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盆底修复和骨盆修复,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如题所述

一、骨盆Vs盆底肌

骨盆修复与盆底肌修复是一样的吗?好多妈妈们都有这个疑虑,产后42天康复检查后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做盆底肌或者骨盆修复。

我们首先了解下什么是骨盆和盆底肌。

什么是骨盆?

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

在孕期,为了让胎儿顺利分娩,身体会分泌激素,它会让骨盆耻骨联合变得松弛,韧带和肌肉都变得松弛,有助于分娩时骨缝的打开,所以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孕晚期胎儿已经降入骨盆内,这时耻骨联合已经打开了。

分晚后女性的骨盆会松弛,会给身体带来明显的变化。骨盆下口变宽,这会让臀部扁平;髋关节向内侧歪斜,臀部变宽;骨盆变得松垮,腰部弯曲严重;膝盖以下的腿部扭曲,变成0型腿;变形的骨盆让腹肌变得松垮,骨骼变得疏松。


什么是盆底肌(PC肌)?

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除了使这些盆腔脏器维持正常的解剖位置之外,还参与控制排尿、控制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

近一半产后妈咪存在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在怀孕、分娩的时候,盆底肌肉会受到很大压力而拉长变薄,张力和控制能力会随之减弱,PC肌受损常表现为:

PC肌松弛 初期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有坠胀感、尿频、便秘等症状,恢复不及时,还可发展为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

PC肌紧张 妈咪生产后若常感到下背部疼痛,常患阴道或泌尿系感染,或性生活时阴道内有疼痛感,可能是由骨盆肌肉长时期慢性紧张或痉挛性收缩引起的。

测试发现,女性中约有20%~30%的人阴道PC肌紧张度合适,勉强合格者40%~50%,而20%~30%的人则过分松弛。另有资料显示,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二、骨盆修复与盆底肌修复一样吗?

盆底肌修复是骨盆修复的一部分,且是重点。骨盆修复包括两种,一是盆底肌修复,二是骨盆正位。

所谓骨盆打开,不是真的骨盆开了一个口,而是原本封闭的骨盆随着包裹骨盆的盆底肌肉群弹性受损而导致的松弛。

骨盆位于我们人体的正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耻骨联合不闭合,在张开的状态下,很容易引起错位(很多的不良姿势,如翘二郎腿、扭腰等),稍稍错位就会引起腰疼、腿疼,严重的长期错位,还会引起脊柱侧弯,还有的妈妈产后几年内一直容易崴脚。还有骨盆变宽造成屁股塌陷,小腹突出,子宫归不了位,内脏也归不了位。

一般来说,身体会慢慢恢复,各种不适会渐渐消失。当然,骨盆不可能回到孕前,但是不影响正常生活。

这样看来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过去几年医院建议产后妈妈做盆底肌修复,而近几年提出了骨盆修复。

无论是盆底肌修复还是骨盆修复,他们的核心都是围绕着盆底肌的修复进行,而骨盆修复则还要针对骨盆错位进行纠正,产后2年内可以说是骨盆修复有效期,最佳时间是在产后6个月内,如果准备修复,最好尽早。



三、骨盆变形的7个信号

宝妈们学会自我测试,自我判断,以便及时矫正恢复

1.腰痛,尤其是站立和身体前倾时即出现

2.耻骨疼痛、臀部疼痛。

3.腰腹部赘肉滋生,身材走样。

4.四肢浮肿严重,出现“发胖”状。

5.腰部以下两边有不对称情况。

6.腰部后方下面两侧非常厚硬, 两边的腰是否一前一后,或一高一低。

7.测量膝盖到地板的距离,右侧高于左侧表示右侧骨盆朝右上歪斜,反之则朝左上歪。



四、如何进行修复

产后修复结合仪器设备、手法、中医理疗、产品、家居方案

五位一体的修复!根据产后妈妈具体的身体变化情况做的针对性修复!安全效果又好的修复,20万产后妈妈的选择!

总结:

产后6个月是黄金修复期,效果最理想。修复要趁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1
盆骨修复是身体塑形,是需要进行锻炼和按摩,才能达到修复的效果,而盆底修复主要是修复肌肉,使肌肉更有力量,总一般是要到产后月子中心做的。
第2个回答  2020-10-11
盆底修复是解决子宫下垂和漏尿等问题。骨盆修复是解决身体不协调,骨盆周围疼痛等问题。盆底修复主要是通过锻炼盆底肌内部的肌肉,从而达到肌肉自然紧缩的效果。骨盆修复是用手法按摩或者仪器使骨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第3个回答  2020-10-11
盆底修复和骨盆修复是不一样的,盆底修复是要通过锻炼肌肉而修复的,骨盆修复有时候是需要手法,通过手法来达到修复的作用。
第4个回答  2021-07-20
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盆底肌修复是针对骨盆肌肌肉松弛,主要有锻炼方式以及一些电刺激方法;
而骨盆修复是针对骨盆而言,如耻骨联合分离、骨盆前倾、错位等等这些症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