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完成太空行走是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2008年9月27日14时35分,神州七号,翟志刚是第一人。

具体过程:

1、神舟七号运载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2、9月27日04:03 启动变轨控制程序,04:04 完成变轨。航天员出舱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3、16:35 翟志刚在刘伯明与景海鹏的相互帮助下,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开始出舱活动,翟志刚首先探出头,并向舱外默认的闭路镜头挥手,之后全身走出舱外。刘伯明也把头探出机舱外,交给翟志刚一面小型的五星红旗。

4、翟志刚接过五星红旗,向镜头挥动片刻。随后翟志刚取回舱外装载的固体润滑实验试验样品。16:58 航天员成功完成舱外活动,返回轨道舱内。17:01 轨道舱舱门关闭。

扩展资料

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太空行走。

操作方式:

脐带式

早期研制的脐带式的生命保障系统与乘员舱连接,航天员身穿航天服,航天员所需要的氧气、压力、冷却工质、电源和通讯等都是通过脐带由“母”载人航天器提供的。由于脐带不能过长,所以航天员只能在“母”航天器附近活动,如果航天器走远了则容易使脐带缠绕,像婴儿那样“窒息”而死。

便携式

后期发明的装在航天服背后的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航天员出舱后与“母”航天器分离,由于身穿舱外用的航天服,背着便携式环控生保装置,以及太空机动装置,航天员可到离“母”载人航天器100米远处活动。实际上,舱外航天服及便携式环控与生保系统是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它保证人的周围有适合的压力,有通风供氧,有温湿度调节,使航天员在服装内正常生存,并能进行太空作业。

机动式

有人称载人机动装置是太空“摩托艇”,因为它装有推进系统,并能“自由”机动飞行。例如,美国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时,航天员使用的机动装置有24个氮推力器,利用推力器工作,航天员可以进行6个自由度的飞行。载人机动装置外形像一个背包,航天员通过手控器控制其高压氮气从安装在不同部位的推力器喷出,就能改变飞行的速度、方向和姿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体地球卫星。

参考资料:太空行走—百度百科  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 我国首次空间出舱取得成功——中国政府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0

2008年9月27日14时35分,神州七号,翟志刚是第一人

过程

神舟七号运载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9月27日04:03 启动变轨控制程序,04:04 完成变轨。航天员出舱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16:35 翟志刚在刘伯明与景海鹏的相互帮助下,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开始出舱活动,翟志刚首先探出头,并向舱外默认的闭路镜头挥手,之后全身走出舱外。刘伯明也把头探出机舱外,交给翟志刚一面小型的五星红旗。

翟志刚接过五星红旗,向镜头挥动片刻。随后翟志刚取回舱外装载的固体润滑实验试验样品。16:58 航天员成功完成舱外活动,返回轨道舱内。17:01 轨道舱舱门关闭。

拓展资料

翟志刚,男,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龙江人。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1985年6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战斗机飞行员,飞过歼七、歼八等机种。

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曾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在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担任飞船指令长,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 

2018年1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2
2008年9月27日14时35分,神州七号,翟志刚是第一人。

具体过程:

1、神舟七号运载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2、9月27日04:03 启动变轨控制程序,04:04 完成变轨。航天员出舱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3、16:35 翟志刚在刘伯明与景海鹏的相互帮助下,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开始出舱活动,翟志刚首先探出头,并向舱外默认的闭路镜头挥手,之后全身走出舱外。刘伯明也把头探出机舱外,交给翟志刚一面小型的五星红旗。

4、翟志刚接过五星红旗,向镜头挥动片刻。随后翟志刚取回舱外装载的固体润滑实验试验样品。16:58 航天员成功完成舱外活动,返回轨道舱内。17:01 轨道舱舱门关闭。

扩展资料

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太空行走。

操作方式:

脐带式

早期研制的脐带式的生命保障系统与乘员舱连接,航天员身穿航天服,航天员所需要的氧气、压力、冷却工质、电源和通讯等都是通过脐带由“母”载人航天器提供的。由于脐带不能过长,所以航天员只能在“母”航天器附近活动,如果航天器走远了则容易使脐带缠绕,像婴儿那样“窒息”而死。

便携式

后期发明的装在航天服背后的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航天员出舱后与“母”航天器分离,由于身穿舱外用的航天服,背着便携式环控生保装置,以及太空机动装置,航天员可到离“母”载人航天器100米远处活动。实际上,舱外航天服及便携式环控与生保系统是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它保证人的周围有适合的压力,有通风供氧,有温湿度调节,使航天员在服装内正常生存,并能进行太空作业。

机动式

有人称载人机动装置是太空“摩托艇”,因为它装有推进系统,并能“自由”机动飞行。例如,美国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时,航天员使用的机动装置有24个氮推力器,利用推力器工作,航天员可以进行6个自由度的飞行。载人机动装置外形像一个背包,航天员通过手控器控制其高压氮气从安装在不同部位的推力器喷出,就能改变飞行的速度、方向和姿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体地球卫星。

参考资料:太空行走—百度百科  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 我国首次空间出舱取得成功——中国政府网
第3个回答  2014-02-27
2008年9月27日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
第4个回答  2014-02-27
"神舟七号"宇航员首次进行了中国的太空行走任务。 9月27日北京时间16:39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8点39分),宇航员翟志刚出舱。 他进行了5分钟的太空行走后返回太空舱。 这是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工程的一次任务。 "神舟七号" 是中国为最终实现登月的太空计划的一部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