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的演讲者应当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需要详细点的,至少100字

演讲是指演讲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向公众就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演讲在实质上是一种宣传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说服、教育、感召和激励广大听众。演讲的过程就是演讲者以自身的“演”和“讲”使听众产生与自己的期望相一致的态度转变的过程。无疑,演讲者的素质是演讲成功的决定因素。演讲者的思想品德、文化涵养等对演讲的效果有着莫大的影响。那么,成功的演讲对演讲者的心理素质有哪些要求呢?本文将从心理学的“知、情、意”三大心理过程来分析演讲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结构,相信这对演讲者完善自身的素质结构会有所启发。

首先,从“知”即认识过程来看,演讲者应当具备以下心理素质。

1、丰富的想像力。在撰写演讲稿和试讲的准备阶段,演讲者在进行思维和记忆活动时,若能同时对演讲时的情景(如听众的反应、场上的气氛等)进行一定的想像,并据此进行调整(如设计不同的开场白),不但有助于提高讲稿的质量,而且可使演讲更加贴近现场气氛。很多成功的演讲者在演讲的准备阶段都善于对实际演讲的情景进行大胆想象,有一些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急智”实际上不是急中生智而是事先设想到某一情况的结果。

2、良好的记忆品质。演讲者对所讲的内容必须了然在胸,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对讲稿的熟悉是增强演讲效果的基本条件,但是记住要讲的内容不等于背诵讲稿。如果把演讲视为背诵讲稿,就等于对听众的反应视而不见,而且一个常见的恶果是过分依赖讲稿,当演讲者突然忘记内容时头脑将一片空白。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年轻时就曾因为在英国国会之前大背演讲词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记住演讲内容的技巧是把稿子由始至终按逻辑思路整理出一条线索,如开头,要表达的主要意思,结尾,而对一些细节是无须强记的。只记住要点留下一定的空间在实际演讲时再作发挥,这样才能迫使演讲者一边讲一边思考,而只有这样才像是在“讲”而不是在“背”。此外,还要求演讲者有以下良好的记忆品质:精确性———不会张冠李戴;持久性———不是一记就忘;准备性———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把各种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

3、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也是人的智力的核心。“言为心声”,演讲的内容就是演讲者对问题思考的结果。演讲者能否以理服人受制于其思维品质的优劣。作为演讲者的良好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让人听后不会觉得前后矛盾;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同一主题的演讲中,独到的思维角度将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很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立性密切相关,表现为善于从不同角度立论,对能说明论点的例子达到信手拈来般的娴熟,在论证手段上不拘一格;同时良好的思维品质还表现为思维活动迅速正确,能机智处理各种发生在演讲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女作家谌容在美国某大学演讲时,在场听众向她提出了一个挑衅性的问题:“听说你至今还不是中共党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谌容机敏地回答道:“你的信息很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么深。”这一席话语惊四座,体现了谌容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雍容大度。(人际心理http://www.gaoyn.com

4、敏锐的观察力。成功的演讲离不开对听众心理的洞察,这是对演讲者观察力的考验。演讲者在撰写讲稿时,首先做的就是要了解所要面对的听众有什么心理特点和哪些共同的需要和兴趣,这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曲啸同志生前曾到过沈阳大北监狱给罪犯作演讲,其内容是让罪犯认罪伏法接受改造。在演讲开始的称呼上曲啸考虑到犯罪的人最讨厌“罪犯”这个称谓,经过一番苦心思考,他用了这样的一个称呼:“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的朋友们”。可以想像这一称呼对罪犯们来说是多么亲切,“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接下来的演讲自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在进行现场演讲时,演讲者还要细心观察听众的反应。那种把演讲理解为是演讲者在唱独角戏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演讲与上课一样,是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一个有经验的演讲者不但能意识到自己是主角,而且也一定认识到在演讲过程中应时时注意到听众的反应。听众的反应是演讲者调整演讲内容和策略的依据,也是评价演讲成败的最重要指标。

其次,从“情”即情感过程来看,演讲者应当具备以下素质。

1、高尚的情操。虽然说高尚的情操不是由一次演讲就可以观察得出的,但是高尚的情操作为个人人格魅力的表现,必将在演讲活动中投射出来。听众可以从演讲的内容和演讲者的精神面貌领略到演讲者的思想境界。演讲者的高尚情操既可保证演讲内容的思想性,又可使听众对演讲者产生敬佩之情,从而产生情感的“泛化”,对演讲的内容变得容易接受。演讲者的高尚情操要体现在一个“爱”字上:爱生活,爱生命,爱周围的人,同时也爱自己,时时以肯定和悦纳的目光看待一切事物。“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演讲的目的即是说服和影响他人,故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演讲”,只有把听众视为朋友和知音,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才会产生同悲共喜的效果。此外,高尚健康的情感还要求演讲者具有幽默感,即善于用诙谐的语言表达情感。列宁就曾指出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在演讲中运用幽默,不但可以增加生动性,而且有时还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如美国著名的黑人律师约翰罗克曾在其《要求解放黑人奴隶的演说》中,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女士们,先生们,———我到这里来,与其说是发表讲话,还不如说是给这一场合增添一点颜色。”这是幽默的最高境界,既有趣可笑又有深刻的含义。

2、对演讲的内容充满激情。著名演讲家艾伯特·胡巴德鲁说:“在演讲中赢取观众信任的,是演讲的态度而不是讲稿的内容。”演讲者在演讲时表现出来的激情对演讲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在“风暴演讲”这一靠激情震撼听众的演讲法中。这首先是因为演讲者对演讲的热情将对他自身的行为产生巨人的动力作用,可以让演讲者完全投入到演讲当中;另一方面是因为演讲者一走上台便成为全场注目的焦点,此刻听众的情绪尽握手中,由于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因此演讲者的感情投入是带动全场气氛的关键一环。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之所以吸引鼓动人,正是因为他把自己燃烧的情感、火热的激情诉诸演讲当中。一提起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说,人们头脑中浮现的也首先是演讲者那感情炽热、激情澎湃的面容。

3、善于运用各种表情手段。演讲者要让听众了解自己的思想,与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除了利用语言这一手段之外,还要善于运用各种表情手段。人的表情有三种: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这三种表情在人际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面部表情来说,应做到顺乎自然而富于变化,一颦一笑、一蹙一情,都能和演讲的内容和拍,尤其要注意发挥眼睛的作用,做到能用眼睛说话。从身段表情来说,主要应做到能配合演讲的内容运用各种手势动作,这首先要了解各种手势的作用。一般来说,自然而平稳的手势可助演讲者平静地说明问题,急剧而有力的手势可助演讲者升华感情,稳妥而含蓄的手势可助演讲者表明心迹。言语表情主要是指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声音是演讲者与听众的媒介,演讲者要善于结合演讲内容和听众的反应,让感情决定声音的变化起伏,达到“以情托声”的目的并紧紧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

最后,从“意”即意志过程来说,成功的演讲要求演讲者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这是因为演讲作为一种相对高强度的活动,其实质是一种意志行动。意志的良好品质包括:自觉性、自制力、果断性和坚持性。可以说这四种品质对完成一次成功的演讲都是必须的。演讲者对演讲的目的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是自觉性的表现;为了达到目的主动克服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如抵制无关刺激的干扰,调节自己的情绪服从演讲的需要,机智处理演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这是自制力、果断性和坚持性的集中表现。演讲者要有较高的情商———对听众和自身的情绪状态能及时适当地把握并能施以有效的调控,使演讲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顺利进行。一个情商高的人其实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以上从知、情、意三方面说明了演讲者必备的心理素质结构。在实际生活中,这三个心理过程是浑然一体互相渗透的,演讲者在加强自己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质时,无形中对其它心理素质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如要做到演讲时饱含激情,需要一定的想象,也离不开意志的参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讲成功的基础,而心理素质的完善主要靠后天的磨练。没有人生来就是演讲家,从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到前文提到的丘吉尔,及至我们熟知的一些演讲家,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有计划的训练,获得成功的演讲并非难事。演讲是一个人的知识才华和心理素质的大展现,而知识是经过后天的积累而后渊博起来的,心理素质更是在实践锻炼中才能得到完善。所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还需要具备“自信”这一性格特征:相信你自己,只要有心,并练之有法,你一定会做得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14
一、 演讲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演讲者一般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担,当然有时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现象。这就要求演讲者平时加强心理训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既热情果断,又镇定自若,而且还能侃侃而谈。一般地说,成功的演讲者应具有如下的心理素质:
1、充分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演讲者重要的心理支柱,对于演讲者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坚定演讲者的意志,鼓舞演讲者的精神,充分发挥演讲者的创造性。
2、强烈的成功欲
成功欲是促进演讲的重要内驱力,它在演讲行为中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它可以触发演讲者的心理动机,使演讲者对演讲结果高度关切,进而引起演讲者对演讲内容与演讲技巧的关注,促使演讲不断改进,以取得更好成绩。
二、 演讲者的人格素质
人格是指人的品格,有高尚和卑下之分。作为一个演讲者,他所
需要的是健康的人格、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格。因为演讲是一种以思想、理性和激情感染他人、打动和激励他人的活动,演讲者自己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品德,才有可能征服听众,动人心性,发挥演讲应有的作用。一个有志于学习演讲的人,要想真正成为一名演讲高手,就必须首先注意塑造高尚的人格,并利用各种有利的环境来促使自己的人格向高尚、积极、健康的方面变化。
三、演讲者的思想素质
演讲者担负着启迪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人们前进的使命,他应是真善美的助产婆,是假恶丑的掘墓人。应当具有先进的、科学的思想,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家。只有思想修养高深,才能远见卓识。而一个目光短浅、思想狭隘的人是没有资格登上演讲台的。
四、演讲者的道德素质
一要敢于坚持真理。许多成功的演讲者,他们的演讲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他们之所以能够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就在于他们敢于坚持真理,鞭挞丑恶,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具有为正义而呐喊、为真理而斗争的可贵品质。
二要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如果一个演讲者心胸狭隘、自私自利、蝇营狗苟、阴谋诡计,那他说话就会气短;只有胸怀宽广、为人坦荡、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才会出言陈词掷地有声。
三要为人师表。演讲者要给予他人以道德启示的力量,自己首先应成为群众的楷模和典范。
五、演讲者的文化素质
演讲者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还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文化素质高的演讲者,讲起话来总是头头是道、条分缕析、精辟入里、洞烛幽微,无论是深刻的道理、独到的见解,拟或是诚挚的期望、澎湃的激情,都能得到确切的表达,充分的抒发,使听众产生“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六、演讲者需要渊博的知识
古往今来的演讲家无一不是学识渊博的人,他们在演讲中广征博引、妙语惊人,开启人们的心扉,并能出囗成章,信手拈来、生动贴切、游刃有余,让人听来增长知识、得到享受。广博的知识会使人美不胜收,生动的知识能让人兴高采烈,新颖的知识则让人饶有兴味。
(一)社会学知识
1、社会。人类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机体被称为社会。人与自然界的联系即人以自然界为劳动对象,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制造劳动工具改造并征服自然界。人类的这种改造并征服自然界的力量就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所处的地位和对产品的分配关系,即生产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人与人的联系在思想方面还体现为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这便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推动社会的新陈代谢,使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社会结构
(1)从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来说,包括家庭、民族、阶级、阶层。
(2)从组成社会的组织来说,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组织。
(3)从组成社会的空间来说,包括城市、城镇、乡村。
3、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流行于广大群众之中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议论。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生活小事都可能引起广泛的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对于约束人们的行为、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从事的社会职业、担任的社会职务。整个社会好比一个广阔舞台,每个人都担任着一定的角色。特定的社会角色具有特定的角色心理。这种角色心理,不仅在人们从事其职业活动时得到充分得体现,而且在从事其他活动时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
5、社会风俗
风俗是人们自发的习惯性行为模式,而不是按照命令或号召而导致的行为。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们常常会有不同的风俗。风俗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使人们之间可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共同生产和生活,从而组成一个特殊的具体的社会。没有风俗,就没有人类共同的生活方式。
(二)科学知识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和改造世界的武器。科学给我们理性,给我们力量,也给我们知识,那些充满科学知识的演讲总会给人以知识和启迪。
“讲”“演”并举、声形兼备的综合艺术。相声、小说、戏剧和朗诵。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形象,戏剧般的冲突,诗歌般的激情。同是画黄山,石涛笔下的黄山奇崛变幻;刘海粟笔下的黄山奔腾雄健;张大千笔下的黄山飘渺神奇。同是画荷花,吴炳画的清容富丽;八大山人画的气势淋漓;潘天寿则画的清奇优雅……
艺术能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我,能起到劝善惩恶、启迪智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目的;同时,艺术能给人以娱乐、给人以享受、给人以美感,使人感到精神愉悦、心灵畅快、情绪激动、身心放松。
自然美:一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如明媚的阳光、灿烂的星空、皎洁的月色、澎湃的大海、逶迤的山峦……;二是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加工过的自然美,如整齐的梯田、绿化的山林、金黄的麦浪、雪白的羊群、枝头的蜜橘、花草繁茂的公园、绵延不绝的林带……圆形的柔和、方形的刚正、水平的恬静、波形线的优美。
优美与崇高:优美指婉约柔和的美。其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平衡状态。优美在形式上是属于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从美感上说,优美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这种优美的表现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或是山青水秀、波平如镜、倒影清澈的自然景色,或是夕阳西下,一脉金晖斜映在山头水面,或是在蔚蓝色天空里的淡淡金色……这些境界都体现了优美,给人以和谐、安静的审美享受。崇高是美的一种壮举形态,它是那种豪放雄浑的美,常常以体积上的巨大或精神上的雄伟,令人惊心动魄,感到势不可当,从而心向神往。崇高美能提高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鼓舞人的意志和毅力,使人感到高临在平庸和渺小之上,促使人们自觉地去和卑鄙、萎缩作斗争。
健全的社会交往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相当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康的个性人格的基本途径。离开了正常的社会交往,一个人的心理就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有的人存在着孤僻心理,不愿与人交往;有的人有自卑与羞怯心理,不敢与他人交往;有的人又有着偏见、狭隘或固执心理,难以与他人交往。这些都会影响一个演讲者的主体素质,甚至直接影响他的演讲效果。
第二节 演讲的技巧
教学目的:学习并掌握演讲技巧
优秀的演讲者,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精辟的见解、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娴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较高的逻辑修养。
所谓语言准确,实质上就是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优美的演讲语言总是包含着无懈可击的逻辑性。所以,演讲者掌握逻辑知识,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演讲中运用幽默可以打动听众,使听众心里欢畅,使全场气氛活跃,能加强听众对演讲内容的注意力,加深听众对演讲的深刻理解,有时还可以化险为夷、化敌为友。
设问就是提出问题,但并不要求别人回答,而是为了启发人们去思考。用这种方法演讲,能立即将听众的注意力引到演讲者身上,集中精力来听取演讲内容。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一开始就有一个设问:“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这里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无疑而问,接下来是论证李先生其实没有罪,有罪的是国民党反动派
排比法就是连用三个以上结构形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从多方面、层层深入进行表意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净化思想、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节奏和旋律美的效果。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在结尾处连用了七个排比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组排比句,一句重于一句,层层递进,造成了动人心弦的雄健语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演讲者的热切希望和饱满的激情,具有“震骇心魄”、“血沸神销”的魄力。
比喻法
一个新鲜、隽永、精彩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而且听起来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1958年6月,林肯发表了《家庭纠纷》的著名演讲。在演讲的题目上,他就将美国比喻为一个大家庭,美国南北闹矛盾、搞分裂就像家庭闹纠纷一样。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引用法就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诗歌、谚语、故事、道具等,加强演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演讲更为生动、形象,有助于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庄景华在《让我们彼此微笑》的演讲中讲道:
“真正的微笑,绝不是一种肌肉动力,它是人们美好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标志着一个人精神的富有。有一首诗写道:
‘微笑一下并不费力,但它却产生无穷的魅力。
受惠者成为富有,施予者并不变穷,
它转瞬即逝,却往往留下永久的回忆。
它带来家庭之乐,又是友谊绝妙的表示,
它可使疲劳者解乏,又可给绝望者以勇气,
如果你偶尔遇到某个人,没有给你应得的微笑,
那么将你的微笑慷慨地给予别人微笑的人更需要它。’
这首诗传自巴黎,是在充满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位诗人对人与人之间应以真诚相待的热情呼唤。我们中化民族素有‘文明之邦’的称誉。继承传统的美德是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的称号不就是意味着我们的知识教养、我们的文明程度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吗?一枚校徽,只能在四年内证明我们的大学身份,而知识教养形成的习惯可以伴我们终身。同学们,拆除人造的藩篱,让我们彼此微笑吧。“
演讲不仅需要言辞声音,同时还需要辅助以动作表情。这种通过面部语言、体态、手势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手段,便称之为态势语言,亦体态语言、无声语言。
根据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在人类互相交际时,人的大脑左半球接受别人的口头语言,即逻辑语言,而大脑右半球接受的是态势语言,即形象信号。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演讲者使用口头语言时,能推动听众大脑左半球的工作,如果演讲者同时运用态势语言,就能推动听众右半球也开展工作。否则“光讲不动”只能让听众用半个脑袋工作。美感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言+38%语调+55%表情。可见态势语言在演讲中的重要作用:
(一) 展示风采的作用
风采即风度,是人们美好的仪表、举止、姿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演讲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演讲者还未开口,就已经通过姿态语言的表达,深刻的印在听众的脑子里。一位演讲者上讲台时,是胆颤心惊,害怕得连头都不敢抬起头,还是迈着稳健有力的步子,边走边向听众微笑示意,它们给听众的印象是大不一样的。态势语言的表达,在第一印象中占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演讲者能给听众留下亲切、真诚、老练的第一印象,那么对于下面的演讲是极为有利的。
(二) 辅助口语的作用
为了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光靠口语是不够的,需要用太势语言加以辅助,使之强化。俗话说言之不足则“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就是这个意思。列宁在演讲中,时常运用富有个性色彩的太势语言。他习惯以一手下压的动作,表示对资本主义腐朽制度的蔑视、怒斥;而用一手向上前方伸展的姿态,向听众展示光明灿烂的革命前途。列宁的动作干净利索,给听众以极大的鼓舞。
(三) 取代口语的作用
演讲并不要求演讲者一口气不停地讲到度,必要停顿是不可少的,停顿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在停顿时,演讲者一定要配之以眼神、面部表情等态度势语言,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四) 稳定情绪的作用
根据心理学的分析,初学演讲者在演讲时,由于心情紧张,会导致一些心理变化。
为了阻止演讲者紧张情绪的发展,演讲者就当把自己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适当的身体移动、手势舞等态势语言的运用,就有助于热量的散发。
综上所述,态势语言主要由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等部分构成,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辅助口语更好地表情达意。此外,准确、协调、自然、优美、灵活自如的态势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它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
二、态势语言的运用原则
(二)准确鲜明
所谓准确,是指态势语言要能恰当地传情达意。所谓鲜明,是指太势语言要明朗化,不能似是而非,含糊不清。只有准确鲜明的态势语言,才能起到补充或加强话语的情意,帮助听众理解,激发听众情感的作用。
(四)自然雅观
演讲者的态势语言,要注意自己雅观,演讲者的态势语言,应该保持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化,而不应该给人以“表演”、“做作”的感觉。并非意味着在讲台上可以随随便便。正如人们所说,演讲者在讲台上,不可不动,不可乱动;不动则已,动则传情。
(五) 富有个性
演讲者态势语言个性的形成要因人而异。试民手势为例,一般来说,就性别而言,男性的手势应该刚劲有力;女姓的手势应该柔和细腻。就年龄而言,年长者的手势应速度较慢、幅度较小、精细入微;年轻人的手势应速度较快、幅度较大、富有气魄。就身材而言,身材高大的演讲者,可多做些中区和下区的手势,就是做上区的手势,也尽量不要超过头顶;身材矮小者,则应多做些上区的手势,使听众的视觉感提高一些。就性格而言,外向型性格的人,可多做些幅度较大、干净利索的动作;内向型性格的人,则应少用手势语,或用些节奏缓慢、动作轻柔的手势语。
有声语言有声而无形,诉诸听觉;态势语言无声而有形,诉诸视觉。两者结合,彼此补充,相得意彰,具有优化功能。
二,演讲态势语言表达技巧
(一) 头部语言
演讲中演讲者的头部不是僵直的,而是各种位型交替新变化,时而正位,时而侧位,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抬头,时而低头,并配合各种手势和身姿,既有表现力,又生动多姿。
(二) 面部语言
俗语说,出门观天色,进门观脸色。察颜观色,看脸色行事。这就是说,人的面部是可以反映出内心变化和情绪的。如气愤时,血管收缩,脸色苍白;激动时血管扩张,脸色涨红;高兴时笑逐颜开;得意时容兴焕发;失意时满脸阴沉,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
因此,演讲者在演讲时面部应该表情丰富,通过积极的调节、控制和支配,使表情准确地、自然的、恰当地表现自己的丰富感情,使听众便于领会。
面部语言,可以是抒情性,即将演讲者各种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外化为面部的肌肉活动和神色的变化。例如,口角向上,脸色和悦红润,纹路顺当,这是高兴;口角向下,嘴唇或紧闭或张大,脸色阴郁或苍白,这是悲痛或厌恶;咬住下唇,这是忍耐;咬牙切齿,这是仇恨,如此等等。除抒情性语言之外,还有重的神情。譬如,当听众鼓掌和发出好意的笑声时,演讲者微笑颔首;明白了听众的要求时,嘴角两边肌肉均匀拉开,溢出笑意;向听众点头、挥手,以示谢意,等等。
1、 笑
笑是愉快的,是获得友谊、取得信任、融洽关系,化解窘态的重要手段;笑也是一种武器,它可以“把屠夫的凶残化为一笑”,对胆大妄为的人也是一种制裁。
演讲者在演讲中一般面带微笑。微笑是美好感情的自然流露,真诚的微笑,不仅表明自己有教养、有信心,,同时也表明对听众的友好与信赖。
2、 哭
俗话说,人不伤心泪不流。讲到悲伤处、凄惨处,演讲者不仅常常痛苦的面部表情表现现来,而且还从声音中传导出来,有时还流泪流涕,泣不成声,台下的听众也同样潸然泪下,抽抽泣泣,或泪如雨下。
(三) 眉目语言
罗真人在《冰鉴浅注神骨章》中写:“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上台演讲,两眼应该向下平视,目光自然、亲切、专注。
巧妙地使用眉目语言,这是一种艺术。演讲中,演讲者随意自然,有时盯着某处看,似乎专门说给一个人听;有时一会儿左边微笑,一会儿冲右边点头,一会儿朝后边示意,一会儿冲朝前面挥手,目光流盼,使全场每一个听众都感觉到演讲者是在看着自己说话,造成了一种极为亲切的交流氛围。
1、 环视
环视,即演讲者有意识地环顾全场的每个听众,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听众各种神态中了解各掌握现场的情况与情绪。
开头的环视,即演讲者一走上讲台,站定之后,就立即环视声全场,戏剧中叫“
亮相“。这种环视的作用有三:其一,向听众打招呼,是尊重听众的一种表现;其二,体验听众情绪和现场情况,便于把握好演讲的方式与重点;其三,帮助静场。演讲中的环视,即每讲完一个内容或一个层次,尤其讲完某些重要内容或某个重要观点,演讲者常常需要环视全场,还作短暂的停顿。这种环视,实际上是一种短暂的现场调查,目的在于检验演讲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演讲方式与演讲内容。如果听众点头,面带赞许的微笑,甚至鼓掌,这是一种认同,是一种鼓励;如果听众摇头,甚至还发出唏嘘声,这是不赞成的,或者改变一种说法;如果听众怀绪呆滞,甚至木然,这不是听懂,不理解,需要进一步说清楚,需要采取更通俗的方式表达;如果听众无精打采,交头接耳,注意力溃散,这是对演讲内容和方式都不感兴趣,不愿听,需要改变话题和演讲的方式。如此等等环视都是十分必要的。
2、点视
点视,即把目光集中投向某一处角落、某一部分,或者个别听众,并配合某种手势或表情。这是一咱最有实效,最有内涵的一种眉目语言。譬如有的听众,面带微笑,频频点头,甚至情不自禁地鼓掌喝彩,演讲者投去一丝亲切的目光,这是表示赞许、某种调整以后,或者看一眼,这是表示征询、探讨;有时会场的某一角、某一部分听众发出议论声,甚至有骚动,演讲者立即把目光投过去,这是表示高整和制止。
2、 虚视
虚视,即虚眼。演讲者的目光在全场断扫视,好像是看着每个听众的面孔,实际上谁也没有看,只是为了造成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一种交流感,弥补因为环视和专注可能使部分听众感觉受冷落的缺陷。
除了以上适宜性的眉目语言之外,还有一类表情性的眉目语言。前者在于沟通,即沟通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开成息息相通的情感交流;后者重在表现,即表现,即表现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情绪态度,加强表现力。演讲者讲到兴奋处,神采飞扬,目光炯炯有神;讲到哀伤处眼皮下垂,眼神呆滞;讲到激愤之处,两眼圆圆睁,双眉倒竖;表达鄙夷之情时,则眉毛下挂,眼光斜视,等等。
(四) 手势语言
罗丹说过:“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手势不在于多,而在于简练,在于有表现力。
手势还需要自然协调。符合演讲内容的需要,符合听众的文化心理需要,符合演讲者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恰如其分,和谐得体就是自然。与演讲者的表情配合,与有声语言同步,与其他动作一致,不生硬、不粗俗、不琐屑,这就是协调。自然协调是一种美。
演讲中的体态语言分站姿和坐姿两种。
1、 站姿
站立之后,讲话之前,前胸作提气动作。站立时身体不要靠在讲台上,身体的重心平均落在两个脚上,两脚自然分开,不超过肩的宽度,或一前一后站定;双手轻松自然地沿着身体两侧下垂,头部端正,声音发出的方向应该沿着嘴部的水平线而稍微向上。
这是演讲最基本的站姿。
对于那些有些经验的演讲者来说,由于演讲技巧十分娴熟,就不会如此拘谨了,他们往往随着演讲的迭宕起伏,随着感情的变化,有时向前一步,有时退后一步,有时踮脚,有时移步,一切都要潇洒自如。
2、 坐姿
坐着演讲,因为有讲台作依托,只露出身体的上半部,比起站着演讲更自然、更易于把握。
坐着演讲,应该坐端正,不要靠背,胸脯不要靠在讲台上,两只手轻松自然地平平地踏在地上,身子最好向左或向右稍侧一点。这样坐,既轻松又端正,同里也不失优雅。
(五) 仪表风度
健康结实、精神抖擞、气守轩昂、风度翩翩
什么是仪表?仪表就是演讲者的容貌、姿态,包括长相、体型、身体以用服饰等,主要是指演讲者的外部特征。
1、服饰
第一,整洁大方,庄重朴素。
第二,轻便自如,协调和谐。
第三,得体人时,因地制宜。
2、风度
风度,是指通过人的言谈、举止、仪表所体现出来的个人风格和气度。风度虽然同样是从某些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但却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文化修养、心理禀赋等诸因素的外化。人们常说“仪表端正”,这是对行为举止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说“风度翩翩”,却是对待业举止的更高要求。比起仪表来,风度就显得更内在、更高雅,蕴涵更丰富。
精神充实的人,必然举止大方、行为端庄、谈吐高雅。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2
第3个回答  2011-01-10
自信
相似回答