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科学课中怎样进行“有效实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2-26
我们说新课程改革后,《科学》代替了《自然》,新课标确立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在这一宗旨下,《科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定为“以探究为核心,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    
很显然,实验是完成《科学》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提倡自主、民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操作。实验教学通过操作和准确的观察,能使学生获得最典型,最真实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思维活动顺利地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方法上少走了弯路,而且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最简捷、最有效的锻炼,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和谐的培养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通过科学实验过程,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情趣和成功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下面就自己在科学教学中进行“有效实验”的认识,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鼓励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和验证   
儿童要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必须通过亲身的实践和行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教师所做的是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科学知识的实践机会,做好引路人。    
1、实验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不失时机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自己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探究问题,从而学习科学知识。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不要进行多余的干预,更不能让学生照图索骥。实事证明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是的确有成效的。如:教《磁铁游戏》一课,在探究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这一性质时,当教师要学生想办法用磁铁和桌上的大头针把纸吸起来,有的学生用纸把大头针包起来.有的学生把纸盖在大头针上把纸都吸起来了;当教师要求学生试一试磁铁隔着别的物体看能不能吸铁时,有的学生隔着玻璃,有的学生隔布或衣服,有的学生隔塑料板,还有的学生隔书,都将大头针或小铁钉吸起来了。学生运用常见的材料自己设计实验主动地探索出了磁铁的有关的性质。又如《轮轴》一课,围绕轮轴是否省力,让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有的小组设计新颖;在两个轴心同一条水平线上在轮的右边和轴的左边分别系上一根细线,垂下的长度相同,并各系上形状.大小相同的砝码,左边相当于重物,右边相当于拉力,同时松手看有什么情况发生,就能推断轮轴是否省力了。这个设计具有创造性,如果把学生禁锢在书本上,是不会想到这些方法的。    
2、实验操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只要实验目的明确恰当合理,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而不应千篇一律,统得过死。“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材料,要言不繁,一两句话加以引导,下面就可以给孩子以自由。”在这特殊的自由时空里,学生无拘无束,可以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如《斜面》一课,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围绕斜面是否省力这一问题去思考.设计出探究的方案并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再给予充分时间自行展示小组实验。汇报时看到了可喜的一面:除了书上的方法外,有的小组只用一块木块通过改变木块倾斜的角度分别用测力计测出垃圾并记录,比较数据发现了斜面倾斜角度越大越不省力;有的小组实验时测出当斜面坡度为90度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有的小组通过摆木块发现坡度越大,小木块下滑的速度就越快。无疑这些探索给学生带来深刻的体会,得到的结论是多样的,但都是真实的。我们不必苛求得出的结论是否标准,而在于学生获得探索科学知识的经过和自主探索的方法,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对所观察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重教师“教”忽视学生的“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策略要不断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才能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而教师都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他们先学会提一般问题,再学会提探索性问题,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主动探索的品质。    
在《淀粉的足迹》中引用一个小小的魔术:在一张白纸上用淀粉糊画画,喷上碘酒就显出一幅画来。这马上就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是怎么了?白纸上的画是不是先前就有的?画是用什么画的?画画的“颜料”是什么?这种“颜料”为什么遇到淀粉会显出来?会变成蓝色?这一切的猜测,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然后指导学生用碘酒去检验淀粉,发现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再让学生用碘酒去检验各种食物,得出科学的结论:含淀粉的物质遇到碘酒会变蓝色。学生会兴奋的发现:白纸上的“颜料”一定是淀粉或含淀粉的物质。学生就会有“我也能玩小魔术”的欲望:一种用科学的欲望,一种探究科学的冲动。    
又如:在教学《凸透镜》一课时,上课一开始,先向学生展示一张投影片,然后用投影仪的镜头,在天花板上投射出一幅倒立的图像。教室里出现了惊叹声,教师再适时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再如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力气大”。我故意挑选了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女同学胆小畏缩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都以为不用比赛,就能断定谁胜谁负了。力量悬殊的两位对手也不愿作比试,在我的一番激将法的动员后,要求男同学在接近门臼处,把门往外推,让女孩子在远离门臼的门把手处,用力把门往里推,比赛开始前,我先用粉笔在门板的前后两面中间画上一条白线,要求参赛者双手都不能超越白线。比赛结果,小女孩竟出乎意外地获得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在科学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各种实验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有劲,玩得愉快,让学生能轻松地学习科学知识。    
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    
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能留意身边的科学,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进行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过去的教学,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很难激发起求知欲;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科学课中,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是进行有效的探究式学习的关键。   
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科学下册《运动和力》单元中,第四课时《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先创设问题的情景,出示一个气球,问“气球有什么玩法?”接着我为学生提供活动材料,学生在玩气球的过程中提出“气球是靠什么飞上去的?”“能否让气球按一定的方向运动?”“气球能否推动小车运动?”“小车运动的方向跟气球的运动方向有无不同?”等问题。在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进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开展的活动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只有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时,才能真正激发起强烈的追根求源的欲望,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究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传授,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容易“一言堂”。新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有效的探究学习,要求注重探究过程,选择适合本课教学的探究方式。    
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在“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在一杯水中放入一勺食盐,搅拌之后食盐溶解了,又放入一勺食盐,搅拌之后又溶解了,加入第三勺食盐时,会怎样呢?这个问题是许多学生想问的问题,又是这节课中可以开展研究的课题。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又能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不论探究结果成败与否,会让学生对本次探究活动有一个深刻的记忆。从中,使学生学到了探究学习的方法,也提高了探究能力。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得状态,让课堂充满生机。    
四、正确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既能激发兴趣又能直接切入主题的捷径是围绕课堂教学核心所创设的演示实验。如我在教学《日食和月食》时,考虑到学生能听懂但是难以真正掌握。为了是学生教学更加形象具体,我让学生进行示范表演,让开着的灯当作太阳,一个学生拿着乒乓球当作月球,另一个学生的头当作地球,拿着乒乓球的学生绕着“太阳”转,当“太阳”、拿乒乓球的学生和另一个学生的脸在同一条线时,一个学生说看不见“太阳”,其他学生也从阴影中看到这一点。通过示范情景的创设,学生在愉快中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知识。又如教《磁铁》这一课,我在演示台上放一块小磁铁,然后拿另一块比小磁铁大一些的磁铁靠近它时,小磁铁往前移了一点,大磁铁追过去一点,小磁铁又移远一点,这样一“追”一“逃”,学生觉得非常奇妙了,这时,学生思维活泼,急于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与制作是发展科学兴趣的桥梁、一切创造都源于实践。科学兴趣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而且要鼓励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使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用激励性语言,要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成为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活动。    
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是“活动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是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课堂的科学探究,就不算是一节完整的科学课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仅用传统的讲授式学习是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探究性的活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因此,只有引领孩子们亲历科学,让学生在“真枪实弹”式的探索研究过程中经历、感悟、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我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节课中,安排了一定量的实践活动,例如:活动一、使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活动二、使小鼓发出声音。活动三、使三角铁能发出比较长的声音。活动四、使身体发出声音。结合课的发展思路安排了这样几个活动的环节,使学生由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最后到得出结论和拓展观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活动环节比较多的科学课,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这样才能够让科学课带有科学的味道。    
五、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团结就是力量”这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民主的合作的环境中,自觉的主动的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    
1、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在合作学习时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能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应等待,不应观望,更不应干自己的事情,而是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合作进程、讨论的焦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2、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探究实验中,可组成4人研究小组,两个实验员动手连接小电路,一个记录员拿着笔在旁边认真观察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还有一个组长兼汇报员适时地在旁边提供各种所需的材料;电路连接完毕了,一按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四个同学再一起讨论、寻找原因,一起动手试验……直到小灯泡亮了,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3、要建立小组奖励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通过规范实验操作,学生才能培养规范化实验操作能力、准确的观察能力、活跃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其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百度的参考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