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感应心犀草的解释!

问感应心犀草的解释!

是感应草吗?含羞草 [别名] 见笑草(台湾)、感应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 [来源] 为豆科含羞草属植物含羞草 Mimosa pudica L.的全草。 [形态特徵] 披散半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公尺。有散生、下弯的钩刺及倒生刚毛。叶对生,羽片通常4,指状排列於总叶柄之顶端;叶柄长1.5~4cm;托叶披针形,长5~10mm,有刚毛。小叶10~20对,触之即闭合而下垂;小叶片线状长圆形,长8~1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略偏斜,边缘有疏生刚毛。头状花序具长梗,单生或2~3个生於叶腋,直径约1cm:花小,淡红色;苞片线形,边缘有刚毛;萼漏斗状,极小,短齿裂;花冠钟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无毛,花柱丝状,柱头小。荚果扁平弯曲,长约14mm,先端有喙,有3~4节,每节有1颗种子,荚缘波状,具刺毛,成熟时荚节脱落。种子阔卵形。花期3~9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於山坡丛林中、路旁、潮湿地,为美洲引入的驯化植物。 [栽培要点]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喜肥沃疏松之砂质壤土。种子繁殖。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洗净,切段,晒乾或鲜用。 [化学成分] 叶含收缩性蛋白质(contractile protein),三磷腺苷(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和三磷腺苷酶(ATPase,adenosine triphosphatase),亦含含羞草碱(mimosine),含羞草苷(mimoside),D-松醇(D-pinitol)和硒化合物,其中一种为亚硒酸盐(Selenite)。全草含含羞草碱(mimosine),含羞草苷,D-松醇(D-pimitol),硒化合物,其中一种为亚硒酸盐,蛋白质,鞣质,2"-O-鼠李糖基荭草素(2"-O-rhamnosylorientin)和2"-O-鼠李糖基异荭草素(2"-O-rhamnosylisoorientin)。种子含油约17%,性质似大豆油,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linolenic acid)0.4%,亚油酸(linoleic acid)51%,油酸(oleic acid)31%,棕榈酸(palmitic acid)8.7%,硬脂酸(stearic acid)8.9%,另含谷固醇(Sitosterol)。亦含山葵酸(behenic acid)5.7%,粘液质(mucilage),硒化合物,其中一种为亚硒酸盐。叶枕含藏红花酸(crocetin,C20H24O4)的苷。嫩芽及叶柄含含羞草素(mimosin即leucenin,C8H10O4N2)。根显生物碱、黄酮类及内酯性物质的反应。 [药理作用] 1. 含羞草煎剂给小鼠灌胃,具有镇咳及微弱的祛痰作用。 2. 抑菌试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17型均有抑制作用。 3. 含羞草碱能轻度抑制碱性磷酸酶,对含金属的酶系统抑制不显著。饲料中含0.5%~1.0%的含羞草碱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长停滞、脱发、白内障。 [性味功能] 1. 甘、涩,凉。有小毒。清热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全国中草药汇编》 2. 味甘、涩、微苦,性微寒,小毒。《中华本草》 [主治] 感冒,小儿高热,急性结膜炎,支气管炎,肝炎,胃炎,肠炎,失眠,小儿疳积,目赤肿痛,结膜炎,带状疱疹,水肿,劳伤咳血,鼻衄,血尿,痈肿,泌尿系结石,疟疾,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用量15~24克;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孕妇忌服。 [附方] 1. 小儿高热: 含羞草9克。水煎服。 2. 慢性气管炎: 含羞草根(鲜)100克,红丝线根(鲜)18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二个疗程。 3. 治急性肝炎: 含羞草全草15~60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4. 治急性肠炎: 含羞草60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5. 治胃肠炎、泌尿系结石: 含羞草15g,木通10g,海金沙10g,车前草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6. 治劳伤咯血: 含羞草9g,仙鹤草、旱莲草、藕节各15g。水煎服。或含羞草、姜黄各等量研末,每次1.5~3g,每日2次,酌情加酒冲服。《安徽中草药》 7. 治神经衰弱,失眠: 含羞草98,夜交藤30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8. 治神经衰弱: 含羞草30g,远志9g,酸枣仁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9. 治无名肿毒,带状疱疹: 鲜含羞草全草(或鲜叶)适量,捣烂敷忠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10. 治跌打损伤: (1)含羞草、伸筋草各15g。煎水,加酒少许温服。《安徽中草药》。(2)含羞草60g,元胡9g。研末,酒拌匀外敷。《青岛中草药手册》 [附注] 1. 孕妇忌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2. 本品有麻醉作用,内服不宜过量。《广西中药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