兄弟就不尊重天子,不懂君臣之礼,天子也不能因为自己是皇帝就忘记了亲王是自己的兄弟。

朱元璋非常注重亲情,绝不允许出现像唐太宗兄弟阋墙之事,所以朱元璋非常注重礼仪,培养家庭中的地位观念,如皇太子、亲王于天子前要自称长子某,第几子某,称天子日父皇陛下,称皇后日母后殿下等。

其他的大多都是《弟子规》中的内容,如“父母呼,应勿缓”,“晨则省,昏则定”等等,这便是朱元璋在家庭中定的规矩,也就是家规吧,我觉得家规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小便养成了好的习惯,而习惯是很难轻易更改的。

在朱元璋的家庭教育中朱标起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朱元璋为了让皇子养成服从长兄,尊重长兄的习惯,经常是自己唱白脸让朱标唱红脸,从一些小事就能看得出来。

晋恭王棡在国多不法。或告棡有异谋。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二十四年,太子巡陕西归,桐随来朝,敕归藩。

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了,可能很多人没有这种感受,我就有个哥哥,小时候我犯了什么错我哥都揽在自己身上,经常护着我,所以我很尊重我哥,他瞪眼比我爸还吓人。其实朱标便是哥哥这样的角色,一种长兄如父的角色,兄弟姐妹之间有什么矛盾都会让朱标说句公道话,在受到朱元璋训斥的时候也有朱标陪他们挨罚,为他们辩解,这样朱标在弟弟心目中的形象就建立起来了。

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一种阴暗的手段,毕竟长兄对弟弟的爱护是真的,弟弟的尊重是真的,父亲的疼爱也是真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听得再多也要自己去亲身体会

皇子接受的教育定然是国家顶尖水平,但只是知道的多,远不如自己亲身去体会。正如现在某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出过国,没有坐过飞机。朱元璋认为自己的儿子整日生活在太平之下,根本无法理解普通百姓的艰苦。

朱元璋曾经要饭的那几年,走了很多地方,也正是那段经历才奠定了他的帝王基业。所以朱元璋不是一个把孩子就囚禁在牢笼里的家长。

朱元璋对皇子说:人情贵则必骄,逸则忘劳,智周万物,心体众情, 斯为人上之道。今国家初定,民始息肩,汝能知其劳乎?

而且一直呆在家里其实也挺闷的慌,疫情在家呆那么久我脑子都有点不灵光了,所以出去走走很好。

于是太祖遣世子标,次子樉,往临濠谒陵,游历山川,经历田野,遍历农家。为了让皇子更好的观察民情,朱元璋是不允许他们坐轿子的,十分之七的路程骑马,剩下的路程则要步行。

古代男子十六岁成年,皇子成年以后便要准备就藩,朱元璋会在皇子就藩之前让他们体验民间之疾苦。比如朱棣就藩前就和兄弟们在中都凤阳带了三四年。

由上可见,朱元璋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是一个很出色的父亲,虽然他孩子很多而且国事繁忙,但从来没有让皇子放任自流。无论是给孩子找老师,自己言传身教或是让他们自己体会这个世界,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他都做得很好,而且别出心裁,甚至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现在的父母借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8
朱元璋是通过严格的教育自己的儿子以及严格的管理自己的家庭来做到的,因为他这样能够让自己做到这些准则。
第2个回答  2020-12-09
朱元璋在登基以后,请了许多好的老师来教自己的孩子,并且孩子不好好学习就打。并且对自己家里面也管教非常严。
第3个回答  2020-12-08
朱元璋从小对自己的儿子就特别严苛,让他们从小就学习大量的知识。
第4个回答  2020-12-08
对于犯罪犯法的子女,朱元璋一向不姑息,严惩不贷。朱文正因为在南昌的种种罪行,最后被朱元璋投入大牢,软禁而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